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央行还要继续“稳健”吗?

钮文新 《 中国经济周刊 》(

    9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了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报告。鉴于欧、美、日、巴西、印度等国家已经开始实施大规模的货币扩张性政策,因此,市场对此次中国央行会议充满期待。但十分遗憾,央行的报告,除了有针对性地指出“要密切关注国际国内经济金融最新动向及其影响”外,几乎毫无新意,更看不出有力应对当前国际经济形势的积极姿态。

    更奇怪的是,一方面,国家发改委加快项目审批进度,仅三季度公布的项目总投资额就超过5万亿元;另一方面,央行不断强调“引导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一方面,国家发改委批出大量“铁、工、基”项目;另一方面,央行强调“有效解决信贷资金供求结构性矛盾,防范金融风险”。一方面,股市大跌,融资功能大为减弱;另一方面,央行强调“继续发挥直接融资的作用,更好地满足多样化投融资需求,推动金融市场规范发展”。

    为什么政策之间有如此大的矛盾?9月27日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对媒体表示:虽然投资项目的“准生证”被大批发放出来,但由于地方项目资本金紧张使得新项目无法及时上马,本月固定资产投资仍继续下滑。在消费平稳、出口低迷的背景下,唯一的主心骨——投资欲振乏力,直接使得第三季度GDP增速未能企稳。鲁政委这话当真?如果是,那意味着货币供应和投资项目增长根本不匹配。

    货币真的紧张吗?真紧张。9月25日,国家外汇局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8月份,我国银行代客结汇1278亿美元,售汇1342亿美元,逆差额为63亿美元。这件事被普遍认为是“反映了人民币升值预期减弱”,但我们看到的实际情况是,人民币兑美元贬值在7月25日达到6.39峰值之后,一路升值至6.30。

    这是为什么?外汇储备不是在不断萎缩吗?外汇占款不是连续三个月负增长吗?今年以来的银行结售汇不是已经三次出现逆差吗?资本净流出不是已经持续一年有余了吗?那为什么上述人民币基本面因素全部指向贬值,而人民币却会升值?这是市场自然选择的结果吗?显然不是。这是央行刻意收紧货币所导致的市场畸形现象。

    一系列的表象之下,我们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国家发改委试图通过拉动投资而稳住经济,证监会希望通过稳住经济而推高股市,但这一切都无法获得金融方向的配合?投资者不傻,至少他们知道什么样的政策才是正确的,什么样的政策才是真正激励市场信心的。

    是不是只有大规模地投放货币才对?不是。我认为,信贷的进一步扩展并不适于当下中国经济状况。但是,当世界各主要经济体都在滥发货币、世界经济已经发生重大变化的时候,我们是不是还应当一如既往地保持“稳健”,强调“预调微调”不变?

    至少,保持这样的提法并不符合央行自己所说的,“要密切关注国际国内经济金融最新动向及其影响”。因为全世界的投资者都明白:欧、美、日联手滥发货币,挑起货币战争,这是对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肆意劫持,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恶劣至极。在此背景下,我们不改变货币政策基调,是不是意味着坐以待毙?

    央行至少应当放弃“稳健”和“预调微调”的提法,代之以“依据国际储备货币发行国的具体货币政策动向,及时有力地对中国货币政策做出调整”。如果是这样的表态,中国股市9月27日绝不会跌破2000点,反而应当大涨。

    更多钮文新专栏文章详见经济网

    www.ceweekly.cn/special/niuwenxin

央行还要继续“稳健”吗?
中国在钓鱼岛问题上不存在“小棒外交”
“做空中国”并不可怕
钢铁突围唯有市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