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版:全域党建·鸡西市

中国城市报 2024年08月05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密山市:织密建强组织体系 筑牢边境党建品牌

《 中国城市报 》( 2024年08月05日   第 19 版)

  黑龙江省鸡西市密山市举行“七一”重温入党誓词仪式。

  黑龙江省鸡西市密山市组织各成员单位研究边境党建工作。

  近年来,黑龙江省鸡西市密山市立足边境口岸实际,以“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边境党建品牌”为题,始终把深化和拓展边境特色党建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和保障,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为核心,以创建“湖畔党旗红·丹心密山诚”党建品牌为引领,深入实施“六边六带”工程,走出一条具有密山特点、符合边境实际的创新之路,推动实现边境党旗红、组织强、产业兴、群众富、边防固、生态美的奋斗目标。

  

  建机制 强组织

  夯实边境党建工作基础

  

  密山市持续织密边境组织体系,科学统筹谋划,协调各方资源力量,加大保障力度,形成边境党建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层层有人抓、级级有人管的工作格局。

  

  明确目标任务。市委高度重视边境党建工作,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市委书记专题会议等,研究部署示范市建设工作。党的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发《全力创建“湖畔党旗红·丹心密山诚”党建品牌全面加强边境地区党建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6项21个具体任务和宣传发动、推进落实、集中验收、总结提升四个阶段时间表。

  

  完善组织架构。建立区域性、功能型党组织,成立抵边联合党委。由抵边乡镇牵头,乡镇、边防派出所、驻边部队、农业农村局(渔政)、包村市直单位、辖区内企业、抵边农场成立联合党委,由乡镇党委书记任联合党委书记,各单位主要领导兼任党委委员,推进边防派出所所长兼任驻地乡镇党委班子成员。在抵边村成立联合党支部,推进边防民警兼任抵边村党组织副书记或村委会主任助理。

  

  强化督导考评。建立健全工作落实情况定期通报制度,组织部门采取随机调研、专项检查、巡回检查和挂牌督办等方式,对各相关单位任务推进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定期通报、重点管理。各相关单位建立定期督查制度,及时发现问题、督促整改落实,每季度向市委汇报工作进展情况。充分发挥考核评价“指挥棒”作用,将边境党建特色品牌创建行动纳入领导班子考核评价体系和各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专项述职评议重要内容,纳入乡(镇)和市直机关主要责任指标考评,作为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业绩的重要依据。

  

  强队伍 夯基础

  建强守边固边先锋队伍

  

  密山市紧扣边境市实际,健全完善干部“选育管用”全链条制度体系,持续加强边境干部队伍建设,夯实基础、补齐短板,筑牢边境地区振兴发展战斗堡垒。

  

  选优配强乡村班子。紧抓换届契机,留用经验丰富的“老乡镇干部”94名,提拔5名年轻干部担任乡镇政府正职,提拔25名“五类人员”、59名优秀年轻干部进入乡镇班子;实施村干部激励保障,评定优秀村党组织书记32名,选聘事业编制1人,选树全省乡村振兴担当作为村党组织书记2人;在本村致富能手、退役军人、本乡本土大学生、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助力乡村振兴万人计划”到村任职大学生等中培养村级后备力量,建立35岁以下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156人、村“两委”后备力量308人。

  

  配强用好攻坚队伍。向脱贫村、乡村振兴重点村、红色美丽村庄、软弱涣散村、抵边村等五类重点村选派驻村干部91名,推动派出单位“三捆绑”支持乡村振兴,全市53个帮扶村落地村级产业项目81个,实现帮扶村集体总收入达5800万元,近三年平均增长10.78%;选派科技特派员57人服务230次,重点指导种植养殖特色产业发展;落实省委“助力乡村振兴万人计划”,推动4批174名大学生扎根农村一线;挖掘培养农村实用人才3612人,利用各类平台培训上万人次。

  

  建立健全联防机制。抵边乡镇成立联合党委,抵边村成立联合党支部,推进边防民警与乡镇村交叉任职。统筹调度军警民执勤、执法和巡防力量,加大日常边境沿线水路、陆路巡逻力度,在边境一线设置执勤点26个,由383人组成的护边员巡边队伍,对

  陆界采取“分段负责、错峰执勤”方式,水界采取“岸线巡查、潜伏蹲守”方式,对通边小道、入湖口等重点地段进行巡逻排查,实行常态化24小时巡逻执勤,有效减少闯关、越界等问题情况发生。

  

  创载体 塑品牌

  增强边境党建工作活力

  

  密山市将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深挖边境特色,打破地域界限,以品牌联合、文化联动、边境联防为主要方式,统筹推进各领域党建工作提质增效,实现全面进步、协调发展。

  

  实施党建品牌联创。以“书记领衔答题”为抓手,全面推进“筑基工程”,建设标准化党支部,分领域开展乡村振兴主题“擂台比武”、城市基层治理“密邻”品牌创建、机关“融合工程”行动、中小学校“红烛先锋”工程、国企“筑堡垒争先锋促发展”活动、两新党建“新力量”品牌创建,培育各领域党建品牌271个,省级党建示范点12个,建成党建示范片区3个,建设稳边护边钢铁长城。

  

  优化红色教育路线。选取5个典型村、社区建设“边境微党校”教学点,作为理论学习“大阵地”。精选北大荒开发建设纪念馆、东北老航校纪念馆、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旧址等7处有代表性的党员教育现场教学点,打造“红色密山行”“美丽乡村行”等主题教育体验线路,做实党员培训,激活红色细胞,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伟大建党精神”在密山落地生根。

  

  推进党建融合行动。持续在边境线上开展“守边有我·请党放心”主题党日活动,组织涉边单位党员集中观看红色电影《穿越烽火》,组织乡镇街道党务工作者深入云山、庆丰和855、856、8511农场进行现场观摩,学习农场先进工作理念和经验;充分利用“七一”“八一”“十一”等政治性节日,开展主题突出的国防教育活动70余次。

  

  促开放 抓产业

  提升边境经济发展能力

  

  密山市始终把促民致富、做强产业作为有力抓手,将组织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推进党建与沿边开放深度融合,助力边境振兴发展。

  

  党建赋能助力口岸经济。在口岸成立由边检、海关、商务等部门组成的国门党组织,开设党员服务站、开通党员服务热线,打通业务联系脉络,合力解决通关瓶颈问题,开辟新通道、建设智能卡口,实现快验快放、快速通关。2023年,密山口岸累计出入境旅客4.13万人次,同比增长515.9%,车辆11564辆次,同比增长72.2%;进出口货物达10.4万吨,同比增长44.4%;贸易额4.39亿美元,同比增长132.2%,通过密山口岸联检部门对上争取和努力,密山口岸成为黑龙江省首批中方车辆参与国际危险品运输的口岸。

  

  着力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和引擎,采取提前介入方式,建立审批绿色通道,必要时集合各部门现场审批,切实为企业建设节约时间成本;同时开展企业包联,处级领导干部29人、科级党员干部216人,持续包保866家企业,采取“1+N”个性化帮扶措施助企纾困。近年来,全市新增企业878家,省市级重大项目达到101个。

  

  聚焦乡村振兴发展产业。把党旗插在第一产业阵地,坚决把落实稳粮扩豆部署作为重大任务,落实大豆种植面积39万亩;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省市级合作社示范社17个、省市级家庭农场示范场116个;坚持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为支点撬动乡村振兴,2023年全市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1.14亿元,实现了“七年连增”,20万元以下的村“清零”,50万元以上村占比64.28%,百万元村达4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