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就业者达2亿人”传递哪些积极讯号 2022年02月14日

  视频制作、网络主播、文案写手……平台经济、共享经济蓬勃发展,孕育出丰富的就业方式,灵活就业也成为当下年轻人的就业新选择。国家统计局相关负责人日前表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灵活就业人员已经达到2亿人,其中从事主播及相关从业人员160多万人,较2020年增加近3倍。

  

  相较于传统的长期就业模式,灵活就业的优势在于准入和退出机制的相对宽松。这既可以让求职者获取门槛较低的工作机会,也可以让企业在选人用人以及如何用、用多久等方面拥有更多灵活性。灵活就业者达2亿人,既展示出一个庞大群体的数据信息,也折射出未来就业的趋势,传递出的积极讯号值得关注。

  

  灵活就业透视出对就业概念的新认知。在过往的认知里,就业就是找工作,即寻求一个职业和薪酬都相对稳固的用人单位,并将其作为养家糊口的唯一经济来源和退休养老的终身依靠。而靠打零工挣钱或以务农为生者,往往会被视为没工作。这无疑是一个偏狭解读,是对就业的偏颇认知。伴随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找工作不再眼盯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优质上市公司及外企,成为全民工、固定工,而是不受局限、不拘一格,认为只要有活干、有钱赚就算就业和找到了工作。也正是这种基于可以兼职、可以合伙也可以单干的多样性形态,降低了就业的门槛。“灵活就业者达2亿人”,透视出人们对该就业形态的认可度,折射出观念更新下的社会进步。

  

  灵活就业让求职者的选择更多元和丰富。灵活就业的源头活水来自互联网的科技进步,促使社会就业形态的渠道多元、丰富多彩。灵活就业让求职者可以尽情发挥个人优势和兴趣,创作出更多优质的作品,让人们在提升专业技能的同时,摸索职业发展方向。灵活就业既为失业者、辞职者、自谋职业者及个体劳动者搭建了展现能力的舞台,更为进一步深化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搭桥铺路。而由此衍生出的企业灵活用工,更反过来助推了灵活就业的蓬勃发展。

  

  灵活就业为多面型人才提供更多副业途径。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逐步加深,劳动力匮乏缺口日益凸显。灵活就业恰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缺憾。它既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有效助推了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人才资源效益最大化,也激励和引领了更多人在干好主业的基础上挖掘潜能、尝试副业,为社会作出更多贡献。尤其是随着智能化时代到来,灵活就业更为多面型人才提供了副业创新、价值创造的新途径。目前,越来越多人拥有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储备,可以同时满足不同企业的需求。

  

  “灵活就业者达2亿人”是可喜的成绩,灵活就业者也是亟待关注与呵护的庞大群体。尤其是如何保障其正当权益,或将成为灵活就业形态行稳致远的关键。为此,我们的法规设计、社保政策、企业管理和大学教育,都要善搭平台、提供便利、多谋良策、排忧解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