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美国需要怎样的变革

《中国经济周刊》评论员 《 中国经济周刊 》(

    不同于以往两届激烈的选情,当地时间11月4日,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贝拉克·奥巴马轻松战胜竞争对手,当选美国第56届总统。 

    奥巴马的胜选自有天时、地利、人和等因素共同作用。其中至为重要的一点是,美国时下身陷国内、国外多重困境,仅以经济而论,始自去年4月的次贷危机已经迫使布什政府先后投入1.3万亿美元用以救市,受其影响,明年该国财政赤字可能达到创记录的1万亿美元,实体经济增速则有可能降至负数,失业率也有可能相应升至8%。 

    顺应人心思变的潮流,奥巴马阵营提出的竞选口号是“我们需要的变革”。借着这一口号,民主党突出强调了其与布什政府执政策略中的不同点,尤其是在如何带领美国摆脱金融危机和经济萧条等关键性议题上,奥巴马竞选中作出的削减财政赤字、提高高收入家庭税额、鼓励中小企业投资、加强金融行业监管,以及增加就业岗位等承诺,帮助其较为成功地赢得了渴望变革的多数选民的选票。 

    当然,出于显而易见的原因,奥巴马所提“我们需要的变革”中的“我们”,其所指代的人群只能局限在美国选民之内,由此立足点出发,他的政策主张中不可避免地带有单边主义、孤立主义的痕迹。譬如说,关于人民币汇率问题,奥巴马态度生硬地提出,他将利用一切可行的外交途径寻求中国货币政策的改变;再譬如说,关于美国劳工失业问题,奥巴马不切实际地寄望于通过设置贸易壁垒从而减少从中国进口的方式去加以改善。 

    上述主张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美关系的不确定性,这是非常自然的事情,毕竟早在1967年,美国总统经济委员会向国会提交的报告中就曾提出,“自由贸易符合全世界的利益,也为美国的利益服务”。这一极其直白的表述虽然不再纠缠于自由贸易能否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的问题,但却相当“实用”地开启了美国国内势力假道贸易转嫁矛盾的肇端。 

    美国经济今日之困的根源在于其国内寅吃卯粮的财政政策和消费习惯,由此引出的全球经济、金融失衡只能通过国际社会团结协作方能予以逐步矫正。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但也是一个孕育新生的过程,美国作为当今世界的超级大国,尤其应该自省其身、自承自责,惟其如此,已经、正在,并且仍将为人类社会共创福祉的全球体系方能迎来实质性、建设性的变革。 

    重构国际秩序,发展双边乃至多边关系的基本共识是,要求他国尊重本国利益的同时相应尊重对方的利益和相关考量,这种利益攸关、由己及人的必然性反映在中美关系中的方方面面。譬如说,贸易方面,2007年,中美贸易总额突破3000亿美元,两国均为对方第二大贸易伙伴;再譬如说,金融方面,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引资国,中国是世界上第二大美国国债持有国,截至今年8月底,中国共持有美国国债5410亿美元,约占海外各国持有美国国债总量的1/5。 

    如此高度融合且高速扩展的共同利益,势将成为中美关系健康发展最为有力的保障。而中美关系的健康发展,又是国际秩序未来走向最为关键的结点。我们希望,并且相信,即使仅从“主动约束自己随意性和自主性反而会增强自我主动性”这一常识出发,旨在代表美国利益的奥巴马自会不断修正其理念,把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提高到新的水平,从而更好地造福两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 

美国需要怎样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