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庸俗文艺的商业面孔

郝岩 《 中国经济周刊 》(

    看过希区柯克《后窗》的人,也许会真正明白什么是悬疑和惊悚。相比之下,《风声》是有点小儿科了。

    《风声》真的是谍战片吗?

    情报处长不懂密码,还能谍战?还有,谍战不会只靠窃听器和望远镜吧?何况,这窃听器安的也太缺乏创意了,明晃晃安在情报员的桌子底下,被封上了接头还不怀疑,这等IQ,还有资格谍战?

    那么,《风声》是文艺片吗?

    这几乎肯定,不是。这种题材,倒是可以拍成文艺片,可以陈述那个年代人性扭曲的主题,借以反衬和平年代人性的美好。但《风声》更重视“局部”描写,窥视利用了人的灰暗心理,不遗余力地夸张渲染血腥、暴力和色情,在审美趣味上追求低俗和恶俗,并不重视思想性的开掘,这与文艺片的要求相去甚远。

    那么《风声》究竟是什么?

    《风声》当然是商业片。《风声》的制造者们,不一定没格调,也不一定没水准,他们不择手段地媚俗,都是为了票房。要知道这不是特殊现象,许多灰暗的当代文艺作品,也是一开始就充满了这种诡计的。

    这不能不令人对文艺的庸俗化倾向产生忧虑。当代文艺的庸俗化倾向,还表现在许多方面:新闻和网络的偷窥、恶搞、明星绯闻,脏口二人转的舞台狂欢,通俗音乐的粗制滥造,文学作品的“下半身”写作等等。

    近年来,受西方文艺思潮影响,文艺作品普遍追逐肤浅的感觉主义,并美其名曰泛审美主义。我固执地认定这只是一种商业化的托词。尽管他们极尽现代科技手法,把画面搞得生动华丽,但多半只是一种视觉喧嚣。灰暗的文艺也许会给人一时的快感,但却无法照亮人生的困境。它只是叔本华所指出的“眩惑”,是没有美学价值的媚美,不配称为艺术。

    我认为,时代固然需要雅俗共赏的大众文艺,但生活中并不缺少爱、怜悯、温暖和崇高。艺术家和文化人不能利用老百姓的多元化诉求,无视这些正面价值的存在,而大搞以黄、灰、黑为特征的快餐文艺。这其实是作家的堕落、文艺的堕落。

    文艺不仅要为大众服务,更要承担提升人类精神的责任。艺术家和文化人要承担起重塑阳光文艺的重任,为我们的社会提供更美、更感人、更有营养的好作品。这不仅涉及到文艺的思想力,更涉及到文艺的方向问题。从这个角度讲,《风声》也许给我们提供了一面镜子。

奥巴马来华喝的什么酒
华语电影的嘉年华
庸俗文艺的商业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