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版:全域党建·菏泽市

中国城市报 2024年07月08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单县:创建党建示范片区 凝聚乡村振兴合力

《 中国城市报 》( 2024年07月08日   第 22 版)

  近年来,山东省菏泽市单县紧紧围绕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这条主线,从基层实际需要出发,按照“大带小、强带弱、富带穷”的思路,坚持务实管用、互惠共赢的原则,重点创建农村党建示范片区22个,推动形成乡村振兴发展高地,示范效应日益凸显。

  

  建实组织体系推动片区上下贯通执行有力

  

  建实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是实现党的领导的基本保证,是凝聚基层治理合力、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单县拧紧党建示范片区责任链条,上下协同发力,建实片区组织架构。

  

  明确一条体系。全县22个乡镇(街道)分别成立片区融合发展联合党委,由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负责。22个片区分别组建跨村联建党组织,从联建村党组织书记中择优选任片区党委书记,其他联建村党组织书记担任片区党委委员,实现片区与村党组织各项工作有效衔接。

  

  创新四个统筹。通过干部统筹调配、经费统筹使用、活动统筹开展、工作统筹考核,实现片区内1372名干部统一调配,各类乡村振兴资金整合使用,党员活动日等党建活动统一开展,打造高效产业带23个,实现土地托管19万亩,为实现片区乡村振兴凝聚强大组织合力、激发强劲创新活力。

  

  建实五大专班。片区融合发展联合党委全部按照“1+5”组织体系组建规模农业、高效农业、特色产业、返乡创业、公共服务5个专班,引导乡镇(街道)产业向片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服务向基层一线集中。根据片区发展需要,选任乡镇(街道)经管、人社、民政等部门负责人兼任联合党委委员,并通过任职、挂职、“红色合伙人”等多种形式广泛吸纳323名退伍军人、在外优秀人才等参与片区日常运转,充实片区党委组织力量。

  

  建强干部队伍推动片区组织有力后劲充足

  

  人才振兴是实现基层组织鲜活有力的关键环节,是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的核心引擎。单县聚焦人才队伍建设,为片区精准培养储备一批政治素质高、群众口碑好、干事能力强、服务意识强、发展潜力大的后备力量。

  

  外引内育促进人才集聚。聚力开展“归雁兴单”人才回引系列行动,成立县流动党员联络服务中心,充分利用中秋节、春节等重要时间节点,推动各乡镇(街道)通过座谈会、茶话会等形式组织在外优秀人才齐聚一堂、共谋发展,吸引人才、项目返乡生根。加强乡土人才发掘力度,充分利用村“两委”和驻村干部的优势,广泛开展人才遍访活动,深挖生产、管理、经营、种养殖等领域优秀人才,分类建立乡土人才信息库,建成合理的梯次人才队伍,累计甄选353名优秀人才充实片区内村党组织队伍。

  

  精准扶持培养乡土人才。定期邀请相关专家、致富能手到片区开展理论讲授、业务指导,常态化开展培训130余次,实践实训700余人次,帮助乡土人才提高技能储备和实操本领。建立“多对一”跟踪帮包机制,由乡镇(街道)和县直有关部门组成“顾问团”,通过帮助筛选项目、开辟绿色通道、提供定制服务等方式,扶持片区回引人才创办产业项目62个。对一至五级“头雁”书记参照公务员待遇分级落实政治经济激励措施,2024年片区内评选县级“头雁”书记37名,占比28.5%。

  

  结果导向提升监管效能。指导乡镇(街道)开展村班子分析评估工作,研判村班子干事创业、带富致富情况,对不作为的村干部及时进行约谈调整。持续开展乡村振兴“擂台比武”活动,组织村党组织书记通过“擂台演讲+现场交流”方式定期展示工作成果、交流工作经验、共促进阶晋位,推动村干部在真抓实干中履行岗位职责、践行初心使命。印发《关于推行村党组织书记专业化管理持续深化“头雁工程”的实施意见》,健全“选育管激”四项专业化管理机制,优化“头雁”书记动态管理办法24条。

  

  优化产业格局推动片区产业集聚特色鲜明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单县充分发挥片区融合发展联合党委工作专班作用,统筹整合土地、资金、技术和劳动力等资源,不断细分各村发展要素,促进各村优势资源联合、抱团发展。

  

  资金整合投入,实现示范引领。全县整合涉农资金2400万元,对党建示范片区内24个乡村振兴示范村,每村每年拨付100万元,连续扶持3年,支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创建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单县示范村,以点带面促整体提升。同时,通过各乡镇(街道)统一规划,整合各类资金1.2亿元,大力发展青山羊养殖、中草药种植、羊肚菌栽培等高附加值农业产业,建设产业基地26个,创造产值5.1亿元,带动集体经济增收1960万元。

  

  创强片区品牌,打造带富引擎。各示范片区通过特色产业、高效农业、规模农业专班深入挖掘片区资源禀赋,锚定产业发展方向,推动片区内各村共同参与、同步发展,不断扩大产业规模,形成集群发展态势,累计育强特色产业项目38个,逐步形成了“聚力同创党建示范片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党建引领羊肉汤产业发展示范片区”“芦笋产业发展示范片区”“共创共赢党建示范片区”等片区品牌。

  

  推动产业联合,促进兴业富民。强化片区内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企业扶持力度,成立镇级集体经济发展公司,通过土地入社、资金入股、公司合作等形式开展合作化经营,发挥规模效益,带动群众就业增收,实现片区内109个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全部规范化运行、稳定增收,累计带动用工人次13.7万,发放劳务工资1274万元,片区内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全县平均水平16%,实现了群众和集体双增收。

  

  强化治理环境推动片区网格密织高效有序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必须抓好基层治理现代化这项基础性工作。单县成立片区融合发展联合党委公共服务专班,按照物尽其用、方便群众的要求,指导片区开展高效服务治理,推动各村优质服务资源互联互通。

  

  强化帮带效能,夯实组织基础。精准筛选“示范村”,与相邻的“强基村”、集体经济薄弱村统一纳入片区党委,通过挂职交流、以干代训等方式,帮助提高党建、经济、群众工作能力,带动后进村晋位升级。创建以来,片区内22个“强基村”实现晋位升级,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由35个上升到130个,50万元以上的村由8个上升到32个,村党组织的组织力和凝聚力显著增强。

  

  建立联动机制,强化乡村治理。各村庄抱团处理难事急事,推动乡村治理由“单向治理”转变为“多元共治”。通过整合党员、退役军人、后备干部人才等人员,聘任970余名乡村治理“党群协理员”,建立“1+11”制度,每人联系11户村民,负责信息收集、政策宣传、事项代办、矛盾调解等工作,目前已累计协调处理问题1394个,化解基层矛盾纠纷1032件。

  

  健全服务体系,实现群众受益。县财政奖补12个党建示范片区服务中心建设资金300万元,夯实示范片区党委服务阵地,下放36条服务事项到片区服务中心,建设“15分钟生活圈”,实现居民生活、业务办理便捷化。各村党支部领办志愿服务队196个,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534次,举办“饺子宴”320次、乡村夜话392次,逐步实现乡村宜居宜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