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人物

中国城市报 2024年08月12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河科大一附院消化肿瘤内科一病区主任贾瑞诺:

当好医学创新奋进者

■中国城市报记者 张永超 《 中国城市报 》( 2024年08月12日   第 16 版)

  贾瑞诺与同事在工作中交流。受访者供图

  创新潮涌中原沃土,一支支科研团队在实验室日夜奋战攻坚克难,一项项新的医学科技成果相继落地转化……勇攀医学创新高峰,是河南省的重大决策部署。

  

  勇担医学创新技术“攻关人”重任,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肿瘤内科一病区主任贾瑞诺为河南医学科学事业发展尽一份力量的决心和毅力十分坚定。

  

  10多年间,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高社干的带领下,贾瑞诺和她的团队在国际学术舞台上频频发出“中国声音”,食管癌多项治疗手段跻身世界先进水平行列……

  

  研究成果的发表是科研能力强的最有力证明。今年5月,国际肿瘤学顶级期刊《临床肿瘤学杂志》发表了高社干和贾瑞诺共同署名的有关局部晚期食管癌有效治疗的论文,引起广泛关注。

  

  “吞咽困难、反复呕吐、只能吃流食……”贾瑞诺介绍,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恶性程度高,疾病负担重。国家癌症中心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食管癌新发病例数为22.4万,死亡病例数为18.75万,占全球食管癌发病与死亡比例均接近50%。目前我国临床上首次确诊的食管癌中,95%以上是中晚期患者,早期食管癌检出率很低,严重影响患者远期生存及预后效果。

  

  “保留器官、临床治愈、提高生活质量,这是多数肿瘤患者对局部进展期食管癌的美好愿景。”贾瑞诺说,“我们采用‘减法’思维,成功确立了根治性同步放化疗最简化的化疗方案和放疗剂量。这就好比盖房子,我们打好了地基,架起了框架。今后,可以逐步尝试多种联合用药和补救性治疗措施,如联合免疫和靶向治疗。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放化疗对患者的副作用,而且简便省钱,大部分患者可以门诊治疗。”

  

  “要想实现医学上的科研突破,需在漫长的临床治疗、临床管理过程中保持耐心与勤勉,脚踏实地完成每一项工作。”贾瑞诺时常向团队医生分享科研心得,表示要紧盯国际最前沿,开阔视野,不断去学习、看文献,汲取更多新知识、新技术。中国食管癌研究治疗水平已经进入国际先进行列,要及时掌握学科前沿成果,并将医生、患者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在国际学术舞台上发出嘹亮之声。

  

  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从而不断取得新突破。近年来,贾瑞诺作为中国代表参与制定了ASCO(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姑息治疗国际指南。她所在的科研团队也牵头制定了三项中国食管癌诊疗专家共识、一项中国光动力诊疗技术指南,并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7项、河南省重大专项1项,发表SCI论文70余篇,主编论著6部;获得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34项,获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河南省科技成果二等奖4项、河南省科技成果三等奖2项;此外,还获得河南省医学新技术引进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举办及参加国际学术交流30余次,培养了一批肿瘤学硕士研究生及博士研究生。

  

  当前,在高社干的带领下,贾瑞诺及团队成员继续参与攻关前沿医学难题,让器官从芯片里“长”出来。“器官芯片,可以通俗理解为将食管、胃、结直肠等器官进行分解、缩小,直到能够装进一个小小的芯片里面去。”高社干解释,通常情况下的新药研发都需要先经过动物试验。而通过动物试验的新药进入到人体试验环节的成功率通常只有10%左右,这由试验对象间的巨大差异导致。器官芯片则是在微米级的腔室中,通过构建结构功能单元将人体组织来源的细胞进行3D培养,可高度还原特定组织和器官的生理及病理微环境,从而替代动物实验进行高通量药物筛选,为肿瘤病人制定精准化治疗方案,能够大大节省新药研发成本。

  

  “治病救人,既要‘顶天’——掌握先进医疗技术,又要‘立地’——关爱患者。”贾瑞诺说,这些年有不少专程从外地赶来求诊治病的患者,这份信任与托付不断激励着她及团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临床和科研事业中,持续提升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为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