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版:社会工作

中国城市报 2024年08月05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安徽省舒城县:“三原色”描绘社区治理新画卷

■记者 孟 航 李静雯 《 中国城市报 》( 2024年08月05日   第 28 版)

  每到周五下午,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城关镇春秋苑社区党总支书记王伏勇和身穿“红马甲”的党员志愿服务队员就会利用闲暇时间,拿起扫把、簸箕和火钳等工具,到各自所包片区走一走、看一看,检查楼道里有没有堆积杂物的现象,劝导和纠正车辆乱停乱放行为,着力营造干净、整洁、有序的社区环境。

  

  近年来,舒城县在社区治理中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不断提高为民服务精细化水平,探索通过竖起一面“红旗”、亮起一张“黄牌”、描绘一张“蓝图”,全方位构建党建引领、整合力量、服务为民的治理服务体系,擘画基层社区治理新画卷。

  

  党建引领竖起一面“红旗”

  

  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构建党组织统一领导、各类组织积极协同、广大群众广泛参与的社区治理体系,舒城县成立由县委书记任组长的县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吸纳16个部门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在县委社工部设办公室,协调做好日常工作。在县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立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由县委书记任总召集人,分管副书记任副总召集人,县委社工部部长、组织部副部长任召集人。协调机制涉及成员单位29个,设小区治理、网格化管理、社会工作者队伍、物业管理等五个专项组,负责落实中央、省、市、县关于基层社区治理的部署要求,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相关工作任务,研究党建引领社区治理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跨部门工作统筹和协同联动,协调各方力量解决问题,推动工作落实。

  

  目前,全县共计有17个社区,其中城关镇16个,设党委1个、党总支13个,共有小区党支部65个。为推动党的组织进小区,舒城县创建“舒美红色小区”,构建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小区党支部+红色物业委员会+红色物业企业”的物业服务管理体系,将社区分为网格党支部,成立“居民之家”,逐步形成“社区党总支一小区党支部一楼栋党小组一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体系,推动居民小区党组织全覆盖,通过党建示范引领,“以点带面”推动社区治理“面面俱到”。

  

  减负增效亮起一张“黄牌”

  

  为持续推进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舒城县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村(社区)依法履职事项指导清单》等文件,赋予城关镇等乡镇县级审批执法权限254项;印发《关于开展村(社区)工作事务、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严格落实《村(社区)办公场所挂牌目录》规定的挂牌数量、名称和式样,整合归并村(社区)办公服务场所内外部功能性标牌、标识;对社区依法履职事项指导清单目录外事项亮起“黄牌”,确保办公场所外部标牌、标识不超过6个,内部标牌不超过9个;进一步规范村(社区)组织工作事务,推动减轻村级组织负担,让村(社区)干部聚焦主责主业,全面提升治理服务效能。

  

  “由于部分老旧小区建成较早,存在失养失修等安全隐患问题,社区党总支主动亮起了‘黄牌’。”城关镇龙祥社区党总支书记赵琼说,“为此,我们实行‘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决、民事民办、民事民评’,推进老旧小区改造,2022至2023年先后完成了10个小区的家园改造工程、小区内水系整治以及社区微改造。”城关镇龙祥社区党总支以开展实事工程为抓手,多措并举有效缓解居民烦心事、糟心事,充分改善社区人居环境,提升居民幸福感。

  

  志愿服务描绘一张“蓝图”

  

  “目前,全县志愿者注册人数160892人,志愿者团体注册总数782个,共计发布项目13834个,注册率占常住人口数的22%,活动率63%。”舒城县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蔡海建说。近年来,舒城县围绕群众需求,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引领,开展了机关党组织进社区、在职党员进居住地小区报到的“双进”活动。全县3500多名在职党员与城市社区党组织深度互融、共联共建,引导青年学生、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社会力量参与志愿服务,积极构建“党建+志愿服务”工作新格局。

  

  今年以来,县委社工部、县民政局联合舒城龙舒公益志愿者协会等开展了“汇聚社工力量 服务美好生活”2024年社会工作宣传周活动,联合城关镇春秋苑社区、安徽璟昌物业有限公司山河印分公司在远大山河印一期开展了“邻里欢聚迎端午 幸福和谐社区情”端午节主题活动,累计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600余场次,帮办实事960余件,解决问题290余件。

  

  舒城县将继续探索“红黄蓝”三原色治理模式,创新工作方式、提效工作方法、优化工作制度,县委社工部将协同县民政局、团县委、文明办等县直部门和青年志愿者协会展开广泛宣传,引导社会力量以更广泛化、常态化、制度化的方式参与到社区治理建设中,不断激发基层社会治理新动能,描绘社区治理的多彩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