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2005年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中国经济周刊 》(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新农村建设是在经济发展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以人为本与构建和谐社会理念深入人心的新形势下,中央作出的又一个重大决策,是统筹城乡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的具体化,是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标志,对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影响。

  口述者:吴仁宝

  江苏江阴人,1928年11月出生,曾任江苏省政协常委、华西村党委书记等职。在他的带领下,华西村从贫困落后的“讨饭村”走向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共同富裕的“天下第一村”。

  新农村,我们 2 0 0 5 年就建好了

  新中国成立60年,我也正好工作了60年。现在,我已年逾耄耋,历经了风风雨雨:一是建国前的22年;二是建国后的60年。前后对比,简直是“两个世界”。每当追忆起这两段难以忘怀的岁月,特别建国以来的60年,我确实是感慨万千……

  解放以来到2005年召开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面一直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到底什么叫社会主义新农村?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下面怎么办?我们就自己立了一个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土标准。什么叫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要弄懂到底什么叫社会主义?人民幸福就是社会主义。幸福有“三条标准”:生活富裕、精神愉快、身体健康。什么叫新农村?我们叫“三化三园”:美化、绿化、净化,远看像林园、近看像公园、细看农民生活在幸福的乐园。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标准出来了,有“五条标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对照这“五条标准”,华西已经实现了。

  改革开放前,我们偷偷办工厂

  华西在1961年建村时,集体积累只有1764元,人均分配53元,家家穷得吃不饱肚子,许多人跑到外乡谋生路。为了解决老百姓的温饱,我们在1964年制定了《15年发展远景规划》,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一天干上12-18个小时,白天田间管理,晚上平整土地,硬是凭着一股拼劲,投入了27万个劳动日,搬掉984条田岸,削平57座土墩,填平39条沟渠,把原来1200多块七高八低的零星田块,改造成高产稳产农田。到1972年,就提前完成了远景规划,全村粮食亩产超过一吨(三熟),成为了“全国农业先进单位”。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我们在“以粮为纲”的年代就认识到,发展农业只能解决温饱,要想真正让老百姓富起来,还是要发展工业。

  1969年,我们偷偷办了一个小五金厂。那时候,办工厂是资本主义,要受到批判的。所以,我们把工厂办在了泽地之中,周围都是树。如果有领导来检查,我们就把工人都叫出来,担河泥、扦草皮,干得热火朝天。等领导走了,再让工人回来加班加点地干,把损失补回来。我们用这个厂赚的钱来办托儿所、中小学和农民夜校,改善居住条件,提升村民素质。

  “开了一个会,赚了一个亿!”

  改革开放后,全国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时候,华西的集体经济已经有了相当规模,而且人多地少,工业发达,集体家底厚,分田到户不适合自身实际。由此,我们把全村500多亩粮田承包给30名种田能手,绝大多数劳动力转移到工业上去。当时,就有人问我:“你们为什么不分田到户?”关键是我们听中央的。中央讲“宜统则统、宜分则分”。从华西来说,既统了,也分了,主要做到“两句话”:集体重工抓粮,个体修补种养经商。

  我们在发展经济、致富人民的过程中,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听中央的“不走样”,听国外的“不走神”,听老百姓的“不走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中央鼓励发展乡镇企业,华西也乘着这个机会,先后兴办了锻造厂、冷轧厂,并以这些“巡洋舰”为领队,于1988年胜利夺取了“亿元村”的目标。之后,我们又接连实现了“三亿村”、“五亿村”、“十亿村”、“二十亿村”。

  1992年3月,小平同志南巡,并作了重要讲话。我们当时就预感到,全国经济要有一次大发展。对于华西来说,大发展的机会来了。我兴奋不已,凌晨2点通知村党委委员、正副村长和各厂厂长到会议室开会,分析了面临的机遇,提出华西要加快发展,进行新一轮创业。为此,我们做出了动员一切资金,加快经济发展的决定。短短半个月内,我们借款2000多万元,吸收个人资金入股400多万元,加上自有流动资金,一下子购进近万吨钢坯、1000吨铝锭、700吨电解铜等原材料。等到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精神正式传达后,全国立刻掀起了一个加快改革、经济大上的热潮。随之而来,原材料价格迅速上扬。这时,有人向我建议,把购进的原料卖出,大赚一笔。可我们没有这样做,而是把原材料用于企业的正常生产,保证客户的需求,维护了华西企业的信誉。后来,有人说我吴仁宝是“开了一个会,赚了一个亿!”

  一村富了不算富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全国掀起了乡镇企业改制的浪潮,许多地方都在搞企业转制。我认为,改制的真正目的是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提高企业的效益。我们受到“一国两制”的启发,搞“一村两制”,既可以搞集体,也可以搞个体。由于华西的干部觉悟低,我们不允许搞“一家两制”,更不允许干部搞“一人两制”。比如说,丈夫在企业当厂长,老婆在个体饭店里当老板,丈夫的客人统统到老婆的饭店里去吃饭,吃了一百付一千,甚至不吃也在付钱,那么集体的“肥水”就流进了个体的“田”。1998年,江总书记来华西视察时高兴地说:“你这样做,是正确处理权与钱的关系!”

  在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科学发展观”后,我们结合自身实践提出:“发展最科学,不发展最不科学,有效发展最科学。”华西不仅有“抓大放小”,而且有“抓大扶小”、“抓小扶大”,还有“放大抓小”。这些举措,既符合中央精神,也符合华西的实际,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使大中小各类企业都焕发出新的活力。2003年8月,我们提出了“新投项目‘急刹车’、技改延伸项目‘开稳车’、已投项目‘开快车’”的“三车原则”。这与中央2004年提出的宏观调控、科学发展观,不搞“急刹车”、“一刀切”完全一致。由此,华西的发展在宏观调控形势下不仅没有受到影响,反而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实现了百亿元村、两百亿元村、三百亿元村、四百亿元村、五百亿元村……

  “一人富了不算富,集体富了才算富;一村富了不算富,全国富了才算富”。从上世纪80、90年代开始,华西就先后帮助陕、甘、宁地区培训了1万多人,带动10万多人脱贫致富。从2001年6月开始,我们又通过“一分五统”的方式,纳入周边20个村共同发展。现在,35平方公里、3.5万人的大华西,确实是人心所向、一呼百应、社会和谐,老百姓都过上了“基本生活包,老残有依靠,优教不忘小,三守促勤劳,生活环境好,小康步步高”的幸福生活。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王红茹采访整理)

新中国60年的经济奇迹
1949年 土地改革
1949年 没收官僚资本
1951年 西藏和平解放
1951年 “三反”、“五反”运动
1951年 发展农业合作社
1953年 集中力量搞工业
1953年 民族工商业改造
1954年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颁布
1958年 户籍制度建立
1958年 全民大炼钢
1958年 大规模农田水利建设
1958年 人民公社化运动
1960年 大庆石油会战
1964年 农业学大寨
1964年 “三线”建设
1968年 上山下乡
1970年 “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
1976年 杂交水稻成功推广
1977年 恢复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