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充市: 探索老旧小区(院落)治理有效路径 2023年06月19日

  居民小区是城市基层治理的最小单元,是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百米”。今年以来,四川省南充市聚焦城市老旧小区(院落)治理补短提质,将党建引领融入老旧小区(院落)治理改造全过程,着力从优化布局、强化自治、分类施策、规范管理、破解难题上下功夫,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老旧小区(院落)共治共享新路径。

  

  优化布局提升聚合力

  

  系统搭建“四梁八柱”。南充市建立“市委基治办统筹抓、县委基治办牵头抓、属地街道具体抓”工作链条,市县联动成立“1+9”领导小组,组建物业党建联建、基础设施改造、环境卫生整治、违规违建清理、网格治理、社区物业连片兜底6类工作专班,在2022年、2023年开工改造的1249个老旧小区(院落)全覆盖成立党组织,构建起一贯到底、一体推进的工作格局。

  

  系统规划“施工路径”。制发城市老旧小区(院落)治理1个总体方案、9个实施方案、1249个具体方案,出台《南充市城市老旧小区(院落)治理工作指引》,细化组织建设、基础设施、自治模式3类28项治理内容,推动治理工作更加精细化、精准化。

  

  系统发挥“优势作用”。组织467个市县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开展结对共建,落实316名领导干部、147个职能部门包联指导,推行街道、社区、网格党组织书记现场办公,组建党员服务队1692支,实现“一小区一党组织、一工作方案、一责任领导、一联系单位、一志愿队伍”。

  

  突出自治提升效用力

  

  坚持“业主自治”。南充市严格落实《南充市物业管理条例》,推动符合条件的小区(院落)成立业(院)委会,预计7月底前实现应建尽建;鼓励引导物业服务企业党组织负责人、小区党组织班子成员、业委会成员交叉任职,目前共有478名党员业主担任业委会成员,207名小区物业项目党员负责人担任小区党组织兼职委员,57名小区党组织书记担任业委会主任。

  

  推行“协商共治”。探索推行小区党组织把关提议、小区居民(各类组织)协商共议、社区党组织研究定议、物业服务企业(小区党组织、业委会)执行决议、社区监委会(小区居民)监督评议“五议工作法”,做到民情民意每周收集、议事协商每月开展、问题意见及时解决反馈。

  

  强化“群众德治”。全面建立业主管理规约,市、县、属地街道联动开展小区矛盾纠纷整治专项行动,用好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五老”人员开展党性教育、感恩教育,今年以来化解违规占道、自治组织不作为等矛盾纠纷1713件。

  

  分类施策提升执行力

  

  南充市根据房屋年限、物业管理现状等不同特点,将老旧小区(院落)划分为商品房、房改房、公房、保障房、集资房5类对象,在统筹实施城市更新项目的基础上,分类确定重点任务。

  

  针对商品房类,突出机制完善,把党组织的领导全面植入业主管理规约、业委会(业主大会)议事规则,健全“小区(院落)党组织+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联动机制。

  

  针对房改房类,突出模式优化,重点推行“居委会引导业主共同参与、产权单位履责联动、物业企业积极响应、政府帮助扶持”的治理模式。

  

  针对公房类,突出理顺权责,重点理顺居委会、产权单位、现有住户等各方主体权利义务,调动产权单位和住户参与治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针对保障房类,突出培塑新风,重点支持培育治理型社会组织,引导居民全面融入城市生活、养成文明和谐生活习惯。

  

  针对集资房类,突出居民自治,重点支持小区(院落)成立党组织和自管委(院委会),在党组织领导下开展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

  

  规范管理提升服务力

  

  南充市实施“物业行业全面塑形行动”“物业品质全域提升工程”,推行“四个一批”模式推动物业管理全覆盖。

  

  公开选聘提升一批。对324个物业费收缴较好、选聘物业意愿强烈的小区(院落),组织召开居民大会协商确定物业服务内容和标准,按程序市场化选聘专业物业公司。

  

  社区组织领办一批。对343个面积较小、配套不全、社会化物业公司难引进的小区(院落),由社区主导成立低偿性物业服务机构进行管理,并享受税收优惠支持。

  

  自主管理分解一批。对618个面积过小、不封闭、无法实现社会化物业服务的小区(院落),由党组织或自治组织通过民主程序,探索业主自筹资金、街道开发和安置公益性岗位等方式,聘请小区待业失业人员提供保洁、保安等基本服务。

  

  国有企业兜底一批。支持临江集团、泓源水务等国有企业,通过拆墙并院、连片整合、打捆集合等方式承接24个老旧小区物业服务,切实提升物业服务质效。

  

  健全机制提升长效力

  

  建立督促考核机制。南充市将城市老旧小区(院落)治理工作纳入市委年度综合绩效目标考核、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内容,制发主体责任、定点指导、探索创新、示范引领4项22条考核标准,建立联席会议、专项督导、通报约谈、成效评估等推进机制,以责任落实推动工作落地。

  

  建立资源统筹机制。对涉及城市更新、养老托育、文化体育、服务群众等项目实行打捆投放、集中实施,对改造资金实行合理共担,发挥专项资金引导作用。

  

  建立乱象整治机制。针对小区毁绿种菜、占用消防通道、违法乱搭乱建等问题定期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确保清理无遗漏、整治全覆盖、治理见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