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经济

中国城市报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5月经济回升向好总体平稳

■中国城市报记者 孙雪霏 《 中国城市报 》( 2024年07月01日   第 06 版)

  根据国家统计局近期发布的数据,我国5月份国民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生产稳定增长,需求持续恢复,就业物价总体稳定,国际收支平衡,转型升级持续,运行总体平稳。

  

  国家统计局表示,当前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国内有效需求依然不足,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仍面临诸多困难挑战。下阶段要靠前发力,有效落实已经确定的宏观政策,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多项经济指标增速

  明显改善

  

  受“五一”假期、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显效、“6·18”大促提前等因素影响,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7%,比上月加快1.4个百分点。

  

  从消费结构中可读出更多信息:一方面,服务消费增速快于商品消费。5月份,餐饮收入同比增长5.0%,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6%,均较上月回升。另一方面,部分耐用品消费增速反弹。5月份,限额以上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2.9%,增速比4月份加快8.4个百分点;新能源乘用车交易量同比增长38.4%。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刘爱华表示,今年以来,从年初的冰雪经济到每个长假的假日经济,文旅消费、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等热点为消费市场的恢复不断增添新动力,消费市场总体呈现持续恢复态势。随着消费新场景不断涌现,新业态加快融合,消费空间不断拓展,以及消费品以旧换新等促消费政策逐步落实,市场消费潜力有望得到持续释放。

  

  根据国家统计局6月12日发布数据,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0.3%,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6%,保持温和上涨;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降幅比上月收窄1.1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2%。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刘雪燕分析:“今年以来,核心CPI涨幅保持稳定,PPI总体低位回升,表明市场供求关系改善,需求持续恢复。”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也认为,从消费能力来看,5月以来就业市场平稳,为消费回暖提供基础。一季度居民收入增速继续快于GDP增速,也有利于稳定消费能力。

  

  在经济运行方面,今年5月供需双方均表现出积极态势。具体来看,生产供给稳步增加。从粮食生产看,全国夏收进展顺利;从工业看,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6%,九成地区、八成行业、近六成产品实现同比增长;从服务业看,服务业增速回升。同时,市场需求稳中有升。从投资看,1—5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0%;从外贸看,前5个月,进出口累计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其中劳动密集型产品、家用电器、集成电路、船舶等产品出口额均实现较快增长。

  

  “下阶段,随着供应增加,食品价格仍将处于季节性低位。工业消费品在以旧换新政策影响下,消费需求有望回升,价格总体将稳中略升。服务价格则在服务需求逐步恢复推动下有望继续回升。”刘爱华说,综合这几个因素判断,下阶段CPI有望低位温和回升。

  

  尽管外部环境复杂,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超表示,将加快推动“两重”(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双新”(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各项政策落地见效,切实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多因素支撑积极效应

  进一步释放

  

  5月31日,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信息显示,5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等均较上月有所回落,其中制造业PMI回落至50%的临界值以下,另外两个指数保持在景气区间运行。

  

  业内分析认为,制造业PMI的表现是受前期制造业增长较快形成较高基数、有效需求不足以及假期因素等影响。从预期来看,制造业、服务业和建筑业的预期都保持在高景气区间运行,表明企业对行业发展预期总体稳定。5月份的指数表现虽有所回调,但经济稳定回升仍具备基础。

  

  6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5月份金融统计数据和社会融资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1.14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4.8万亿元。

  

  温彬表示,新增信贷和货币供应量数据表面上虽然增量不大,但效率更高,与高质量发展要求相适应。后续,伴随货币政策适时加力、财政政策效果释放,以及房地产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支撑大宗消费,需求端有望逐步好转,信贷增量将相应加大。

  

  6月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着力推动已出台政策措施落地见效,继续研究储备新的去库存、稳市场政策措施。6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报价出炉,1年期和5年期利率已分别10个月和4个月未作调整,分别维持在3.45%和3.95%。

  

  温彬认为,5月份多项房地产金融政策出台后,多地纷纷取消房贷利率下限、降低首付比例与公积金贷款利率,这使得新发生按揭贷款利率降幅明显加大,银行息差进一步承压,LPR报价短期难有下调空间。

  

  近段时间,财政部积极推动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工作和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并取得积极进展。

  

  记者从财政部获悉,截至6月14日,财政部已发行4期次超长期特别国债共1600亿元。其中,20年期400亿元,30年期850亿元,50年期350亿元。投资者认购积极踊跃,发行利率与二级市场收益率基本相当,社会评价积极正面。对于未来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节奏,财政部将结合“两重”项目建设需要和债券市场情况合理把握。

  

  此外,在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上,财政部积极研究提出“一揽子”财税政策措施清单,同时督促各地因地制宜出台支持政策。目前,全国31个省(区、市)已全部印发本地区落实方案,部分地方已取得初步成效。

  

  激发经营主体活力

  助推实体经济发展

  

  科技创新持续赋能高质量发展,我国经济新动能亦在不断成长。5月份,我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0%。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13.7%,集成电路、3D打印设备、全集装箱船等高技术产品产量快速增长。

  

  一位国际关系与科技研究机构的专家表示:“中国取得的科技进步,将促进中国工业进一步发展和转型。中国正向制造业强国、工业强国的更高目标发展,以合作共赢的方式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分享发展成果。中国先进的科学技术也正为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挑战作出重要贡献。”

  

  这种向好势头让一些国际机构、国际组织对中国经济前景纷纷投出“信任票”。例如,世界银行近期上调2024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期至4.8%,比上期预测值高出0.3个百分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将今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期上调至5%,理由之一就是官方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

  

  “这是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充分认可。”一位东欧国家前政府官员表示,国际权威机构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主要基于中国经济数据良好表现以及中国政府采取的一系列针对性措施,后者是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重要保证,“相信中国经济将会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为世界经济复苏增添新动力。”

  

  经济专家分析认为,随着外部环境渐趋复杂严峻,提振国内有效需求、激发经营主体活力仍是政策着力点。

  

  刘爱华指出,一些政策的出台实施时间还比较短,随着政策进一步落实落地落细,其效能还将进一步释放,持续助推实体经济发展。

  

  下阶段经济运行走势如何?温彬认为,从下阶段各种因素来看,尽管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国内经济也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中国外需将继续保持韧性,出口短期内仍将保持较快增长,并对相关产业链形成提振。政策继续在扩大需求方面发挥效应,特别是财政政策发力空间充分,有望发挥托底作用。

  

  中信证券明明债券研究团队建议,当前经济形势下,稳楼市政策和政府债券发行提速是推动经济恢复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