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中国城市报 2024年10月14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冲刺四季度 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中国城市报记者 邢 灿 《 中国城市报 》( 2024年10月14日   第 03 版)

  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一步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抓住重点、主动作为,有效落实存量政策,加力推出增量政策,进一步提高政策措施的针对性、有效性,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冲刺全年目标,四季度至关重要。近段时间以来,多地接连召开会议,部署四季度重点工作,打好全年经济“收官战”。中国城市报记者梳理发现,促消费和惠民生相结合、推动有效投资持续扩大、持续加大助企帮扶力度等成为地方冲刺全年目标的工作重点。

  促消费和惠民生相结合

  9月26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把促消费和惠民生结合起来,促进中低收入群体增收,提升消费结构。要培育新型消费业态。

  眼下,全年经济运行进入最后一个季度,各地部署做好四季度经济工作,打好“收官战”。中国城市报记者注意到,把促消费和惠民生结合起来,已成为各地的普遍共识和共同行动。

  天津市要求,把促消费和惠民生结合起来,做好重点人群就业工作,促进群众增收,优化消费服务供给,培育新型消费业态,推动文旅商贸深度融合,充分激发消费潜力。

  浙江省提出,聚焦需求端促消费、惠民生,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提振汽车、电子产品、家居等大宗消费,促进教育、医疗、养老、家政等服务消费提质扩容,织密社会保障网。

  安徽省明确,要把促消费与惠民生结合起来,深入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放大节庆、赛事、展会等消费热点效应,组织实施系列促消费活动,打造一批带动性强、显示度高的消费新场景新业态。

  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宋向清在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促消费与惠民生结合既必要又可行,是当前经济政策的重要方向。两者联动,有利于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促进消费质量提升和推动民生福祉稳步增长。

  “把促消费与惠民生结合起来,符合建设国内统一大市场、推动消费高质量发展、推进共同富裕和深化供给侧改革的要求,并能通过协同发力与消费市场长线建设,增强居民未来收入和消费能力。”宋向清说。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鹏告诉中国城市报记者,促消费和惠民生结合起来是一项双赢的政策导向,既能够满足民众的消费需求,提升民众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又能够推动经济增长。

  “从民生角度看,促消费能够提升民众生活质量与幸福感,例如,通过发放消费券、提供补贴等方式,有效刺激餐饮、旅游等领域的消费,满足民众多样化需求。从经济角度看,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将促消费和惠民生结合,既能保障民生福祉,又能激发市场活力。”王鹏分析说。

  王鹏建议,地方在促消费、惠民生过程中,应深入了解当地民众消费需求和民生痛点,精准定位目标群体。同时,结合当地文化、旅游等资源禀赋,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消费品牌,提升消费市场吸引力。

  “此外,地方在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时,应注重可持续发展,充分考虑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等因素,推动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在落实相关政策时,应注意加强与相关部门协同配合,形成政策合力。”王鹏说。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针对当前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围绕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扩大国内有效需求、加大助企帮扶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提振资本市场等五个方面,加力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如何进一步扩大国内有效需求?郑栅洁表示,消费方面的重点是把促消费和惠民生结合起来,促进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实施提振消费行动。

  具体有三方面:一是加大对特定群体的支持力度;二是结合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推动大宗商品消费持续扩大;三是扩大养老、托育等服务消费。培育数字消费、绿色消费等新型消费业态,增强供给侧对中高端需求的适配性。

  推动有效投资持续扩大

  投资是经济增长的推动力。郑栅洁在上述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扩大国内有效需求,在投资方面,重点是扩大有效投资,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具体有三点:一是用足用好今年各类资金,二是提前谋划并下达明年部分“两重”建设项目清单和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三是优化实施投资重大政策。

  当前,扩大有效投资,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正成为各地的普遍安排。

  辽宁省表示,要聚力抓经济、促振兴。以强烈机遇意识做好政策对接、工作衔接、项目承接,争取更多项目、更大支持。着力扩大有效投资,深入实施15项重大工程,加快推进新开工项目,持续做好项目谋划储备。

  浙江省强调,要盯紧盯牢督导服务问题清单,强化问题闭环销号,确保“两重”项目能早则早开工建设、能多则多形成实物工作量。要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所需,结合浙江所能,动态更新“近期可实施、长期有储备、定期可滚动”的项目库。

  广东省表示,要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带动作用,用好用足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等,多渠道解决项目建设资本金,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提速增效,同时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全力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重大项目建设可有效拉动投资,对经济增长产生直接带动作用。进入四季度以来,各地从加强重点项目协调调度,到强化各类要素保障,全力拉满四季度项目建设“进度条”。

  10月8日,四川省2024年第四季度重大项目现场推进活动举行。活动现场推进1823个重大项目,总投资7855亿元。同一日,安徽省第四批重大项目开工动员会举行。第四批开工动员项目共有551个,总投资4268.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26.1亿元。其中,30亿元以上项目22个,50亿元以上项目15个。

  宋向清认为,当前国内外经济都出现若干‌新情况新问题,尤其是国际经贸大背景复杂多变,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若干不确定性、不稳定性。要实现宏观经济自主可控,增强发展定力和经济韧性,扩大有效投资,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必要且紧迫。

  在王鹏看来,扩大有效投资可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推动消费市场繁荣,拉动经济增长。实物工作量反映了经济活动的实际成果,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有助于推动经济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合理配置,提高经济效率。

  ‌如何扩大有效投资,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宋向清认为,关键要建立强大的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体系、加快进行投资结构的优化,借力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开展精准化市场分析和风险管理。

  ‌“尤其是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通过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撬动有效投资,可以成为保障重点项目融资的关键因素,对于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扩大有效投资、稳定经济大盘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宋向清说。

  王鹏建议,地方应根据当地经济发展实际和市场需求,科学规划投资项目;优先支持有发展前景、能带动经济增长的项目,避免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同时,加强对投资项目的管理和监督,完善项目评估机制。

  “此外,地方应优化投资环境,通过简化审批流程、提供税收优惠、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式,降低投资成本,提高投资回报率,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同时,重视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为投资项目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王鹏说。

  持续加大助企帮扶力度

  各地四季度重点工作“任务书”中,加大助企帮扶力度,优化营商环境也是重中之重。

  山西省强调,要完善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机制和助企纾困长效工作机制,进一步规范涉企执法、监管行为,帮助企业渡过难关。要加大引资稳资力度,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加快培育外贸发展新动能。

  辽宁省提出,要强主体,多措并举解决企业难题,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实好近两年出台的一系列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政策举措,对重点企业“一对一”指导帮扶,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9月26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帮助企业渡过难关,进一步规范涉企执法、监管行为。要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郑栅洁在上述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在加大助企帮扶力度方面,一是要规范涉企执法、监管行为,二是提前明确阶段性政策后续安排,三是加强要素配置保障。

  “当前,地方不断加大助企帮扶力度,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相关政策创新力度加大、服务效能不断提升、法治保障更加完善。”王鹏评价说。

  加大助企帮扶力度,优化营商环境,未来地方应如何发力?宋向清建议,应重视行政执法行为的合规性,建立健全涉企执法办案制度机制,强化涉企执法监督管理。‌防止逐利执法‌。‌推行柔性执法‌,采取包容审慎监管和柔性执法方式。

  “助企惠企,优化营商环境,关键要提升政务服务效率。”在宋向清看来,要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减少审批环节,提高审批效率。‌推进“一网通办”‌,完善线上申请平台功能,推动数据共享。优化服务流程‌,规范统一收件、出件、导办、帮办流程,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便捷高效的服务。

  优化营商环境是个系统工程。王鹏建议,地方进一步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完善融资担保体系,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支持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推动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