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保护民族文化生态 推动非遗创新发展 2023年02月20日

  贵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绣代表性传承人龙禄颖(右一)指导绣娘刺绣。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加榜梯田的美景宛如画卷。

  日前,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通过国家验收,正式从实验区迈向保护区,成为贵州省首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覆盖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全境,地处贵州省东南部,有歌舞之州、生态之州、人文之州、民间手工艺之乡、苗族侗族文化遗产保存核心地、迷人的民族文化生态博物馆等诸多美誉,同时还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

  

  近年来,保护区实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坚持真实性和整体性的保护原则,围绕“遗产丰富、氛围浓厚、特色鲜明、民众受益”的目标,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形成合力上下功夫,积极推进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利用与发展。

  

  守护生态美、人文美、歌舞美

  

  2300多年历史的镇远古城,九山抱一城,一水分府卫,中原文化、荆楚文化、苗侗文化保护区共生共融。如今,苗年、侗年、独木龙舟节等56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和西江苗寨、肇兴侗寨等415个中国传统村落,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打卡。

  

  如今,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被联合国推荐为“返璞归真、回归自然”全球十大旅游胜地之一,被世界乡土文化保护基金会确定为世界18个生态文化保护圈之一。

  

  游客在此能欣赏到云台山雾海仙境,沉醉于雷公山漫林碧透,尽揽月亮山层层盘旋的梯田美景,还有机会观赏到清水江、都柳江、㵲阳河绿带千影、婉约柔美的美景。“三山三江”把3.03万平方公里的锦绣黔东南装扮得郁郁葱葱、如诗如画,成为抚慰人们心灵的生态秘境。有游客评价:“黔东南如诗如梦如锦绣,是风是景是远方。”

  

  数据显示,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境内居住着苗、侗、汉、布依、水、瑶、壮、土家等46个民族。2021年末,常住人口374.04万人,户籍人口489.86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黔东南总户籍人口的比重为81.8%,苗族人口占43.5%,侗族人口占30.5%。

  

  “苗侗儿女,天生具有跳动的音符和多姿的舞步,是浑然天成的‘全民歌舞团’。只要走进黔东南,就会沉浸在歌的海洋、舞的世界。”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文体广电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侗族大歌宛如天籁,苗族飞歌高亢嘹亮;锦鸡舞争奇斗艳,木鼓舞粗犷豪放,芦笙舞、哆耶舞、铜鼓舞轻松欢快。”

  

  不仅如此,黔东南素有“百节之乡”的美称,一年中有节日集会200多个。节日活动丰富多彩,有唱歌跳舞、斗牛赛马、吹芦笙、踩铜鼓、赛龙舟、玩龙灯、唱侗戏等。主要的民族节日有苗族的苗年、芦笙会、爬坡节、姊妹节、“四月八”、吃新节、龙舟节,侗族的侗年、泥人节、摔跤节、林王节、“三月三”歌节、“二十坪”歌节,以及水族的端节、瑶族的“盘王节”等。这些节日集会是展现黔东南民族风情和灿烂文化的百花园。

  

  有效推动非遗项目区域性整体保护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素有“非遗之冠、银饰之都”的美誉,是“多彩贵州”一颗文化明珠。在这片热土,巧夺天工的银饰、刺绣、蜡染技艺编织出多彩的生活。

  

  出生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锦屏县平秋镇的龙令香是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侗绣代表性传承人。从13岁起,龙令香便师从奶奶和母亲学习传统的侗族纺织和刺绣技艺,并通过纺织、浸染侗家土布及缝制侗族民族服装、制作民族工艺品补贴家用,16岁已能独立做出衣服。

  

  如今,近60岁的龙令香依托刺绣作坊,与绣娘们一起承接民间侗家小儿背带、侗家少女服饰、绣花鞋等刺绣产品的加工。“我们的刺绣比较复杂,需要完成做模、打面浆、粘布、拟模、贴面、镶边和绣花等数十道工序,制作一件完整的侗族刺绣精品往往要花一两年时间。”龙令香说。

  

  不仅如此,在细节雕琢中绽放光彩的银匠,同样有着动人的传承故事。位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卡拉村东部的“小村”(村中之村)是有名的“银匠村”,这个村子的投资、设计、建造者是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苗族银饰锻制技艺传承人王国春。

  

  “虽然被称作银匠村,但实际上是集合了蜡染、鸟笼制作等多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遗村。”王国春表示,他的目标是实现非遗项目的产业集聚和文化融合。

  

  据悉,丹寨县拥有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30项。长期以来,这些非遗项目呈现分散发展状态,技艺传承也有待深入开展。

  

  那么,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如何打破非遗人才培养困境,做好非遗保护、开发和利用工作?

  

  记者了解到,保护区建立了完整的“四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及传承人保护体系,率先于国内制定出台《州级非遗传承人年度考核办法》,对传承人进行动态监测,强化传承人考核管理,建立完善进入与退出机制。

  

  同时,当地单行立法保护,强化政策保障,制订了《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文化村寨保护条例》《锦屏文书保护条例》《苗医药侗医药发展条例》等10余项地方性法规,出台了《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非遗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的实施意见》等10多项政策性文件。

  

  此外,“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注重加强数字化保护力度,通过开展侗族大歌、苗族古歌、侗族服饰等33个项目及15名国家级传承人记录工作,完成了侗戏、苗族鼓藏节等40个省级、州级濒危项目的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文体广电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地还在西江苗寨、镇远古城、丹寨万达非遗小镇、肇兴非遗旅游小镇等特色景区引进非遗传承人及地方特色非遗项目进驻,探索出一条“以非遗小镇为引领、以非遗展示馆为骨干、以村落非遗传习基地为支撑”的非遗传习基地建设模式。

  

  深厚民族文化变业态融合新引擎

  

  依托丰富、优质的非遗资源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以保护、传承、利用为主线,积极促进非遗与旅游“联姻”,既让非遗“活”起来,又让非遗赋能民族地区产业发展。

  

  近年来,秉承“政府主导、民间主办、社会参与”原则,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打造了“千村百节”系列节庆品牌,激活非遗节庆旅游,丰富全州旅游业态;编制《黔东南州民族节庆旅游发展规划纲要》,通过举办苗年、侗年、苗族姊妹节、苗族鼓藏节等民族节庆活动,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多个非遗项目成为文化旅游亮点,各景区游客如潮。

  

  有着“侗歌窝”之称的从江县小黄村,有各种年龄段的侗歌队27支。听侗族大歌、品侗家特色美食已经成为小黄村文旅发展的特色。从江县文体广电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谈道:“侗族大歌是婚恋和社交的重要媒介,情歌在小黄村侗族大歌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侗族大歌传唱还成为人们合作互动的纽带。”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还推出“魅力黔东南多彩非遗体验走廊”“苗疆非遗研学主题体验走廊”和“百里侗寨非遗主题体验走廊”等精品非遗主题旅游线路;打造丹寨县万达小镇、雷山麻料银匠村、台江红阳苗寨、从江岜沙苗寨、黎平肇兴侗寨等一批非遗主题研学体验点,用足非遗资源,推动当地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丹寨非遗周、中国非遗文创节、黔东南州非遗大集市等相继落户丹寨万达小镇,极大丰富了文化观赏体验,让游客真正玩得开,愿意来,留得住,成为贵州旅游的网红小镇。”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文体广电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图片由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文体广电旅游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