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特别策划

中国城市报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顾问、河南农业大学教授郭天财:

守望麦田 端牢“中国碗”

《 中国城市报 》( 2024年07月01日   第 05 版)

  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顾问、河南农业大学教授郭天财在田间查看小麦长势。
  河南农业大学党委宣传部供图

  河南夏收夏播结束,小麦都已颗粒归仓。小麦是重要口粮。如今各色精美面点已是百姓餐桌上的常客,可作为农村娃,我难以忘记,也不敢忘记当年盼着逢年过节吃上一顿白面馍的热切。

  

  经历过物资的匮乏,就更加懂得粮食的珍贵。我立志成为一名农业科学家,期盼着乡亲们每顿都能吃上白面馍。上大学后,我选择学习农学专业。扎根这片土地、情系滚滚麦浪,毕业留校后的40多年里,我一直主攻小麦高产栽培研究,并从事相关教学工作。

  

  “中原熟,天下足。”“世界小麦看中国,中国小麦看河南。”作为农业大省、粮食生产大省和全国5个重要商品粮调出省份之一,河南要做好高质量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当好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这也为我施展才华、报效祖国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小麦想要创高产,一靠良种,二靠良法。这就要求我们因地因品种制宜,研究集成高产栽培技术措施,通过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帮助农民通过科学管理增产量、提效益。小麦栽培技术研究,听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从事农业科研的人都知道,作物栽培研究立项难、争取经费难、出成果难、发表高影响因子论文难,历来被视为为育种者“作嫁衣”,既无名又无利,既辛苦又劳累,许多原来从事栽培研究的科研人员纷纷转行搞起了育种。作为一名40年党龄的老党员,我深知栽培学科对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作用,始终坚守在小麦栽培这个阵地,深入生产一线,肩扛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潜心研究、普及推广小麦丰产高效技术,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研究成果融入到粮食增产中。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河南小麦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4,粮食总产量稳居全国第2位,连续7年稳定在650亿公斤以上,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重要贡献。

  

  课堂里种不出高产田。每年,在小麦8个多月、240多天的生长期里,我不是在麦田里就是在去麦田的路上,带领团队成员在试验地和农村麦田,实地调研小麦苗情、土壤墒情和病虫草情,研究制订麦田管理技术措施,指导农民科学种好管好小麦。我随身携带的提包里,总会放着两样东西:一把小铲子和一个钢卷尺。小铲子是用来挖麦田土壤察看墒情和小麦根系生长情况,钢卷尺是用来测量小麦株高等生长状况。这把小铲子和钢卷尺陪我走过了全国各小麦主产区,挖过不知多少块麦田的泥土,测量过无数小麦品种,同时见证了我国粮食产量的不断提高、农业科技的快速发展和生产方式的巨大变革。

  

  现如今的农业生产,天上有卫星、空中有无人机、地下有传感器、农机装载有北斗导航,物联网远程视频诊断使农业科技人员指导生产有了“千里眼”“顺风耳”,农业生产插上了科技的“金翅膀”,农民种地用上了“金扁担”……我非常欣慰看到数智赋能种庄稼,农业现代化质感饱满,新质生产力动能澎湃。

  

  年复一年以小麦为友、与田野为伴,在基层开展技术培训,到现场进行技术指导,结识了许多农民。他们都亲切地叫我“郭小麦”,这对我是莫大的褒奖与鼓励。回首往昔,儿时吃白面馍的梦想早已实现。眺望前路,如何让城乡居民在吃得饱的基础上,吃得更好,吃得更优质、更营养、更健康、更绿色、更安全,又成了我的心头事。我坚信,我们一定能端牢“中国碗”;中国人饭碗里,也一定会装更多自己生产的优质粮。(中国城市报记者张永超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