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危险的古玩

万一 《 中国经济周刊 》(

    前一阵我帮一家公司做一个有关古玩的电视剧,半道夭折了,不过倒是认识一个行家,顺便学习了很多古玩的知识,也算不虚此行。其实这个剧的立意很好,就是劝老百姓“热爱生命,远离古玩”,对待古玩收藏就像对待赌博、吸毒一样,严防死守,因为它真的不是给普通人玩的。 

    我本人对收藏一点儿也不感兴趣,而且很替那些热爱收藏的人担忧。以前在唱片界的时候,我身边有很多人喜欢收藏CD,每当碰到别人在那儿显摆的时候,我就在心里“恶毒”地想,过几十年就全变成废塑料片了,哪儿有我的MP3好啊,再过几年可能MP3都不需要了,大家都在网上在线听,想听什么有什么;后来又碰见一些爱收藏书的同志,每次搬个家都得兴师动众大兴土木,哪有我的电子书好,拎个硬盘就带着图书馆走了;其实收藏这些东西的还算幸运,最可怜的是搞古玩收藏的,每年有多少人花多少冤枉钱在为造假事业做贡献啊,市面上在卖的古字画99.9%是赝品,瓷器稍好一点,因为这种属于日常用品,打个比方说,几百年后,咱们现在的易拉罐就成古玩了,它值钱的原因是年代久远,其他易拉罐都被当废品回收利用了,就剩了咱们家这只幸免于难。那时候,也许有一个长得像王刚的主持人会这样介绍:此易拉罐为一款典型21世纪初年的350毫升啤酒铝罐,造型端正大方,秀丽俊俏,丰满均匀,器壁薄厚适度,罐底錾有出厂年月日款识,据考出产于著名的河北某县加工生产线,表面印刷之图案精美和谐,众所周知,由于当时的废品回收之风盛行,因此此类藏品存世甚少,保存如此完整者,具有极高的文物研究价值…… 

    经过我对古玩业的粗浅研究,我发现这个行业很危险,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会崩盘。造成这个状况的原因来自两个方面:第一,随着科技进步,造假的技术越来越高超,在未来,赝品越来越像真的,最终导致业余收藏者进入门槛极高,干脆就不凑热闹了,事实上,因为造假太厉害,欧洲的大拍卖行有很多已经拒绝拍卖中国古字画了;第二,则是这个行业的“不让找旧账”的陈规陋习,它是违反现代商业规则的,卖假有理,买假的反而会因为眼力太差被人羞臊,这是哪门子的王法嘛。而且在法律层面上,一向有“抓真不抓假”一说,意思是,如果你盗卖真文物,抓住了就可以判你刑,但是你卖假文物,也就罚你一点款。由于造假付出的代价太低,所以古玩行就变成了骗子的乐园。 

    业内人士说,古玩是有钱人玩的,即使买了假的,人家也不心疼。但是为什么近年来古玩热会如此泛滥成灾呢,它其实是被少数非典型“捡漏暴富”的神话炒热的,于是让大家产生了一夜暴富的贪念,总觉得有无数好玩意扔在田间地头等着人去捡漏,然而,你知不知道,在你之前已经有无数收藏者过筛子一样把祖国大好河山筛了好多遍了,捡漏的概率要远远低于彩票中头奖的概率,所以,有那功夫,还是去买彩票吧。如果你实在热爱古代文化,没事儿多跑跑博物馆,要不就上网看看国宝图片。 

    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位美术老师去乡下写生,在村里碰见一老农卖瓷碗,老师一看,哎呀,莫非是传说中的元青花,于是按捺住内心的澎湃,假装吃了大亏似的用五千块钱买走了。回住处细看,才发现有问题,转天怒气冲冲去找老农理论,说被他骗了。老农很从容地说,如果这是真的,拿到市场上至少能卖十几万,但你只肯花五千块钱,是不是你在欺负我什么都不懂,想占我一个大便宜。所以根本不是我骗你,而是你想骗我,只不过没有骗成功而已。 

危险的古玩
劳民伤财的外语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