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城市治理

中国城市报 2024年08月05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机构重组 数字赋能 资源融合

济南槐荫公安分局探索创新警务机制

■中国城市报记者 王 楠 《 中国城市报 》( 2024年08月05日   第 10 版)

  山东省济南市公安局槐荫区分局一线民警在接到指挥中心指令后立即赶赴现场处警。济南市公安局槐荫区分局供图

  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公安作为社会稳定的坚强后盾与人民安宁的守护者,核心价值更加显著。近年来,山东省济南市公安局槐荫区分局(以下简称槐荫公安分局)通过大刀阔斧的警务机制改革,为公安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槐荫区副区长,区公安分局党委书记、局长傅海卫介绍,“十四五”期间,在济南市公安局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槐荫公安分局聚焦构建“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着眼长远、敢破敢立,从警务站机制改革破题入手,推出一系列创新举措,并取得显著成效。

  

  完善警务矩阵筑牢群众安全防线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槐荫区作为济南市的重要城区,其社会治安形势日益复杂。一段时间以来,派出所疲于接警、主防职责难落实、基础防控效能不高等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制约了公安工作的高效开展。面对这些挑战,槐荫公安分局主动作为,深刻认识到只有通过改革才能找到出路,才能破解制约基层公安工作发展的难题。

  

  改革初期,槐荫公安分局以110接处警为突破口,重组特巡警大队内设中队,优化整合老城区派出所,组建4个警务站,承担全部110接警任务、80%以上警情处结任务、第三级街面巡防任务以及应急快反备勤任务,形成了“所站协同、布局合理”的基层警务新格局。

  

  “警情处置专业化、街面巡防科学化、基层警务高效化”是新举措实施后带给当地民警的最大感受。据悉,警务站成立后,其能够在24小时承担警情处置、巡逻防控、应急处突、矛盾调解等任务,“警务站无限制接警、派出所无条件兜底、所站无缝隙配合、街面无死角巡防”的“四无”创新新机制显著提升了接处警工作水平。这些举措使民警更有精力开展警务工作,有效提升了群众安满度。

  

  在街道社区巡防中,值班警力实行“有警处警、无警巡逻”的动态接处警模式。“我们与PTU武装巡逻车协同配合,形成‘屯警街面、快速反应’的‘战斗’集群;同时针对警情量占比高的重点区域、重点时段,加大巡逻密度,增强了警情先期处置和快反能力,提高了见警率和管事率。”2号警务站站长李国说。

  

  “工作好不好,群众说了算。”傅海卫在谈到改革创新思路时说,“群众安满度是评判衡量公安工作的根本标准。除了完善基层民警日常业务流程,我们还持续升级民意改造感知中心,全维度整合多警种、多渠道民意数据,搭建起‘群众出卷、民警答卷、平台阅卷’的全周期民意感知评测体系,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工作思路,推进警源、诉源、访源‘三源治理’,把打造民意感知评测体系作为推动队伍管理、作风建设、业务提升的有力抓手,推动实现警务质态升级、队伍活力迸发、人民群众满意。”

  

  优化数字平台形成信息“作战”体系

  

  信息收集和平台管理信息化在新时代基层警务工作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槐荫公安分局建成全市首家将指挥调度、信息预警等职能高度整合的新型指挥中心,赋能安保工作、应急处突、巡逻防控三大“战场”,辅助党委决策,支撑一线实战。

  

  指挥中心负责人王强介绍称,中心密切监测各要素动态,在与基础管控中心和民意感知中心“双向主动”的交互中接收管控访查数据,动态感知社情民意,实现了警情、社情等各要素融合;在融合作战中心的深度研判、数据挖矿加持下,深度融合,服务决策指挥,带动整体工作向上向好发展。此外,指挥中心依托市局平台和鹰眼、无人机等前端感知设备,打通市、区、所、街面四级指挥通道,在贯通执行市局指令的同时,实现与12个派出所和4个警务站综合指挥室常态互联,对辖区警情、警力、现场、资源、重点区域等实现一图统揽,对每一名“前哨单兵”实现一键点调,推动扁平化调度、可视化指挥目标达成。

  

  为了从制度上进一步完善《警务站工作规范》,情指中心内设“巡控办”,实行接处警工作“前端指挥调度、中端接警质效、末端复盘回看”全流程管理,保障警务站运转顺畅;同时结合警力资源上图,实时监督巡防和接处警工作落实落地,将“警情处置、巡防成效、群众评价”等要素纳入考核体系,以北斗在线、巡防时长、调度应答和接警率、处结率为考核要素,分项生成检测图和数据表,通报具体到“班组”,定期赋分排名、晾晒成绩,以精细化考核激发内生动力。

  

  基础管控中心是槐荫公安分局数字赋能警务工作的一项具体体现,其中形成的“四个一”工作模式,有效推动基础工作实现可视化、可量化、可回溯、可评估。

  

  基础管控中心负责人戴瀛介绍称,“四个一”工作模式包括“一个中心管基础”,即将治安要素管控、社会稳定专班与基础业务融合运行,设置“统筹管理”“业务协作”“研判赋能”“质效监督”四个基本工作组和N个专项工作岗。其次是“一个平台推应用”,即协调试点运行济南市局基础管控平台,为社区警务“干什么、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给出标准化要求;自主研发“槐荫枫警”微信小程序,实现对社区综治力量的可视化指挥、扁平化调度。然后是“一张清单管任务”,即按照“一项工作一个标准”“一个对象一次检查”原则,梳理社区民警任务清单5大类56项,实现“民警跑一次、办成多件事”的目标。最后是一套规范管流程,即按照“扎口管理、盯办闭环、会商调度、督导检查、能力培训、考评激励”六大闭环运行机制推动基础工作,通过提示单、督办令分析评价,通过数据动态监测及时发现管理漏洞、监管盲区和工作短板。

  

  融合警力资源促进工作协调联动

  

  槐荫公安分局经过长期实战发现,过去研判资源分散严重影响工作效能,只有将警力资源融合起来,才能激活赋能实战的强劲引擎。在此背景下,融合作战中心组建而成。该中心进一步打破警种界限,融手段优势、合人才资源,探索形成“五全”架构,推动5项战力显著提升。

  

  融合作战中心成立之初,就在各基层单位抽调网安、刑警、情指、法制骨干民辅警以专对专,改变“走读式”运作模式。

  

  中国城市报记者了解到,“1+1+N”模式主要由1名分管领导统筹业务,1名骨干警力具体负责,N名研判员具体实施,综合指挥室设立研判岗与中心实时互动。

  

  这一系列做法对全链条打击犯罪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特别是针对重点案事件,能够加强上下游串并联动经办,由点到线、由线到链、由链到面,有效“打团伙、打链条、打黑灰生态”,将信息优势转化为行动优势。

  

  融合作战中心还利用全流程数智赋能警务实地作战,以“实战、实用、实效”为导向,发挥高级警务数据分析师优势,牵头、指导、培训数据建模,牵引警种深度参与,将数智警务理念延伸到基层末梢。

  

  融合作战对人才素质有了更高要求。槐荫分局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人才培训工作,坚持战训合一,采取“专职+轮训”的方式破解工训矛盾,通过沉浸式滋养、阶梯式培树,将中心打造成信息化人才孵化基地。今年以来,共组织各类培训9批62人次,孵化数据分析师19人,素质战力显著提升。

  

  “下一步,我们将严格贯彻落实全国公安工作会议有关要求,以创新现代警务理念为先导,以完善协同高效警务体制机制为动力,以法治化信息化融合发展为支撑,积极构建新型警务体系,加快形成和提升新质公安战斗力,大力推进公安工作现代化,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更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傅海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