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坚实根基,而非遗则是其中的精髓。学校承担着培育社会主义未来接班人的重任,是传承与弘扬非遗文化的主阵地。作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基地,浙江省舟山市岱山县高亭中心小学在原有传承“渔民号子”的基础上,引入更多岱山非遗相关特色项目,提出在学校教育中构建多维课堂模式,通过整合基础课程、开发拓展课程、搭建活动平台等措施,推进岱山非遗项目在学校活态传承。
一是系统设计,构建非遗课程体系。学校以儿童为中心,坚持“为孩子的幸福童年润色 让孩子站在学校的正中央”为办学理念;以“秉承传统,通达未来”为新的办学思路,坚持“传统与未来”两翼齐飞,做好“传统文化进校园”工程。
学校邀请校外非遗传承人进驻校园,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活动。17名非遗传承人与学校34位教师共同开展舟山船拳、欢庆锣鼓、舞龙、莲湘、马灯、织渔网、岱山方言等十九项非遗相关特色教学活动。学校则通过课程设置、师资配备、时间保障和经费统筹等系统架构“1+X”非遗课程体系。
通过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精品化,人人普及与个性选修相结合,大力推进“非遗融入学校教育”。特别是“双减”政策之后,学校在课后托管服务时间引入非遗相关项目,让非遗传承丰富“双减”课程,受到广大学生和家长的喜欢和认同。
二是多维课堂,助推非遗扎根校园。非遗进校园是个借力升级的过程,要想非遗传承更全面、系统、可持续,课堂是主阵地,也是最好的载体。当非物质文化遗产遇上项目化学习,就碰撞出新的火花。学校积极探索非遗传承新方式,推进“打莲湘”项目化学习,将“打莲湘”这项非遗融入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语文、劳动技术等多种课程,比如在信息技术课上,通过互联网收集、了解“打莲湘”的起源、发展、现状以及艺术特色;在劳动技术课上,能够试着借助手头工具进行简单的莲湘棒的制作;在体育课上,能够比较准确、协调地“打莲湘”;在音乐课上,能够和着音乐的节奏“打莲湘”,体现轻快美、姿态美。各学科的交叉融合,让非遗进入更大更广阔的知识系统,再融合、再生成、再发展,从而开拓它们无限多样的可能性,更好地推动理论与实践、现代与传统地深度融合,让学生们多维度认知体验、感受非遗的韵味和魅力。
三是唱响渔歌,打造非遗特色品牌。早在2010年,学校就被命名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渔民号子)传承教学基地,提倡“班班有渔歌,人人喊号子”。为更系统化地传承渔歌这一非遗,学校统筹整合音乐、美术、文字等专业老师着手编著渔歌校本教材《大海放歌》。2019年12月,学校还创编了全校韵律操《大海放歌》,将其作为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展示内容。
四是整合资源,探索非遗相关项目活态体验。学校除了引入各种非遗相关项目进校园外,还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走入非遗保护单位,校内外联动,探索非遗相关项目活态体验。组织学生去东沙传习所进行春季研学,与非遗零距离接触;组织学生走进东沙传习所、高亭文化广场等场所进行演出,加大在社会上宣传非遗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