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上护宝锤!”
著名表演艺术家、主持人王刚戴上白手套,略带狡黠地提醒持宝人:“现在退出还来得及,退还是不退?”持宝人凛然大义、不为所动。王刚随即翻开专家鉴定证书,一系列精彩的表情之后,突然手起锤落,在一阵惊叫与唏嘘之中,“去伪存真”的任务便完成了。
上述桥段在北京电视台热门鉴宝节目《天下收藏》中已经足足上演了6年,从其超高的人气和收视率来看,观众对此很买账,甚至可以算得上是国内电视节目中最经典的桥段之一了。但是最近,王刚老师似乎砸出事了,因为有专家言之灼灼地质疑:你那不是“护宝锤”,而是“砸宝锤”,因为被紫金锤砸掉的不全是赝品,而是有不少真品,甚至是文物珍品。王刚老师真的“砸错”了吗?
王刚锤下有冤情?
从5月17日开始,北京电视台《天下收藏》栏目组与首都博物馆联合举办了一个名为《“假”如这样——真“假”藏品对比展》的公益展览,由首都博物馆提供40余件(套)瓷器真品,同时由《天下收藏》栏目组征得所有者的同意后,从300多件在节目中被砸掉的赝品中,选出30余件修复后与真品一同展出,这样做的目的是“为广大收藏爱好者提供亲眼比对真品与赝品的机会”。
但是近日,中国收藏家协会玉器收藏委员会主任姚政在参观展览之后却公开质疑,他认为展览中的很多“赝品”并非是赝品,而是文物真品,而且有相当一部分是精品、珍品,并称这不是自己一个人的结论,而是30多位专家、藏家一致得出的结论。
另外一位主要的质疑者是中国管理科学研究学术委员会文物鉴定专业委员会主任宁玉新,他表示希望就真伪一事与栏目组进行辩论,并愿意为言论承担法律责任。几位质疑者还提出首都博物馆应立即撤展,并请求国家文物局和公安部门立刻介入,调查“《天下收藏》栏目破坏国家文物的事件”。
此言一出,“王刚是否真的误砸文物”立刻在微博上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北京市文物局还通过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北京发布”表示,对此事高度重视,已经在第一时间请北京市文物鉴定委员会的多位专家前往鉴定,而专家们一致认定:所有被砸文物都是赝品。
但是,对于姚政等专家的质疑和“约架”,《天下收藏》栏目组和王刚本人却并没有应战,也没有进行官方的回应和解释,只是简单表示:“绝对不可能砸错,欢迎相关部门调查。”
绝对不可能砸错?
记者试图联系《天下收藏》栏目的制片人韩勇,但其手机一直无法接通。记者又联系到《天下收藏》栏目组一位不愿具名的编导,她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栏目组之所以对于质疑者的“约架”并没有接招,是因为这种质疑“实在是太可笑了”。“如果我们回应了,岂不是正中那些想借助栏目炒作自己的人的下怀。”她说。
“提出质疑的两位专家,在普通百姓看来确实有一些头衔,但这些头衔有多少公信力就难说了。他们中一位(姚政)曾说‘汉代玉凳’是国宝,另一位(宁玉新)曾说‘永乐青花暖水瓶’是国宝,如果这些用常识判断都拙劣至极的仿品都是国宝,那我们砸掉的也许算是他们所谓的‘国宝’了。”这位编导表示。
至于是不是被砸赝品都是节目组购买的道具,因此肯定不会“砸错”,这位编导也予以否认,“我们一天就会接到几百个电话,根本不需要去找托儿。”她说。
“艺术品鉴定确实非常复杂,但是娱乐节目中的鉴定并不复杂,因为它不是在给博物馆的藏品定级,需要多高的水平,娱乐节目中展示的都是非常容易辨别的真伪,是很初级的。”《天下收藏》节目的特邀嘉宾之一、北京华辰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甘学军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只可能该砸的没砸掉,不可能有不该砸的被错砸了。而且《天下收藏》开播6年,虽然我并不是每期都参加,但据我所知,还从来没有持宝人对专家的判断提出异议。”他说。
据甘学军介绍,虽然观众在节目中只是看到三位专家去看一下,然后就得出了鉴定结论,但其实在节目录制之前,已经经过了一个多位专家参与的、严谨细致的鉴定过程。“鉴定中实行一票否决,稍微有一点异议,我们都不会决定将其砸掉的。”他说。
砸的都是低劣仿品?
一件东西,张专家说是真,李专家说是伪,本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这次的争论却似乎有些蹊跷。
质疑声刚传出,著名文化学者、“中国文物黑皮书”系列的作者吴树便约了两位收藏圈内的朋友到首都博物馆去参观“王刚砸宝”的残件,其中一位在权威部门长期从事鉴定工作,另外一位则是“高仿达人”,不少上拍的“珍品”都出自他手。“大家一致认为所砸之物都是中低端的仿品。”吴树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吴树认为,将如此低劣的仿品指为文物、珍品,只能说明这是一场“无聊的、根本不值得关注的连环炒作”。“发表不同意见或者借题炒作本属正常,可一经媒体放大,变成了晴天霹雳。”他说。
“刚听到这种质疑的时候,我们真的是感到震惊,因为如果被砸的是顶尖的高仿,有人提出异议也可以理解,但其实王刚砸掉的都是一些非常容易辨别的普通仿品,根本不用什么专家,只要有一般的鉴定能力,都是能够很轻易看出来的。”甘学军说。
“认为这种低劣的仿品是真品甚至珍品,只有两种可能性:要么无知,要么别有用心。”甘学军表示,“有些收藏了很多假货的‘收藏家’变不了现,着急!有些开出了很多假鉴定证书的‘专家’,交不了账,也着急!”。
“专家和藏家分为两派,一派认为市面上大部分古董都是真品,是很有价值的;而另一派则认为大部分都是赝品,毫无价值甚至应该砸掉,只有少数传承有序、有艺术高度的才是真品,才值得投资和收藏。”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各自都有利益,前者希望自己手里东西能值点钱;后者希望这些掐尖儿的东西能卖出天价。”
“艺术品收藏本来是一项延续数千年的文明活动,但在今天早已失去了传统文化的气场,而是在一夜暴富的神话鼓舞下堕落成为骗术为王的名利场,所以到处都是连环炒作、恶性欺诈和无聊争端互斗。”吴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