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民日报社 | 报刊简介
 
多管齐下,筹集灾后重建资金
《中国经济周刊》评论员
     ( 2008-06-09 第21期 ) 【字号 】【打印】【关闭

   6月2日,四川省发改委主任刘捷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地震灾区重建的全面规划编制工作已经启动。规划实施将分为两个阶段:近3年(2008-2010年)以恢复重建为主;后5年(2011-2015年)以发展提高为主。

   为了更好地完成规划编制工作,国家发改委已在其门户网站专门开设“国家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建言献策”栏目,广泛征求国内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类似这样的举措自然有益于开启决策的大门广纳民意,尤其是那些利益攸关最为直接,且对灾后重建最具发言权的灾区群众的利益诉求。我们相信,只要严格按照国务院所要求的“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原则,紧张运筹中的灾后重建规划一定能够作到合情、合理、合乎规范。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灾后重建的前景可谨慎乐观,其有利因素在于:第一,中国经济依然处在高速发展阶段,如能保持目前的势头,至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可能跃居世界第一;第二,中国的财政收付体系较为集中,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规模巨大且逐年增加;第三,社会各界心系灾区团结一致,截至6月3日12时,捐赠款物已经达到423.64亿元,另有不少地方政府主动削减预算开支以支援灾区。

   当然,灾后重建是一项非常庞大又复杂的系统工程,推进过程中势必会出现不少困难。譬如说,由于国内外不可测因素较多,温家宝总理年初坦陈“今年恐怕是中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而地震灾害显然又会进一步加剧不可测风险;再譬如说,一段时间以来,通货膨胀迹象明显,其中尤以食品价格上涨为主因,而受灾最为严重的四川省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大省,地震可能会使食品特别是农产品价格上涨的预期进一步增强。

   从目前已知的信息来看,灾后重建规划拟由灾后重建总体规划和九个专项规划组成,内容涉及城镇体系、农村建设、城乡住房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生产力布局和产业调整、市场服务体系、防灾减灾和生态环境修复、灾后重建用地规划等多个方面。有专家预计,哪怕只是恢复到震前水平,重建资金至少也在2000亿-3000亿元以上。

   重建所需资金数额如此庞大,加之前后历时可能长达八年之久,这就要求社会各方事先谋划并建立起行之有效的资源调配和政策协调机制,惟其如此,才能充分调用财政、税费、金融,以及对口支援、社会募集等多种手段,保证灾后重建规划尽可能平稳地得以落实。

   为了贯彻“有保有压”的原则,公共财政的投入必须明确目标、任务和方向,突出战略性和前瞻性,确保重建资金定向使用、专款专用。在此之外,政府还可试行减免税费、贴息贷款等措施,鼓励外地民间资本进入灾区参与重建,充分发挥市场力量以扩大资金来源、提高资金效率。

   由于汶川地震事发突然且灾情严重,国家还可适当突破某些禁止性规范以体现政策意图、推动政策创新,如允许灾区地方政府发行公债筹资,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方面,可以通过债务约束规范当地政府资金使用;另一方面,可以从机制上保障重建资金长期供给,避免未来重建中可能出现的“跑部钱进”、“一哄而上”、“等米下锅”等风险。

 
     ( 2008-06-09 第21期 )
回页首】【打印】【关闭




镜像:日本  教育网  科技网
E_mail:info@peopledaily.com.cn 新闻线索:rm@peopledaily.com.cn

人民日报社概况 | 关于人民网 | 招聘英才 | 帮助中心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ENGLISH  京ICP证000006号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06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