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近日,全国多地菜市场纷纷上线“代炒菜”服务——顾客买好菜后,只需支付几元到十几元不等的加工费,便可享受从“菜篮子到菜盘子”的贴心服务。
“代炒菜”服务不仅收获了菜市场附近居民如潮好评,更引来一众网友羡慕,争相喊话家门口的菜市场“上新”。
@中国经济网:作为“家门口的菜篮子”,菜市场盛满了柴米油盐的琐碎,承载着城市的烟火气。“代炒菜”的加入,也让这份烟火气的内涵更加丰富。乐见更多“老菜市”升腾起“新锅气”,当然,前提是干净又卫生。
@《工人日报》:“代炒菜”与近年来流行起来的“上门代厨”等“代经济”形态一样,正在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个性需求。对于传统菜市场来说,“代炒菜”开发出新的业务链,一举多得。但要长久稳定发展,还需要给方兴未艾的“代炒菜”加上规范的“佐料”,尽快纳入治理视野。
@朱毅:短期来看,这一服务可能继续以局部存在的形式发展下去。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和资本市场介入,“代炒菜”服务也存在迎来前所未有发展机遇的可能。但要想规模化发展,还有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对此,相关行业主体应形成合力,集思广益,让“代炒菜”健康有序发展。不仅要明确菜市场“代炒”服务的经营范围,进一步完善监管,还要加强行业自律。不妨将此次“代炒菜”走红作为契机,促进菜市场软硬件建设。
@《北京日报》:“老菜市”升腾“新锅气”,提升着城市“里子”。在城市更新中,既要多挣“面子”,更要充实“里子”。当家门口的“小方便”越来越多,累加起的就是城市生活的“大幸福”。对城市治理者而言,不厌其细、不厌其小地重视百姓生活的细微处,一座城市也会变得更加可爱、更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