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暑假,新疆或是全国最火的旅游目的地。
日前,一条“新疆被全国游客挤爆了”的消息登上新浪微博热搜。据悉,今年古尔邦节(7月9日至13日)期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累计接待游客885.78万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9.84%;实现旅游收入68.81亿元人民币,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4.86%。数据显示,7月以来,新疆接待旅游人数持续升高,已超2500万人次。独库公路更是成了“堵哭公路”,各大景区人满为患。
当下,新疆旅游缘何“刷屏式”爆火?是意料之中还是偶然现象?爆火之下的新疆旅游又能否承载激增的客流量?
旅游订单量及游客量增势明显
按照以往惯例,每年6月—10月前后是新疆旅游的旺季。今年,新疆旅游旺季来势则更为猛烈。
新疆文旅厅数据显示,5月全区5A级旅游景区日均接待游客1.90万人次,6月攀升至5.73万人次,环比增幅达201.08%;而进入7月,接待量增势迅猛,日均接待游客突破11万人次。
在线旅游平台上关于新疆的出行数据也一路看涨。同程旅游数据显示,新疆旅游热度自6月中下旬开始一路飙升,线路预订量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其中,乌鲁木齐、伊犁、克拉玛依、博尔塔拉、喀什等地区的酒店预订量最高。景区方面,7月的订单量月环比上涨295%,赛里木湖、天山天池、火焰山成为最热门的暑期景区。
新疆知名景区究竟有多火爆?以天山天池景区为例,其小程序数据显示,仅古尔邦节当天,景区接待的游客就达1.67万人,主景区人数较2021年同期增长46%,门票收入同比增长30%。
串联了那拉提等多个知名景区、被冠以“全国最美公路”的独库公路,是来新疆自驾游的代表性打卡点。但今年暑假,“最美公路”却引发了不少游客的吐槽。据悉,因为客流量太大,很多自驾游客被堵在独库公路上,更戏称其为“堵哭公路”。一位来自广东广州的游客称,他所体验的独库公路,堵车情况和广州一样严重,100公里路程开了8小时之久。实际上,7月以来,当地交警部门已多次发出提示,独库公路车流量较大,请驾驶员谨慎驾驶。
从出游方式来看,新疆跟团游、自驾游需求上涨明显,跟团游以“小包团”为主。途牛数据显示,选择跟团游的客人占比84%。其中,以家庭为单位出游的4—6人“小包团”受欢迎度更高。此外,追求高品质出游的亲子家庭对定制游的需求更成熟。
“刷屏式”爆火属情理之中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处亚欧大陆腹地,在历史上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现在是第二座“亚欧大陆桥”的必经之地,素有“歌舞之乡”“瓜果之乡”“黄金玉石之邦”等美誉。值得一提的是,新疆拥有56种旅游资源类型,占全国旅游资源类型的83%;共有景点1100余处,居全国首位;这里既有海拔8600米的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又有低于海平面154米的中国最低洼地艾丁湖底部。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发言人伊力江介绍,目前新疆A级旅游景区已达639家。其中,国家5A级旅游景区17家,位列全国三甲。
凭借独特而壮美的自然风光,新疆每年都吸引了大批游客前往打卡。今年,新疆旅游的火爆程度又异常亮眼,这背后有哪些缘由?
“现在本来就正值新疆旅游的传统旺季,以独库公路游为代表的自驾游也进一步带动了新疆旅游的热度。再加上包括行程卡‘摘星’、跨省游‘熔断’的行政单位精准到区县等政策利好,也为新疆游爆火创造了机会。”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文化和旅游产业研究院副教授吴丽云告诉中国城市报记者,新疆旅游的本次蹿红在她意料之外,但仔细想想又在情理之中。
吴丽云还指出,小红书、抖音等平台的营销宣传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广大游客针对新疆进行了“种草”,以至于上半年在家“宅”久了的人们在释放出游需求时,往往更愿意选择亲近自然风光,新疆就成为了一个不错的选择。
实际上,提到营销宣传,新疆各区县的政府干部们也功不可没。早在2020年,时任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昭苏县副县长的贺娇龙,因身披红色斗篷在雪地中飒爽策马的短视频而迅速走红网络。该短视频累计获得5.2亿次点击量,而“好美好飒好想去”也瞬间成为网友新疆旅游心愿的代表性描述语。
此后,一些文旅局长纷纷效仿贺娇龙。其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沙雅县文旅局局长热娜古丽从去年10月开始拍摄短视频推介当地文化和旅游资源,视频总播放量累计超过1亿次。新疆文旅厅在此基础上,推选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15名新疆文旅局长和45名网络达人,作为“新疆文旅宣传推介人”,大大强化了新疆旅游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在新疆旅行社协会会长吴锋看来,新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趋稳向好、交通越来越便利也是当地旅游火爆的重要因素。
交通方面,6月16日新疆阿拉尔塔里木机场通航后,新疆累计有24个投入使用的民用机场;同日,世界首条环沙漠铁路和若铁路开通运营。6月30日,新疆第三条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S254线尉犁至且末公路通车运营。此外,据了解,6月以来新疆铁路部门已开行“新东方快车”、南北疆环游、畅览南疆等旅游专列14列,线路覆盖南北疆主要景点,尤其是环游南北疆、行程在10天以上的旅游专列深受欢迎。值得一提的是,7月24日,“喀什号”直达特快旅客列车也已开通,这是目前疆内唯一开行的直达特快旅客列车。
景区接待能力亟需提升
正如硬币的两面,新疆旅游在火上热搜的同时,其“通病”也随之显露。
随着旅游人数骤增,一些新疆旅游费用也出现水涨船高的势头。有旅游博主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称:“夏塔景区承载力不够,游客要经历各种排队。”他还称,最尴尬的是马匹竟然不够,骑马排队需1小时以上。
“当地的旅游软硬件承载力不足。”途牛相关负责人在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称,去年7月下旬疫情的反复,使
得往年持续到10月、11月的新疆游也提前结束,很多导游、旅游车司机选择转行做其他工作。因此,今年新疆游回暖后,相关的旅游人力资源出现了一定短缺。“据我们观察,目前新疆导游、司机等从业人员只恢复了六七成。”该负责人说。
吴丽云认为,毫无疑问,新疆核心景区的接待能力还有待提升。以独库公路拥堵为例,如今已是信息化时代,应通过实时监测等技术手段控制客流量。当其接近或达到最大承载量时,必须在第一时间把所有信息传递给游客。
同时,吴丽云还指出,新疆应在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建设上大做文章,进行科学规划。比如基于游客消费习惯,在一定距离内应设置公厕、观景台、停车场等,如此一来才能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令其能够更加沉浸于新疆的美景中。
此外,近日一名新疆男导游疑因团内老年游客拒绝购买旅游产品而对其辱骂的视频迅速发酵。据悉,目前执法部门正在进一步调查跟进。同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导游协会向全区导游发出倡议:严格遵守《旅游法》《旅行社条例》《导游人员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规范自身行为,自觉抵制“零团费、负团费”、赌团等违法行为,自觉抵制行业不良风气的侵蚀,不向游客索要小费,不强迫或者变相强迫游客购物和参加自费项目;不擅自变更旅游行程安排,不擅自增加、减少或者终止旅游项目,不欺客宰客。
“虽然新疆旅游短期内火爆,但目前新疆及至中西部地区的旅游,仍都存在着粗放的问题,譬如粗放的产品、服务、运营、监管等。”文旅创新创业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德欣在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从粗放到高质量发展中间,需要度过标准化阶段。他称,新疆的自然山水、历史人文没有问题,但服务接待及产品设计上仍处于粗放发展的阶段。从粗放到高质量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踏踏实实地经过标准化阶段,完成相应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配套以及人才梯队的培养等;同时还需要顶层设计持续注入资源及资金,以求稳步改善旅游环境。
此外,张德欣还建议,应杜绝零负团费等畸形模式现象。上述导游辱骂游客事件在网上若持续发酵的话,将给新疆旅游的可持续性健康发展带来不小负面影响,有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并及时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