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版:公益

中国城市报 2024年07月29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7年山乡助学情 点亮孩子读书梦

——退役军人陈武的公益助学路

■中国城市报记者 王 楠 《 中国城市报 》( 2024年07月29日   第 18 版)

  陈武公益助学团队——水象公益慈善基金会的志愿者们深入山区探望受助学生家庭。

  陈武带领公益助学团队与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教育局共同举办中小学生球类运动会。图为运动会开幕式现场。

  7月初的一个清晨,退役军人陈武穿过崎岖的山路,再次抵达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勒格觉村希望小学。一进院,他就看到体育设施齐备的操场。刚靠近教学楼,孩子们琅琅读书声传入耳中,一股喜悦和暖意在陈武心中油然而生。

  

  7年前,陈武第一次来到这所小学时,映入眼帘的是破旧的校舍大院与眼神纯真的留守孩童。面对陌生来访者,孩子们问东问西,他们对知识的渴求打动了陈武。“那一刻我发誓,无论如何都要点亮大山里孩子们的读书梦。”他说。

  

  此后每隔一段时间,陈武的身影都会出现在大凉山各偏远乡村中。从捐资助学到支教授课,从修建校舍到组办活动……陈武兑现着最初的诺言,并带动更多志愿者加入到乡村助学的队伍中。

  

  关注公益教育实地探访帮扶

  

  勒格觉村希望小学是陈武公益助学的起点。“当我和志愿者第一次给学校送去水彩画笔、素描本等文具时,孩子们欢呼雀跃的场面着实惊到了我。没想到对城里孩子来说再常见不过的一些文具竟然能让他们如此开心。”陈武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时说。在了解到学生们的大致家庭情况后,陈武开始进行家庭实地走访,最终确定把37名家庭条件相对困难的学生作为首批资助对象。

  

  有了这一次的助学经验后,陈武确定了“学校了解、家庭探访、最终确定”的助学模式。之后,他多次前往其他偏远山区进行探访和帮扶。

  

  2018年5月14日,在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大山深处,陈武遇到了一位因打工受伤瘫痪的中年男子和两个年迈的老人,他们及孩子一家人住在屋顶破漏的土坯房中。陈武在他们家住了一晚,彻夜攀谈了解情况。“我发现即便我们在屋里讨论事情,他们家的3个孩子依然能够集中注意力刻苦学习,丝毫不为外界声音所动。所以我当时就认定这3个孩子有毅力、有潜力,于是决定资助他们完成学业。”陈武说,当他说出自己的决定时,老人和中年男子连连作揖、泪流满面。

  

  2023年6月,陈武再次前往探望上述家庭。当年那个简陋没有屋顶的“家”已经回迁到山脚下的政府安置房;年龄最长的孩子已然像大人一样,可以独自照顾弟弟妹妹,帮爷爷奶奶做饭。孩子们看到陈武后激动地跑过来牵着他参观墙壁上挂着的奖状。“那情景就好像孩子向父亲介绍自己的学习情况,使我激动不已。”陈武说。

  

  陈武每次对各个受助家庭及对象进行回访,都会把一大部分时间用在与孩子交流上,倾听他们的学习感悟和未来梦想。“有一个小女孩让我记忆深刻。当时她正遭受病痛折磨,但依然乐观地跟我说,等恢复身体后要重返课堂努力学习,这样长大后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还有一个和奶奶相依为命的小男孩,他说希望长大后能当老师,跟我一样继续帮助他人。”陈武说,孩子们的这些想法让他感到无比欣慰,觉得自己的苦与累没有白费。

  

  7年公益助学路,陈武进村多少次?帮助过多少个孩子?对于这些常常被提及的问题,他坦言并没有去统计具体数字。“数字并不重要,与其说是我帮助这些孩子和家庭,更不如说是他们在帮助我,赋予我人生的价值与意义。”

  

  除了帮助学生,陈武还非常注重协助改善乡村学校的教学条件。在革命老区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的一所乡村学校,陈武与其他热心人士出资翻新了多处基础设施,包括进校道路、学校校门、水冲式厕所等,并为学校捐赠了实验器材与电脑。此后,他们又为云南省临沧市、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等地的多所乡村中小学捐赠校服、教学设备、图书,并出资修缮校舍。这些举措极大地改善了当地学校的教育教学环境,帮助师生们营造出良好的工作和学习氛围。

  

  加大文体互动关注心理健康

  

  因为有过部队经历,这让陈武颇为重视乡村孩子的体能锻炼。“强健的体魄是孩子们顺利成长的基础。”他说,“我和志愿者们这几年积极推动乡村校园体育赛事的举办,希望通过篮球、足球、跑步等多样化的体育项目,引导孩子们在汗水与欢笑中锻炼体魄,培养团队精神。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在每一次挑战与突破中收获坚强不屈的品质,让心灵得到真正的锤炼与成长。”

  

  此外,陈武还与相应地区乡村教育机构联手,牵头开展了一系列富有创意、影响深远的文艺赛事。有些赛事不仅深受师生们欢迎,还在当地起到了良好的辐射作用。“比如我们开设的一些美术和歌唱比赛,鼓励孩子们通过手中的笔、口中的歌,将家乡的生动蝶变与个人的美好梦想一一呈现。外界更多热心公益的人看到和听到这些作品后,往往会深受感动,亦主动加入到相关活动中来。”陈武说。

  

  长期在乡村走访、开展公益助学,陈武发现乡村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凸显,不容忽视。针对问题出现的原因,陈武分析称,首先是资源匮乏,乡村地区往往缺乏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包括心理咨询师、适合乡村孩子的心理健康教材等;其次是意识不足,乡村家庭和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相对于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往往会忽视他们的心理;此外在一些乡村地区,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大多不愿意公开讨论心理问题,认为这是“家丑”,导致心理问题被忽视或掩盖。再加上乡村孩子可能面临更多的生活压力,如家庭经济困难、父母外出务工导致的亲子分离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除了利用公益手段加强对乡村青少年开展心理健康帮扶工作外,陈武还提出建议,希望政府和社会也能对相关问题予以更多的关注。“我认为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加大对乡村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的投入,包括开设心理咨询室、培训乡村教师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兼职人员,以及提供适合乡村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材料等;同时,通过举办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提高乡村家庭和学校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让他们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与孩子的全面发展息息相关;鼓励乡村社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通过成功案例的分享,让更多人了解心理问题的普遍性和可治疗性,逐渐改变人们对心理问题的成见。”他说。

  

  军旅培养担当助学尽显初心

  

  在和中国城市报记者交流的过程中,陈武还谈到7年前自己开始从事公益助学事业的初心。“这和我的成长经历有很大关联。我从小也在山里长大,由于当时家里穷,早早放弃了学业。2001年,我怀揣着对军营的向往应征入伍。两年的军旅生涯,不仅磨炼了我的体魄和意志,也让我深刻体会到责任与担当的重量。”他说。

  

  陈武认为,帮助更多困难家庭的孩子实现求学梦,是一个以前的“穷孩子”闯出来后应有的使命。“年少时我没钱读书,深知那种感受。所以在部队锻炼时,我就有了以后帮助山里孩子获得更好教育资源的念头。”陈武说。

  

  退伍后,陈武开始一边创业,一边以志愿者的身份跟着社会上的公益助学团队前往偏远山区走访调研,开展活动。“做公益助学志愿者的那段时期,我发现,一些孩子因生活所迫过早辍学,而且没有及时得到社会的帮助和关爱。不少孩子从此与梦想背道而驰,失去了可以重写自己人生的机会。甚至还有的孩子成为问题少年,给当地社会安全带来隐患。所以那个时候我更加坚定了自己要投身公益助学事业的想法。”

  

  被问到之后如何打算时?陈武表示,一个人的力量终归是有限的,他渴望能够影响并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到公益助学的行列中来。“哪怕是利用业余时间做支教,也能为偏远山区的孩子们送去知识与希望。”为此,陈武付诸行动,不仅积极投身于公益活动,还成立了自己的公益团队——水象公益慈善基金会。

  

  “未来,我期望依托这一平台,与更多志同道合、热心公益的伙伴们携手合作,继续开展一系列广泛而深入的爱心公益助学活动,为帮助山乡孩子实现梦想而努力。”陈武说。(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