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一修,让一座“青春之城”破解文物建筑保护难题。广东省中山市在国内率先出台不可移动文物岁修补助资金管理办法,推行文物“岁修”制度,以每年定期保养维护替代大修大缮,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一条创新路径。日前,该项目获评2023年度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十佳案例。
中山市不可移动文物数量多,保护难度大,存在白蚁蛀蚀、局部漏水、墙体开裂、建筑构件损坏、管线老旧等安全隐患。若任其“风雨飘摇”拖至大修,且不说耗资巨大,更重要的是会破坏文物的历史真实性和完整性。
近年来,个别地方出现文物修复不及时造成不可逆损害的案例说明,文物保护宜早不宜迟。“岁修”制度让文物修缮成为一项“日常体检”,成功避免了小病变大病、小修变大修。
“岁修”本是我国古代长期形成的建筑养护传统。2016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重视岁修,减少大修,防止因维修不当造成破坏。这为探索构建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文物建筑预防性保护体系提供了重要遵循。
当前,一些文物保护工程进入“轻保养重修缮”的误区,小毛病不能及时修补,直至拖到大修,很容易陷入“修缮—再破败—再修缮”的怪圈。“岁修”制度将文物建筑保护思路转变为“以日常保养维护为主、尽量减少修缮”,成为解决文物小微隐患的有效良方。作为一种预防性保护,“岁修”是花小钱办大事,目的并非让文物焕然一新,而是使其生命力更持久。
目前,除了广东省中山市,山东省曲阜市、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等地也开展了文物“岁修”的试点探索。以中山市为例,其推出的“岁修”补助资金,让文物保护不留死角,不仅有效覆盖非国有产权,对低预算的日常保养项目更实现全额补助,有力破解了产权人、代管人无力承担修缮费用的保护困境。有了资金的强力支持,有了专业修缮团队的及时介入,文物建筑存在的安全隐患就能被有效排查出来,文物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就能得到最大限度地保存、延续,这些承载着历史记忆的瑰宝就可以在岁月长河中持续绽放光彩。
文化遗产保护绝非“为修而修”,不能让文物一直“养在深闺”。保护之余,必须推动活化利用,让已康复的文物建筑回归百姓生活、惠及广大群众。文物存史育人,可以通过将其改造成博物馆、展览馆、文化活动中心等进行活化利用,让人们直观感受历史与传统文化的魅力,提升参与文物保护的热情和意愿。同时,文物建筑往往也是一个地区的文化地标,可与旅游产业结合,开发文旅线路、打造文旅品牌,让老建筑焕发更持久生命力。
随着“岁修”工作的开展,更多不可移动文物会以更从容的姿态,走向更久远的未来。希望“岁修”制度能唤起更多人文物保护的热情,推动更多地方以更专业、更有力、更成体系的制度举措,切实加大文物保护力度,推进文物合理适度利用,使文物保护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