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 “碳”索未来 制冷热泵行业首个指导案例集发布 2024年06月03日

  5月31日,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中国制冷学会、清华大学、中国城市报社联合海信中央空调编纂的制冷热泵行业首个指导案例集——《制冷热泵行业助力碳中和·技术途径与案例(2024)》研究报告在山东省青岛市发布,与会领导嘉宾和相关专家为制冷热泵技术的发展创新积极建言献策。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主任江亿表示,对中国而言,城市和建筑领域实现“双碳”不仅是一次行业的全面经济和技术转型,更是一次设计观念、生产与生活方式的革命。

  

  “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中国制冷热泵行业在提高产品和系统能效、推动碳减排、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总经济师李秉仁表示。

  

  “此次研究报告集结了行业智慧,梳理了理论研究成果和实际应用案例,探讨了制冷热泵技术的发展方向和创新途径,将为我国制冷热泵行业的未来发展提供有效指引,并为低碳节能技术创新和城市绿色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中国城市报社副总经理常万红表示,近年来,中国城市报通过构筑报、网、端、微、研究咨询等融媒体传播矩阵,已成为城市发展先进理念的传播者、城市美好生活方式的引领者、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的推动者。新发展阶段有新的发展目标,中国城市报将携手国家部委、地方城市、科研机构以及海信这样的产业龙头企业,共同推广行业前沿技术。

  

  “全面参与此次研究报告的制定与发布,是海信积极推进‘双碳’工作,以数字技术、创新成果助力行业可持续发展的一次重要尝试。”海信中央空调助理副总裁周志刚介绍,该技术案例报告结合现实案例和关键技术理论,总结了行业的优秀成果,梳理了低碳节能的技术途径。海信中央空调基于多年案例实践及行业领先科技,场景涵盖住宅与公共建筑、工业与工艺环境、数据中心与通信基站等,提供了丰富详实的实践经验及数据支撑。

  

  在绿色理念支持下,海信中央空调持续推动产品低碳生产,针对不同应用需求实现多场景节能运行,针对客户实际情况启动工厂低碳改造,帮助其实现生产过程绿色化;在不断的设备技术革新下,海信中央空调在与430多家产业链合作伙伴的共同努力下,实现了产品端单位碳排放降低41%,生产过程碳排放降低16%的可观成绩……一个个科技赋能、“碳”索未来的案例,是海信中央空调在制冷热泵行业的生动创新实践。

  

  “本报告的特色在于案例研究,详细阐述制冷热泵在实现‘双碳’目标中的应用实践。”清华大学建筑技术科学系教授石文星等业内专家一致认为,研究报告是在“双碳”背景下的第一部紧密结合技术措施和案例分析的制冷热泵技术报告,报告不仅具备前瞻性和科学性,更具实操性和指导性,将全面提升制冷空调行业制造能力、能效水平和管理经验,实现大型公共建筑制冷能效提升30%、制冷总体能效水平提升25%的目标,为国家“双碳”目标提供深层助力,并为推动全球碳中和进程提供重要参考。

  

  “提高制冷热泵产品和系统能效,为产品赋予‘绿色标签’,注重制冷热泵技术及其应用效果,形成政产学研用协同赋能的良性互动。希望产业各界共同努力,为推动城市和建筑领域可持续发展不断贡献创新力量。”中国制冷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荆华乾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