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版:全域党建·长治市

中国城市报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沁县:基层治理有温度 居民生活更幸福

《 中国城市报 》( 2024年06月24日   第 25 版)

  长治市沁县西湖苑物业服务中心高效温馨服务居民。

  2023年以来,山西省长治市沁县始终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基层治理指示精神,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抓手,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下的城市社区基层治理新模式,社区基层治理体系不断优化,多措并举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不断破解城市基层治理面临的难题,提升治理效能,让城市治理有温度,让群众生活更幸福。

  

  强化党建引领筑牢基层治理根基

  

  沁县以党建引领为抓手,多环节发力,加强网格党支部“领头雁”队伍建设,有效激活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

  

  抓好基层党建,打造“温馨家园”。由定昌镇党委牵头,以社区现有网格为抓手,与城建局联动摸清各小区、物业党员情况,结合小区实际共建立32个基层党支部,每个党支部书记由社区党组织或社区党员骨干担任,同时鼓励退休干部党员积极参与到社区网格党组织建设中。真正实现“支部建在小区上,服务送到家门口”。

  

  实施便民工程,打造“贴心家园”。通过服务阵地、制度体系、服务人员等多方面保障,确保小区党群服务站“有人管事、有地活动、服务常在”,让小区党群服务站发展成为党员活动主阵地、便民服务主窗口、居民议事主中心;同时整合党员、网格员、物业人员等力量,推动党组织链条向小区延伸,有效增进社区与小区物业、居民群众的沟通互动,结合实际开展“一对一、手拉手”结对帮扶活动,定期上门走访,切实增强小区服务力量。

  

  创新管理模式,打造“和谐家园”。每个网格结合自身实际,探索出各自特点的“支部+网格+党员”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以网格为单位着力打造特色网格,形成“一个人、一张网、一方格、一双腿”,从而实现党建与社会治理“一网覆盖”下的“网格化+党员”模范引领作用发挥工作格局,最大程度发挥网格员优势,为基层社会治理赋能,不断提高社会治理水平,进一步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完善运行机制提供基层治理保障

  

  沁县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聚焦双线联动协作,做强小区治理优势结合点,打造“线上+线下”双线联动便民服务机制,双向服务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和急难愁盼问题。

  

  线上依托党建引领网格化基层治理平台,建立群众点单、组织派单、党员领单、支部晒单、自评+测评的“四单两评”机制,群众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点单,小区党支部结合党员情况进行派单,党员领单处理,支部晒单公示。

  

  线下利用小区党支部阵地,搭建由“小区党组织、业委会(物管会)、物业服务企业、居民代表”多方共同参与的党群议事协商平台,完善居民提事、支部核事、协商议事、联动办事、群众评事的协商共治机制;构建“四单有登记、办理有监督、过程有记录、结果有评价”的智能服务体系,实现数据联动、资源共享。

  

  配优党建人才激发基层治理活力

  

  沁县在基层组织建设中重视人才选拔,培养干事创业、致富能手、时代新人进入社区“两委”班子,选好配强基层干部班子。

  

  严格人才选聘程序。通过公开招聘方式,聘用优秀大学生到社区任职;同时,社区通过依法选任、组织推荐等多种方式,选取社区优秀的青年干部进入“两委”班子,不断充实社区“新鲜血液”提升服务水平与服务效率。

  

  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建立健全基层干部岗位等级绩效薪酬制度,严格落实薪酬发放,定期进行公示。为激励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定昌镇党委制定党组织书记具体考核办法,从为民办实事、疫情防控、社区精神文明创建、基层网格治理等多方面进行考核打分,对连续任职满两届,表现优秀的党组织书记可选拔进入乡镇班子。

  

  融合阵地建设创建基层治理综合体

  

  沁县坚持融合建设原则,采取“三统一”办法夯实党建“主阵地”。按照“八有”党群服务站标准,统一规范24个小区党群服务站阵地名称,并参照小区党群服务站八大功能完善办公室,健全工作体系,逐步推进小区党群服务站全覆盖。

  

  统一规划设置,做到功能阵地合理化。对社区办公场所进行统一规划设置,对各类服务阵地进行整合;各社区党委把接待和服务群众的场所均放在一楼,对党群服务中心、便民服务大厅(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信访接待室、心理咨询服务室、矛盾纠纷调处室等场所进行提档升级,服务阵地面积达500平方米。

  

  统一制度牌匾,做到融合建设标准化。根据建设标准,统一规范标牌名称、规格、大小,按悬挂原则和次序规范挂牌。以“完整、必要、适用”为基准,分类修订完善各功能阵地工作制度,经县委政法委审核后,统一制作张贴。

  

  统一协调配合,做到服务群众高效化。融合建设后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兼备文明实践、党群活动、政务服务、综合治理、协商议事等功能;各社区调配多名工作人员,设立多个服务窗口,明确服务事项,明确工作职责,修订完善各项制度;构建社区党委书记总负责、副书记具体协调、工作人员密切配合运行机制,切实提高服务群众质效。

  

  创新网格治理走出基层治理新路径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沁县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着力打造多方参与、多资源共享、多渠道融通的基层治理共同体,使基层各领域党员组织起来、思想凝聚起来、群众幸福起来。

  

  支部建在网格上。为突破社区“事多人少”的瓶颈,推动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去年以来,联合定昌镇党委以建强网格党组织为抓手,构建“镇—社区—网格”三级阵地,切实打通为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把网格党组织是否全覆盖纳入基层党建考核重要内容,确保工作推进有目标、有抓手、有落实,以“小网格”撬动“大治理”。

  

  健全网格化管理。在社区建设综合服务站,形成以“网格长—网格员—排查员”为线条,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党委为核心的条块结合的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完善组织机构,健全各项工作制度,组建以党员、网格长、网格员、排查员、楼栋长、志愿者为一体的网格服务队伍。

  

  “党员入格”赋能基层。依托“党员入格一网兜底”服务机制,按照“就近就便、统筹调配”的原则,积极引导六大社区的在职党员前往所辖6个社区报到并按照就近原则编入所在网格,成为社区“兼职网格员”,在调解矛盾纠纷、小区治理等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引领“红色物业”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小区是基层治理的基本单元,物业服务联系着千家万户。沁县聚焦小区治理中的堵点难点,以“红色物业”全覆盖为抓手,探索实施镇党委领导、政府引导、社区指导的新模式,激活基层治理“源头活水”,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坚持党建引领,厚植“红色基因”。积极探索党建引领社区网格化治理有效途径,建立“社区党委+物业党支部+楼长+住户”四级组织体系,通过党组织领建业主委员会,定期开展活动,提升党员示范引领作用;同时,着手启动社区养老“红色物业”项目,紧扣“原居安老”理念,在西湖社区试点实施“党建+社区+物业+养老”服务模式,社区党委与沁县祥瑞老年服务中心签订老年人托养服务合同,共同服务社区居民,为社区内60岁以上老人提供高质量的养老服务,满足社区居民居家养老、就近养老服务的需求。

  

  抓住关键环节,筑牢“红色堡垒”。通过业委会、物业公司、社区、党支部四方联动,明确四套班子工作目标任务,加强小区党组织的领导,明确业委会(物管会)党组织、物业企业党组织在小区党组织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切实提升了社区治理水平。建立值班、工作、服务3项运行制度,打造共驻共建、邻里互助的服务站,不断夯实服务居民的基础。

  

  着力物业服务,搭建“红色平台”。由定昌镇党委牵头,各社区党委负责,物业积极配合,三方联动共筑共建,围绕便民服务、增进民生福祉等方面,在部分小区内设立“党建综合会议室、文化广场、矛盾纠纷调解室、党员志愿者报到室”等功能场所,为小区居民提供聚集活动、娱乐休闲、教育培训等服务。推选成立小区业委会,由小区资深老干部担任主任,小区居民中的党员担任成员,对涉及小区重大事项牵头把关,对物业的相关工作进行全程、有效监督。有效破解物业服务管理难题,激发社区治理新动能,不断提升小区居民生活幸福感。(记者杜英姿、郭文治、孟航、郑新钰钰、、李李彤彤彤彤、、李李静静雯雯综综合合报报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