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版:基层治理

中国城市报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广东省阳江市江城区:

党群阵地焕新 为民服务升级

■记者 郭文治 郑新钰 《 中国城市报 》( 2024年06月24日   第 26 版)

  阳江市江城区城南街道推动社区食堂建设,解决居家老年人“吃饭难”问题。江城区委组织部供图

  近日,广东省阳江市江城区城南街道岭东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举行揭牌仪式,标志着江城区第70个“漠阳党旗红”党群服务中心示范点投入使用。这既是江城区全面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推动“党建进楼宇”的又一成功实践,更是构建“漠阳党旗红”党建服务系统,着力打造“10分钟党群服务圈”的又一新的突破。

  

  2018年以来,江城区按照坚持“每年建一批、三年上台阶、五年大变样、十年创一流”理念,实施“5×10”路径图,每年打造10个“漠阳党旗红”党群服务中心示范点,通过以点带面、连结成片,整合为一个系统工程,形成了“以区委为中心、辐射镇(街道)、覆盖各领域”的党建工作新格局。从建好建强到用好用活,各党群服务中心作为服务党员群众的重要阵地,在全面巩固基层党建、密切联系服务群众、引领促进基层治理方面持续发挥作用。

  

  实施“五进工程”破题求解多层次多类型打造红色阵地

  

  据城南街道主要负责人介绍,岭东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新址位于中天城物业小区,交通便利,建筑面积约400平方米,按照“五室一厅”的标准,完善了基础设施,建强了党群服务中心功能。

  

  这种在小区楼宇中打造党群服务中心示范点的建设模式,源于江城区在第一个基层党建三年行动计划伊始就探索实施的“五进工程”。

  

  近年来,江城区针对一直困扰基层的党建经费不足与阵地建设滞后等问题,积极寻找建好党群服务中心的有效解题办法,综合区位特点、人群特征、服务半径等因素,坚持“区—镇(街道)—社区”从上至下三级联动,全面整合各方社会资源,深入实施“五进工程”,推动“党建进楼宇、党建进商圈、党建进小区、党建进校园、党建进企业”。在新城区,积极争取商圈楼盘无偿提供服务场所;在老城区,盘活置换旧校舍旧公房;在两新企业,对原党员活动室进行提质升级,走出了以“借鸡生蛋”模式建设党群服务中心示范点的新路子。

  

  今年是江城区实施“5×10”路径图的第7年,第一批50个品牌型、连锁型、功能型的基层党群服务中心示范点已于2022年7月前建成投入使用,第二批城南街道岭东北社区等20个党群服务中心示范点也从2023年开始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从区、街道到社区,从政府到学校,布局合理、功能完备、互联互通的多层次多类型“漠阳党旗红”党群服务中心已成为均衡推动江城区各领域党建工作发展的重要阵地,实现从“15分钟党群服务圈”向“10分钟党群服务圈”演变。

  

  发挥“三湖”社区样板效应“十个规范”优服务强教育

  

  走进“三湖”其中之一的漠阳湖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可以看到占地面积589平方米的内部设有办公区、办事服务区、党建教育展示区和党群活动室四大功能区域,能够全方位提供8大类32项党务服务以及社会保障等66个便民服务项目,是党员群众学习、办事、休闲、交流的好去处。

  

  2022年以来,江城区不断强化指导基层党群服务中心完善配套、扩大功能、打造样板,按照规范设置、规范管理、规范内容、规范主题、规范文字、规范图案、规范标志、规范对象、规范审核、规范保障等十个规范的标准,重点打造了漠阳湖、鸳鸯湖、共青湖社区“三湖”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以点带面推动各级党群服务中心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提质增效。

  

  聚焦社区服务,江城区以“三湖”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示范,通过系统整合政务、民生、文体、医疗等服务事项,优化经常性业务服务流程,把“高频服务事项”下放至社区服务窗口,推出“在职党员服务窗口”,打造“10分钟办结便民服务”,让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成为服务社区群众的“一站式”平台,让社区成为环境最优美、交通最便捷、功能最齐全、服务最贴心、群众最满意的“五最”社区。

  

  江城区着眼学习教育,以“三湖”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标杆,推动党旗、入党誓词、党内组织生活制度全部规范上墙,将党员活动中心、党校社区分教点、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党建文化展示墙、多媒体教室有机融合,不断拓宽“处处是课堂”阵地,提升“天天受教育”效果,让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成为集教育培训、宣传展示、参加组织生活、开展党群活动、党务工作座谈于一体的综合型党建场地,持续筑牢党员群众思想根基。

  

  如今,漠阳湖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党建展示厅还在不断加入许多城南新区发展日新月异、商住繁荣的元素,营造更加浓厚的党建氛围和人文气息。鸳鸯湖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则重点打造兼具党史和阳江历史特色教学长廊,利用党校分教点打造“家门口”的“红色电影院”,通过每周定期播放党史电影,创新手段、丰富内容,提高党员群众学习教育的趣味性和普及度。

  

  “八合一”网格化提升治理效能“大党委”聚合力推动共建共治

  

  只有6名工作人员,如何管好万人社区?城北街道建设社区以党群服务中心为平台,借助网格力量交出了满分答卷。建设社区以开展“和谐建设1+3”活动为抓手,打造多功能党群服务中心,秉持“聚心、公心、贴心”三大工作理念,通过网格长、巷长、楼长、志愿者层层动员,不断提高社区党组织的组织力,发挥各级网格力量参与社区管理,实现6个人管理好12000多人的社区。

  

  近年来,江城区坚持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载体,立足“区委全面领导+江城党群服务中心+镇(街道)党群服务中心+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行业党群服务中心+党建主题公园+网格党小组+机关社区党员”的“八合一”城市基层党建网格服务架构,用好阵地汇聚“双报到”党组织、街道、社区力量,不断深化基层党建网络建设,优化网格设置和网格层级,落实“多网合一”,创新“治理+”模式,建立了“街道+社区+居民小组+巷道片区+若干住户”的“五级网格”联系服务治理体系,让群众身边就有党群服务中心和党组织。

  

  为凝聚更加广泛的社区治理力量,江城区以党群服务中心为“圆心”,同步推广“大党委+楼长巷长制”治理模式,持续细化社区“大党委”职能,建立社区“大党委”成员单位资源清单、项目清单、需求清单以及签订共建协议书等“三清单一协议”,社区上会研究“学习、和谐、平安、文明、廉洁、美丽、无毒、幸福”等8项社区建设内容,实现零距离、零上访、零事故、零案件、零违纪、零脏乱、零吸毒、零投诉的“八上八零”目标,持续推动社区“大党委”委员单位与社区党组织共建共治。

  

  通过发挥社区党组织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三个作用,建设社区成立了社区“大党委”,联合市生态环境局、江城区公路局、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两新党组织参与社区管理,将党群服务中心变成密切社区与各单位党组织之间有机联系的纽带。

  

  “小切口”解决民生大问题一社区一特色擦亮基层工作品牌

  

  “老人们到食堂用餐有志愿者帮助排队、打饭,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更有志愿者上门送餐,而且现在食堂已将周边的快递员、外卖小哥、公司员工等群体纳入了服务范围。”岭东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负责人表示,“小食堂”也能服务好“大民生”。

  

  从“长者饭堂”到“社区食堂”,从服务老龄到覆盖全龄,这是岭东北社区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打造特色工作品牌服务社区群众的一次全面升级。

  

  近年来,江城区坚持贴近群众、服务群众的定位,持续强化基层组织服务功能,在用活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上做文章,针对社区治理和群众生活的难点和堵点,探索实施“党组织搭台、群众出题、社区党员干部及志愿者答题”的基层治理新模式,建立“一社区一特色”品牌体系,把党群服务中心建成党领导基层治理的坚强阵地、建成服务群众的温馨家园。

  

  为解决老旧居民小区缺少物业管理服务问题,南恩街道马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以退休党员干部等老同志为骨干,组建“大众议事团”,让“老同志”服务“老社区”,及时了解和掌握居民需求,共同商讨解决涉及居民利益的事项,大力提升了社区治理水平。

  

  为解决社区居民子女临时无人照看问题,岗列街道漠阳湖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探索建设了全市首个“半小时托儿所”,为在社区居住的小朋友提供科普学习、兴趣培养的安全场所。城东街道鸳鸯湖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通过与学校党员、志愿者教师合作推出“放心430”课堂,在周末白天为社区居民子女提供课后志愿辅导服务。

  

  此外,还有“社区治理积分制”“爱心超市”“爱心食堂”等一批具有社区特色的品牌,深受基层群众好评,成为江城基层党建的亮丽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