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民日报社 | 报刊简介
 
三个救灾热线“接线员”讲述他们的经历:
点滴感动汇成爱心长河
孙冰
     ( 2008-06-09 第21期 ) 【字号 】【打印】【关闭

   对于任何一个记者或者媒体工作者来说,从5月12日以来的工作只有一个主题——汶川地震,情绪更是被震惊、悲痛、感动、惋惜不断地纠结着。

   真实,来自于对生命的尊重;理智,来自于真正强大的内心。由于工作的关系,我结识了很多志愿者,他们很平凡、很可爱、很伟大,他们让我感受到了温暖和希望。尽管我与他或者她素未谋面,甚至连姓名都不知道,但是他们却带给我最大的感动。

  

   “请告诉我,我能做什么?”

   “你叫我小雯吧!”当有人问起她的名字和工作单位,她并不想透露自己的真实姓名,“叫什么不重要,我就是想为灾区尽一份力。”小雯是一条赈灾物资接收专线的“接线员”,当然这是她的临时工作。

   据小雯介绍,他们这些志愿者主要是把网友捐赠的救援物资集中起来,然后统一运往灾区。他们接收的救灾物品,主要包括灾区急需的帐篷、篷布、新炊具、新衣、新被、新蚊帐、婴幼妇女用品、常用药品、消毒用品和保质期长外包不易破损的食品等。

   5月22日,民政部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对口支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区,北京将对口什邡市。小雯说,他们的救灾物资会主要送往什邡,由当地的专门的赈灾机构——当地的红十字会等负责接收,而且那边也有志愿者会帮助进行具体的运送、看管和分发。由于机场运力有限,所以有一部分物资会通过公路和铁路运输,志愿者们会帮助接收、登记、整理和装车的工作,另外还有一些来自于一些汽车俱乐部的志愿者,会帮助将这些物资运往机场、车站,或者和物流公司一起直接送到灾区。“我们联系了专门的航空公司和物流公司,他们都是免费运送的。”

   “最让我感动的是,很多人打来电话,就说一句话,‘请告诉我,我能做什么?什么都行只要能帮上忙。’”小雯说,“很多志愿者用自己的私家车帮助运送物资,很多人听说灾区的路况不好,愿意提供自己的越野车,还有很多愿意当押运员押送物资到灾区,我是贡献最小的一个。”

   我看了一下捐赠者的名单:很多都是用网名登记的,“夏天的云彩”、“妈妈志愿者”、“北京回龙观的爱四川”、“北外女生”、“不留名”、“猪爸猪妈”、“天佑中国”?

   另外小雯还说,虽然很多志愿者很有热情,但是直接运送物资去灾区对于没有长途驾驶经验和良好身体素质的人来说,是很危险的。而且现在四川那边也不太建议志愿者自驾车到灾区救灾或者运送物资:一是会加剧本来就已经超负荷的当地交通压力,二来一些志愿者对救灾工作没有充分的准备,可能发生危险。“所以希望大家还是以捐赠物资的方式尽自己的一份力。”

   “四川马上就进入雨季了,但是现在还有很多人在露宿街头。所以现在灾区最紧缺的物资就是帐篷,最好是专业的户外帐篷或者军用帐篷,能够长期适用的。”小雯说,“如果谁有这方面的资源,请帮助他们!”

  

   “不能领养,那我怎么帮那些可怜的孩子?”

   四川省民政厅的热线电话非常繁忙,一直都在忙音。一小时后,我终于拨通了他们的电话。

   “打电话来表示希望收养地震孤儿的好心人特别多,尽管很多人都没有充分了解我国的有关法律法规,大部分人也不太符合收养条件,但是他们的爱心非常令人感动。”接电话的这名工作人员说。

   “最让我感动的是,一位女士打来电话,表示愿意领养一名地震孤儿,但是她并不符合有关领养规定。她听后失声痛哭起来,说:‘不能领养,那我怎么帮那些可怜的孩子?’我告诉她可以到红十字会去捐款,有专项资金会用来帮助那些地震中失去亲人的孩子。”这名工作人员对我说,“其实我当时也已经止不住眼泪了。”

   地震孤儿是在汶川地震后首先被关注的一个特殊群体。在震后三天就有人表示希望领养地震孤儿,其中不乏一些明星和知名人士,还有一家企业表示愿意救助所有的地震孤儿。某网站进行的“爱心救助地震孤儿”的活动,在非常短的时间里,就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登记表示愿意领养地震孤儿的人两三天的时间里就聚集了近6万人,目前数字还在不断增加。

   “地震过后,无数人失去了家庭、父母和亲人。看着那些孩童孤独的眼神,我愿意用我的力量去给他们中的一个以幸福。虽然我只是一名银行普通职员,但我有稳定的收入,足以担负起扶养一个孩子的所需。请给我一次机会,让我给他或者她一个家。我的联系方式是?”一个希望领养地震孤儿的朋友在网上留下了真诚的言语,在这家网站的论坛上,还有无数这样令人泪涌的文字。

   而根据民政部中国收养中心的消息,目前灾区孤儿的领养工作尚没有开始,一般会在震后三个月开始,目前当地有关民政部门主要是接受咨询和登记。

   民政部的有关负责人之前也对媒体表示过:“唐山大地震有24万名死难者,地震产生的孤儿有1000多名。此次汶川地震,根据目前的统计,有5万多名死难者,以此推算,地震孤儿可能会有几百人,应该不会超过1000名,应该不会形成一个全国范围内的收养。”

   民政部门的工作人员说,如此多的人表达出对地震孤儿的关心让他们非常感动,但是帮助那些受灾的孩子的途径很多,大家也可以选择其他途径传递自己的一份爱心。

  

   “谢谢!辛苦啦!”

   地震摧毁的不仅是家园,夺去的也不仅是亲人朋友的生命,对于幸存者来说,除了肉体上的伤痛,还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创伤,而且与肉体上的创伤相比,心灵上的创伤更难康复。

   目前,抗震救灾工作已经转入全面安置和灾后重建阶段,对受灾群众的心理关怀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大批的专业心理救护人员和志愿者奔赴灾区,解决受灾人群的心理危机,帮助灾区进行“心理重建”。

   近日,教育部组织部属师范大学和部分地方师范大学及相关媒体,开通面向灾区的心理咨询热线和网站,提供心理援助服务,为灾区学生提供细致周到的心理疏导和调适服务。以媒体记者的身份,我试着拨通了其中一条心理咨询热线。

   “一般灾后三个月之内是最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时期。现在通过热线寻求帮助的人不少,除了受灾的人,还有志愿者,也有普通人,他们通过媒体看到灾区的悲惨情况,非常痛心而无法睡眠或食欲不振,有的有一些抑郁的状况。”一位张老师告诉我。

   “我记得我接过一个电话,只是说了声‘谢谢,辛苦了’就挂断了。”张老师说这非常令她感动,“我有同事早就进入灾区进行更直接的心理救援,他们更伟大。”

   而对于媒体和普通百姓来说,用更加理性和科学的方式传递爱心和表达情感,也是能够提供的重要帮助。

   备受关注的“敬礼娃娃”郎铮来到西安后,数百位热心市民前往探望,并送来玩具和水果。但是目前,郎铮却出现了一些心理障碍,因为很多人的看望导致他没有足够的休息时间,也不能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他的情绪会出现烦躁,医生已开始对其进行心理疏导。有关专家建议爱心人士选择更好的方式来表达关心。

   另外,教育部已要求媒体不得对灾区同一学生进行多次采访,不得让受灾学生讲述自己的痛苦经历和悲惨遭遇。中国心理学界危机及灾难心理救援项目组也给媒体发出了一份倡议,希望媒体有序、理性、科学的进行报道,因为“对生命的尊重,对心灵的呵护永远比新闻记录更重要!”

   “心若在,梦就在,一切就可以从头再来!”

   大灾之中,整个中国表现出的爱的能量大得令人震惊和感叹,而这种能量正是由一个个被自己认为是“很微不足道”的人所积聚起来的,这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伟大。

  

 
     ( 2008-06-09 第21期 )
回页首】【打印】【关闭




镜像:日本  教育网  科技网
E_mail:info@peopledaily.com.cn 新闻线索:rm@peopledaily.com.cn

人民日报社概况 | 关于人民网 | 招聘英才 | 帮助中心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ENGLISH  京ICP证000006号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06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