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 2024年09月23日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在城市层面,这意味着要提升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完善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激励约束机制,以催生发展的新动能和新优势。城市核心竞争力是指一个城市相对于其他城市在各个方面的优势和竞争优势,是城市在全球化背景下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并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需根据自身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区位条件,明确在区域乃至全国、全球的战略定位,如国际经济中心、金融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等。同时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促进产业、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在全球化竞争加剧的今天,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已成为衡量其发展水平与潜力的重要标志。为了在城市竞争中脱颖而出,持续推动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城市需要从科技创新、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城市治理、人才引进、城市文化、绿色发展和国际合作等多个方面入手,综合施策、协同推进。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城市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

  

  坚持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核心引擎。面对全球科技竞争的新态势,城市必须积极构建创新体系,激发创新活力,以科技创新引领全面创新。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是科技创新的最终目的。城市应加快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从理论走向实践。这要求城市加强科技成果的市场化导向,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通过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孵化器、加速器等载体,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建立科技成果评价体系和交易平台,为科技成果的转化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科技创新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优化产业结构。产业结构是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城市需要拥有具有竞争力的产业,才能够在全球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优势产业的发展能够吸引人才和资本的流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产业集群效应。而且,城市的产业结构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优化。产业结构的优化是提升城市经济质量和效益的关键。通过技术改造、产品创新、品牌建设等方式,提升传统产业竞争力和附加值。城市需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如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同时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附加值和竞争力。通过实施产业链延伸、产业集群化等战略,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和合理化。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基础设施是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障。城市应加大在交通、通信、能源、水利等领域的投入,提升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水平和综合承载能力。通过建设高效便捷的交通网络、安全可靠的通信网络、清洁低碳的能源供应体系等,为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水平,城市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是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条件。城市应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强法治建设,提升政府服务效能和透明度。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手段提升城市管理效率,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加强人才引进计划,人才是城市核心竞争力的第一资源。城市应制定更具吸引力的人才政策,加强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的引进。通过建设人才公寓、提供创业扶持、优化人才服务环境等措施,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同时,注重本土人才的培养和激励,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局面。

  

  弘扬城市文化,城市文化是城市核心竞争力的独特优势。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和软实力,城市应深入挖掘和传承自身独特的文化底蕴,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城市文化品牌。通过举办文化活动、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等方式,提升城市的文化影响力和吸引力。同时,注重城市形象的塑造和传播,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城市应积极营造鼓励创新文化氛围,让创新成为城市发展的主旋律。要加强创新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科技创新的认识和参与度;举办各类创新活动和赛事,激发市民的创新热情和创造力;同时,加强与国际创新城市的交流与合作,引进先进的创新理念和管理经验,推动城市创新文化的繁荣发展。

  

  推进绿色发展,绿色发展道路是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城市需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通过发展绿色经济、推广绿色建筑和绿色交通等方式,减少污染排放和能源消耗。同时,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共同建设美丽宜居的城市环境。

  

  拓展国际合作,国际合作是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重要途径。城市应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与国外城市的友好往来和经贸合作。通过举办国际会议、展览等活动,提升城市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吸引外资和外企入驻,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国际化发展。(作者系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城市问题研究所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