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民日报社 | 报刊简介
 
读者来信
     ( 2007-09-24 第37期 ) 【字号 】【打印】【关闭

   9月17日,本刊第36期出版。其中《黑龙江农信社突围》、《直投业务开闸 券商不再“靠天吃饭”》、《奶牛不要重蹈生猪的覆辙》等多篇文章引起读者和媒体的强烈关注,被人民网、新华网、新浪网等众多网站转载,单篇文章最高转载达192次,当天本刊文章的总阅读量达327945次,上述文章当天阅读量均超过数万次。

  

   李久春找到答案了吗?

   “九个为什么”是2006年4月,黑龙江省联社理事长李久春在“全省农村信用社正风守纪教育和案件专项治理工作会议”上提出来的,当时引起了非常大的轰动,现在又看到了《黑龙江农信社突围》这篇文章,我不禁想问,李久春的“九个为什么”找到答案了吗?

   这些深刻尖锐的问题从他嘴里问出来,着实让人为之振奋,让人感动于他“愚公移山”的决心。但是,感动之余,我们意识到,几个“为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解决“为什么”,解决得怎么样。仔细读一下,其实这“九个为什么”是互有关联的,说到底还是制度执行不力以及执行不力背后不能公之于众的盘根错节的利益关系。如果能把愤怒的问号变成圆满的句号,农信社就前途光明了。

   (北京 徐风)

  

   呼唤“国家储备房”

   今年以来,全国范围内的猪肉价格上涨,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各地从生猪的养殖生产、屠宰加工和市场流通等各个环节推出了一系列保障政策,一些地方甚至备存或启用“国家储备肉”,对于稳定市场肉价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由此我想到,面对市场房价的日益高涨,面对老百姓购房的旺盛需求、日益枯萎的钱袋子和愤怨的情绪,面对地方政府平抑房价政策的一度疲软……何不建立能够由国家掌控、支配,以公益、廉租为根本目的的国家住房储备体系呢?

   现在的房产市场存在一个怪圈,就是政府越是想方设法出台新政平抑房价,开放商越不买帐,购房者也越不放心,市场价格越是扶摇直上。其实这个道理与粮食市场一样,核心的问题就在于资源掌握在少数开发商手里,政府和老百姓“手中无房,心中发慌”。

   不久前,成都市成立了“住房储备中心”,并由当地财政安排数千万元启动资金用于收购二手房、尾盘房。成都市的做法可谓是开了一个好头,由政府掌握优越的、廉价的住房资源,可以大大提高廉租房的实物配租或租赁型经济适用房的比例,保障老弱病残等特殊住房困难户和住房困难夹心层人群的住房权益,可以满足一部分市民的正常住房需求。有了完备的国家住房储备体系,政府才会拥有抵御市场风险的资本,房产市场就会理智得多,平稳得多,政府也无需为控制房价而追在房地产商屁股后面昼夜不停地研究出台各种新政。

   (江苏 曾亚波)

  

   低收入群体现状调查意义重大

   9月16日,重庆市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公布了“重庆市城市低收入群体现状调查”分析。调查样本所反映出的户均家庭人口是3.2人,人均住房面积11.93平方米,人均月收入为300元以下的有52.8%,人均月收入为301-500元的有47.2%。

   听闻“低收入群体现状调查”的消息,令人感到新鲜和亲切。过去,我们一些部门和机构始终热衷公布什么富人排行榜、富人收入调查,以及“人均收入”、“人均占有”、“人均储蓄”之类的数字与比例,各部门的工作千方百计为提高“人均”而殚精竭虑,无疑是对的。但问题在于,一些地方“人均”的提高与绝对的贫困同时并存,而且有拉大的趋势。就拿重庆市来说,竟有100余万低收入人群月收入仅为301-500元。

   一个总的“人均收入”数据并不能反映社会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可以想象,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不断上涨的环境下,低收入人群的生活就会更加困难。在这种情况下,重庆市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公布了“重庆市城市低收入群体现状调查”分析,意义就非常明显了。政府有关部门可以通过总的“人均收入”与低收入居民“人均收入”对比,为各级政府调整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标准、健全社会保障和救助政策、制定差别化的收入调控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保障价格改革的顺利进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新疆 程汉鹏)

 
     ( 2007-09-24 第37期 )
回页首】【打印】【关闭




镜像:日本  教育网  科技网
E_mail:info@peopledaily.com.cn 新闻线索:rm@peopledaily.com.cn

人民日报社概况 | 关于人民网 | 招聘英才 | 帮助中心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ENGLISH  京ICP证000006号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06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