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75周年华诞。
75年沧桑巨变,75年砥砺前行。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城镇化建设不断推进,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基础设施持续改善,城市更加宜业宜居。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开启了实践新篇章,城市群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扎实推进,城市对外开放站上新起点,城乡融合发展初见成效,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城市篇章打下坚实基础。
开启城镇化新篇章
“小小渔村面貌改,龙港换骨又脱胎,撤镇建市大手笔,吉日良辰揭新牌……”9月23日晚,浙江省龙港市市民中心剧院内,首部讲述龙港改革故事的越剧现代戏《龙港的春天》精彩上演。现场座无虚席,掌声不断。
龙港号称中国“农民城”,1984年4月在全国率先推出户籍管理、土地有偿使用、发展民营经济三大变革。当年底,3省7县5000多户农民来到龙港,申请进城落户。
2019年9月25日,龙港又迎来命运转折点——撤镇设市,实现了从中国“农民城”到全国首个“镇改市”的历史性跨越。
近日,中国城市报记者在龙港采访时了解到,设市5年来,龙港改革红利持续释放,以40%的行政资源有效承接了100%的行政管理职能,探索走出大部制、扁平化、低成本、高效率的综合改革新路子。
40年来,龙港城区面积从5.2平方公里扩大至183.99平方公里,人口从5000多人扩增至46.5万人。目前,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98.2%,已在浙江省率先实现“全域城市化、就地市民化”。今年上半年,龙港市经济运行保持向上向好态势,GDP增长8.0%,增速居温州第一、全省第三。
从小渔村到农民城,从农民城到小城市,从小城市到现代城,龙港的蝶变是中国城镇化建设的生动注脚。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1949年末的10.64%提高到2023年末的66.16%,年均提高0.75个百分点。
一组组数据,标注着人类历史上少有的城镇化飞跃。
——75年来,城镇人口加快集聚。
1949年末,城市人口共3949万人,百万人口以上城市仅5个。到2023年末,我国地级以上城市常住人口达到67313万人,比1949年末增长了16倍。常住人口超过500万的城市有29个,超过1000万的城市有11个。
——75年来,城市数量显著增长。
1949年末,全国城市共有129个,其中地级以上城市68个,县级市61个,建制镇2000个左右。到2023年末,城市个数达到694个,其中地级以上城市297个,县级市397个,建制镇21421个。
——75年来,城市地域面积不断增加。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城市扩建和行政区划调整,城市地域面积不断扩展。1981年,全国城市建成区面积为7438平方公里。到2023年,全国城区实体地域面积达到62038平方公里,增长了7.3倍。
——75年来,城市经济实力日益增强。
新中国成立之初,城市经济基础薄弱。75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城市经济总量持续快速增加。1988年,全国城市地区生产总值只有7025亿元,占全国的一半左右。到2023年,仅地级以上城市地区生产总值就达77万亿元,占全国的61.1%。
——75年来,城市发展格局逐步优化。
城市群一体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19+2”的城市群格局基本形成并稳步发展。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国际竞争力持续提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带动西部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作用日益显现。长江中游、北部湾、关中平原等城市群稳步推进一体化发展。
在短短几十年时间里,中国走完了西方国家百年的城镇化之路,创造了世界城市化发展的奇迹,城市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步入新的历史征程,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上,城镇化和城市发展前景更加光明。
擘画民生福祉新图景
城,所以盛民也;民,乃城之本也。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改善人民生活、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解决关系人民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人民生活水平连续迈上新台阶。
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系列重大政策举措惠民生、纾民困、解民忧,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取得新进展。
75年来,城市住房保障体系日趋完善。
28岁的杨莉3年前来到河北省石家庄市,一直和朋友合租居住,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是杨莉的梦想。今年6月,杨莉终于圆了“安居梦”,顺利入住保障房项目和华家园小区。
“现在住的房子更大了,房租却便宜了不少,而且离工作单位很近,每天可以骑自行车上下班,还节约了一笔交通费。医院、学校、菜市场都在附近,居住生活很便利。”杨莉欣喜地说。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保障性住房建设稳步推进,住房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住房保障能力持续增强,为推动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的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
截至2023年底,我国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超过40平方米;累计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改安置住房6400多万套,1.5亿多群众喜圆安居梦,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基本实现应保尽保。
75年来,城市医疗体系加快构建。
新中国成立伊始,城市卫生健康工作面临着医疗卫生资源短缺、水平低下的严峻形势。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奋斗,我国城市建立起覆盖全部行政区域的省、市、县三级公立医院网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通过发展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城市卫生筹资规模和医疗保障能力持续提升,在较短时间内建立起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城镇基本医保网。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围绕构建分级诊疗等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持续深化医改,在解决市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上持续发力,取得扎实成效。
历史进步的印记在回望与比较中更加明晰。1978年,全国有各类医院9293家,医院床位110.0万张,卫生技术人员246.4万人。到2023年,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医院达20642家,医院床位461.3万张,卫生技术人员725.2万人。
75年来,城市文教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新中国成立之初,城市文化教育事业百废待兴,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极其短缺,文化活动匮乏,文盲率高企且超过三分之二为妇女,各学段在校生规模很小,师资力量薄弱。
75年来,我国城市文教事业经过长时期探索,迎来改革开放后的蓬勃发展。其中,办学质量不断提升,教育保障体系日益完善,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数字虽无言,数据有力量。1978年末,全国共有研究生在校生1.1万人,普通、职业本专科在校生85.6万人。到2023年,地级以上城市高等教育学校在校生达4613万人,其中,研究生在校生378万人,普通、职业本专科在校生3680万人。
悠悠万事,民生为先,百姓至上。纵使山高路远,哪怕道阻且长,前进的征途中,一个也不能少。75载芳华璀璨,城市民生温度厚植人民幸福底色。
绘就人居环境新画卷
“以前下大雨,到处是积水。改造完成后,有了雨水收集和储存设施,夏天绿化用水量明显少了,小区植被也明显多了。”66岁的文沁园小区居民诸葛美兰说,她在小区住了20年,对小区的变化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文沁园小区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夏区北京西路街道建设巷社区,建成于2003年。海绵化改造前,小区排水为雨污合流,加上原有地下管网年久失修等问题,每逢强降雨,地面雨水无法及时排出,汇入小区排水系统造成管网堵塞。
2022年,西夏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和交通局在文沁园小区实施海绵城市改造试点项目,改造内容主要包括雨污分流、透水铺装、建下沉式绿地雨水花园等。改造完成后,文沁园小区蓄水总量达到118立方米,并且满足了年径流总量控制率85%的指标要求。
文沁园小区的改变,是城市人居环境改善的一个缩影。党的十八大以来,作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重要一环的生态文明建设受到高度重视,绿色城市、海绵城市建设如火如荼,城市人居环境更加舒适惬意。
地更绿。到2022年,全国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282.1万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3%;公园绿地面积86.9万公顷,公园面积67.3万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3平方米。
天更蓝。2023年,全国重点城市PM2.5的平均浓度为30微克/立方米,比10年前下降了54%,重污染天数下降了83%,优良天数比例连续4年达到86%以上。
水更清。2023年,全国地表水水质优良断面比例达89.4%,黑臭水体基本消除。长江干流连续4年、黄河干流连续2年全线达到Ⅱ类水质,母亲河正逐步恢复生机活力。
澎湃城市文化新活力
不久前,“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申遗成功,成为我国第59项世界遗产。
北京中轴线北起钟鼓楼,南到永定门,全长7.8公里,涵盖万宁桥、景山、故宫等15处遗产构成要素,是世界上现存最长、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城市轴线之一,也是“北京老城的灵魂和脊梁”。
过去十余年间,北京以中轴线保护为抓手,修缮焕新古建魅力、凸显城市空间美学、改善老城人居环境、激活历史文化遗产生命力,迎来古都风貌的回归与复兴。
历史是城市的记忆,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为古城保护与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格局基本形成。
——管理体制持续完善。编制全国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规划纲要,所有省份均已启动省级规划编制,各市县严格落实保护传承工作属地责任,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三级管理体制逐步健全。许多历史文化名城设置保护委员会、专家委员会等机构。
——工作机制逐步优化。城乡历史文化资源调查评估长效机制建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项评估常态化开展,研究建立全生命周期的建筑管理制度,保护传承工作的整体性、系统性不断增强。
——法规标准不断健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法立法工作启动并加快推进,研制修订名城名镇名村、历史街区与古老建筑、传统村落等保护条例。出台加强城市与建筑风貌管理、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等政策文件。
……
不少城市在改造老城、开发新城过程中,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在延续城市历史文脉方面,作出了有益探索。
坚持人民至上。江苏省南京市小西湖历史文化街区实施小尺度、渐进式微更新改造,老城保护和改善民生共融共促,既保留了小西湖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和街巷肌理,又改善了原住民的居住条件。
坚持守正创新。广东省广州市在永庆坊历史文化街区改造过程中采用模拟设计手段,在仿真模拟环境中推敲设计方案,同时采用前沿的历史建筑材料病理诊断、修复与监测技术。
坚持多元参与。北京市、上海市、成都市等地积极调动高校、研究设计机构专家担任社区规划师,全面提升保护修缮、活化利用、文化展示等方面的专业水准。
截至目前,我国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42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799个、中国传统村落8155个,历史文化街区1200余片,历史建筑6.72万处,一幅城乡发展与历史文化和合共生的“千里江山图”正在新时代的神州大地上徐徐绘就。
开辟城市治理新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抓好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是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内在要求,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每天约2.4万吨蔬菜从新发地市场送达北京的千家万户,900多万人次穿梭于北京的轨道交通,6万多件市民诉求直达北京市民热线服务中心……一座城市,尤其是像北京这样的超大城市,治理起来并不容易。
党的十八大以来,城市治理工作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准确分析城市发展的历史方位,结合城市发展的新阶段、新要求,积极探索城市治理新模式,城市治理的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生活更宜居、更美好。
——城市治理更科学。北京新版总体规划确定了人口总量上限、生态控制线、城市开发边界三条红线,用减量发展倒逼发展方式转变。得益于这一科学规划,北京成为全国第一个以减量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超大城市。
多组数据透视发展成效。北京城六区常住人口比2014年下降15%,城乡建设用地减量130平方公里;利用拆违腾退空间实施绿化超过9200公顷,补建便民商业网点7700余个;科技、商务、信息等高精尖产业新设经营主体占比由2013年的40.7%上升至2023年的66.1%。
——城市治理更智能。近年来,江苏省南通市着力打造集数字政府、数字经济和数字社会于一体的城市智能体,积极探索“数智数治”治理模式,以数字化推动城市治理更精准、服务更高效。
如今,南通全市交通运行、公共安全、环境污染等情况在一块大屏幕上实时呈现,可实现多源事件接报、事件全流程实时跟踪、事件办理情况问效等。同时,南通市建立“指挥中心+部门进驻”协调机制,一旦出现突发情况,指挥平台可下达指令到具体执行部门,迅速处理。
——城市治理更精细。在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枣林西社区,网格员通过常敲、常叩、常访特殊群体门,对重残、独居、高龄、特殊需求人员做到“一周一上门”,落实网格员每日巡查制度,对部分老人按需求制定个性化方案,做到“一月一上门”,提供用火用电安全隐患排查、帮办代办等服务。
为了让小网格发挥大作用,该社区积极探索党建引领网格治理的有效路径,科学划分11个网格,配备11名专职网格员、55名兼职网格员,按照“一网格、一支部”组建网格党组织,将12个党支部建在网格内,584名党员嵌入楼院中,持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
一串串数据、一项项案例,印证75年来城市治理服务民生的精准化、精细化水平。
时间,镌刻城市恢弘的历史;时间,将见证城市光明的未来。站在新的重要时间节点,眺望未来,中国城市高质量发展之路正徐徐铺展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