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方在国家速滑馆(冰丝带)给学生作设计理念讲解。北京交通大学供图 |
再次踏入国家速滑馆(以下简称冰丝带)、冰立方冰上运动中心(以下简称冰立方),郑方的身份已经从冰丝带、冰立方总设计师转变成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卓越百人”教授、博士生导师。
作为建筑设计领域“大咖”,郑方踏上教书育人之路后,会将哪些理念付诸教学实际?他所理解的建筑学专业未来发展方向在哪?相关领域人才又该如何培养?近日,中国城市报记者走进北京交通大学,了解郑方从设计大师到大学教授背后的故事。
重大项目积经验“资深一跃”守初心
大众知道郑方,多是因他在北京冬奥会期间主持设计冰丝带、冰立方两座国家经典运动场馆。
回顾那段往事,郑方说,他在冰丝带、冰立方的设计工作分为三个阶段,期间心情也截然不同。“第一个阶段是建设时期,我需要时刻思考它的外形、功能和建成后能否达到北京冬奥会预期,满心都是忐忑;第二个阶段是比赛时期,看到运动员们在场内风驰电掣、突破自我时,满心都是骄傲;第三个阶段是北京冬奥会赛后,看到场馆持续为公众服务,发挥更大作用时,满心都是喜悦。”
郑方坦言,在冰丝带、冰立方设计之初,投身科研、教书育人的念头就已萌生。在设计工作中,郑方时常思考一个问题:如何把这些宝贵经验传递下去,服务行业发展,帮助更多有志于投身建筑设计领域的青年人提升自我,服务祖国建设?
而学者诸大建在同济大学教授李振宇专著《共享建筑学导论》的序言中写下的一句话深深地打动了郑方——“在大学当教授做学者,不管理工科还是人文社科,资深一跃是从技术性的专家变成有自己概念和方法的思想者。”
郑方默默写下一段笔记:“前辈师长辛勤不缀,以‘思想者’的开拓和担当精神,在各个建筑学院创建的概念和方法浩如烟海、光芒闪烁。自己从建筑师实践岗位到大学,窥见专业领域广阔的思想宝藏,仰之弥高、钻之弥深。即使不知何时能够完成这样的‘资深一跃’,但心向往之,知之行之。”
后来,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向郑方发出邀请,而且该学院的一些老师是郑方在清华大学和同济大学读书时的校友,之前就非常熟悉。和师长、同行、同事们交流并获得支持后,郑方决心加入教育工作者的行列,立志挑战建筑教育、科技创新与设计实践集成的多维任务。
得遇良师精学业传承理念显担当
1988年夏天,在填写高考志愿的时候,郑方认真地写下了同济大学建筑学专业,被顺利录取,从此走上建筑设计这条路。后来,郑方又进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继续深造。
在同济大学、清华大学就读时,郑方深受前辈师长的影响。“他们做人做事的方式对我有很大影响。在专业学习与锻炼上,老师们也给了我很多机会。”郑方回忆,刚从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时,他就有机会师从庄惟敏院士,负责清华大学综合体育中心的建筑专业设计工作。
当时,庄惟敏非常自然地在体育馆屋顶的两道大拱之间画了长长的带形玻璃天窗。“现在想来,庄老师当时的做法可谓高瞻远瞩。”郑方说,“1999年,大家对环境可持续、绿色节能建筑并没有系统的认识和要求,但庄老师在这方面已经有明确的设计意图。这种理念对我后来的职业生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直到水立方的被动式温室理念、冰丝带的‘节能冰箱’,这种理念发展成为系统的可持续技术和设计体系。”
郑方自己的学习、实践和工作经历,使他对投身教育事业,培养更多专业人才有着强烈的责任担当意识。
“其实,在校园比在设计一线更忙。有很多科研、教学、设计任务需要有序开展,我很多时候都恨不得把一分钟‘掰’成两半用。”郑方说,“作为北京交通大学的教授,我希望能像我的师长一样,把教书和育人、言传和身教、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研究探索和学术规范相统一。”
人才培养德为上产教融合育为先
聊到教学的具体部署,郑方表示,第一,把立德树人的理念贯穿在教学、科研、实践的每一处细节中,激发青年学生热爱所学专业、服务国家建设的内在动力;第二,建筑学专业有着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结合、工程技术研究与艺术创作整合、社会科学问题与专业技术相互交织等特点,课程体系具有文理结合、理工结合,多学科综合交叉等不同于其他专业的特殊性,是研究型大学中富有人文气质的专业,所以更应完善专业课程体系;其三,结合国家双碳目标、智慧城市发展思路及教育部“新工科”建设要求,在专业素养、知识结构和思维观念3个层面上推进构建具有北京交大特色、面向未来的能力培养体系。
谈到建筑设计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郑方认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应以推动产学研融合、理论研究成果在实际工程项目中的示范应用为目标,不仅是“教”,更多是“育”。唯此,才能确保学生们知行合一。
郑方和同事、同行们带领学生,以产学研融合的方式开展国家重点研究计划项目,打造建筑碳中和及后奥运体育场馆遗产活化的示范样板。“在大力推动实现双碳目标的背景下,建筑行业成为实现碳中和发展路径的关键领域。”郑方介绍说,“而在北京冬奥会的碳中和计划中,对冰雪场馆的低碳设计是关键策略之一。”
郑方认为,以冰雪场馆的设计和能源系统构建为范本,开展建筑碳中和研究,将助力实现体育建筑全寿命周期的可持续运营,为建筑行业应对气候危机作出积极贡献;同时,充分发挥大型公共设施在社会服务、人文教育方面的作用,推动全社会实现健康生活和可持续发展。
“所以,我们团队和芬兰的合作伙伴一起,通过中国和欧洲的示范项目设计、建设、运行以及市场、研究合作,推动中欧冬季体育场馆实现绿色低碳转型,促进冬季体育运动协同发展,为中国和世界各国携手应对气候变化挑战作出贡献。”郑方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