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上期回声

《 中国经济周刊 》(

    10月26日,本刊2009年第41期出版。其中《收入分配改革再起步》、《上海推出史上最大规模供地计划》、《省长们的节能“成绩单”终于公布》、《难改的事业单位养老》等多篇文章引起读者和媒体的强烈关注,人民网、新华网、新浪网等众多网站进行了重点转载。众多读者向本刊发来或在网上发布对相关报道的感受、体会和评论,特此选登。

    读者来信请发至:zgjjzk@vip.sina.com

    欢迎登录中国经济周刊网 http://www.ceweekly.cn 发表评论

    文章点击量TOP5:

    难改的事业单位养老

    收入分配改革再起步

    省长们的节能“成绩单”终于公布

    陈毅长子陈昊苏:追随父亲的步履

    公审黑帮

    “超额的土地出让”与“滞后的保障房建设”

    用“你方唱罢我登场”来形容当下“地王”频出的热闹景象,其实并不夸张。在一些城市,地王甚至可以在一天之内被几次刷新,如此“长江后浪推前浪”,新科地王们顶多也就“各领风骚三五天”。与此同时,上海、南京等城市的土地出让额,更是提前超额完成。

    既然是预定的目标和任务,提前超额完成,当然总比拖拖拉拉要好。事实上,有了“地王”鼎力支持城市土地的出让工作,提前超额完成任务的确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不过,有道是“一边是火焰,一边是海水”,这边厢土地出让热得烫手,远超预期,那边厢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却进度缓慢。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数据,截至8月底保障性住房建设仅完成投资394.9亿元,完成率为23.6%,不足1/4。一些地方由于配套资金不到位和征地、拆迁等前期工作准备不足,可能已难以完成今年的建设计划。

    当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假如说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滞后是因为资金不足的原因,其实完全可以理解。但是,土地出让金本该是保障性住房资金的来源之一,当土地出让一片红火,甚至超额提前完成时,保障性住房建设理应不缺弹药,却依旧被滞后时,的确令人费解。某种程度上,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滞后,究竟只是不经意间的工作疏忽,还是意在加剧商品房市场的供不应求局面,从而为地王频出搭桥铺路,倒是不得不令人产生联想。

    江苏  武洁

    假如我是北京市长,我会让房价下降50%

    北京房价不断上涨,从千元时代,迈入3万元时代,有关部门无动于衷,老百姓已被高房价压得喘不过气了。试问,我们是要高房价的GDP,还是要居有所居的宜居城市? 

    实际上降房价很容易,为什么北京市政府无能为力呢?不是郭市长没本事,而是房地产商“绑架”了政府。政府要有钱,那就卖地吧!政府要GDP,那就涨房价吧!

    有人会说,降房价,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那么,我可以献出“三计”:

    一、本市一个家庭,成员房产总数不得超过2套,超出者不予贷款和不准购买新房。停止第二套购房贷款。这样既可防止金融风险,又可抑制房产投机行为。

    二、尽快开征“北京市物业税”,每个家庭房产人均面积不得超过30平米,干部和技术人员按级别享受应有的面积,超出部分,每月每平米征收1至10元的物业税。这样可严禁投机行为,使房产真正回归消费品行列,不再作为投资产品。

    三、设立“准购制度”。外国人或非北京户籍人士,需在京工作8年,并租房8年的,方可申购房屋,一户一房。这样可抑制国内外炒房团快进快出。

    我想以上三策,足可使北京地产价格,平均下降50%。

    北京市政府有勇气吗?

    北京 江正茂

上期回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