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版:全域党建·长治市

中国城市报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潞城区:以社区之治擦亮城市幸福底色

《 中国城市报 》( 2024年06月24日   第 20 版)

  长治市潞城区南华社区与驻区单位签订共建协议。

  长治市潞城区滨河社区开设舞蹈公益课堂。

  社区是基层治理的基本单元,是联系服务群众的基础。近年来,山西省长治市潞城区聚焦居民群众的新需求,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立足强基础、聚合力、树品牌,多方联动、多元参与、多维共治,激活社区治理“神经末梢”,提升社区服务居民能力,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以社区之治擦亮潞城幸福底色。

  

  建强基层基础构建城市社区治理机制

  

  锻强组织体系。建强网格党组织,9个社区党委规范设置小区(网格)党支部96个、楼栋党小组535个、党员中心户1191个,形成“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组织体系;成立业委会(物管会)工作委员会,在区、街道、社区三级成立业委会(物管会)工作委员会,推动业委会(物管会)实现业务交流、行业自律、内部监督,引导全区业委会(物管会)健康发展,规范运行。

  

  强化队伍建设。配齐队伍,按照每个社区不少于16名社区工作者,人口过万社区不少于18名社区工作者标准,通过选举、招聘、下派三种方式为9个城市社区配备社区工作者155名,将175名网格员纳入社区工作者队伍管理。保障待遇,将网格员工资从每人每月500元提高至1800元,为社区工作者落实三岗十八级薪酬待遇,率先在全市为社区工作者落实工会福利。干部赋能,出台规范社区工作者管理六项制度,统一制发工作日志,实行工作纪实,年内对77名新任社区工作者进行任前培训1期,对150余名社区工作者进行素质能力提升培训2期,实行导师帮带制,结成帮带对子176对,不断提升社区工作者素质。表彰激励,每年评选表彰标杆社区党委1个,优秀社区党委书记2名,最美社区工作者10名,优秀社区党委书记和最美社区工作者三岗十八级薪酬晋升一个等级,激励社区工作者担当作为。

  

  建强体制机制。建立领导协调运行机制,成立城市基层党建工作领导小组,由区委书记任组长,区委副书记、区长及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任副组长,各街道党工委书记及相关单位负责人任成员,落实“区、街道、社区”三级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召开区级党建联席会议3次,提级办理社区治理难题7件,召开街道党建联席会议11次、社区党建联席会议90余次,解决问题150余项,推动城市基层党建上下联动,形成整体合力。完善包联工作机制,完善区、街道、社区三级领导包联制度,93个区直单位包联143个城市社区居民小区、600余名科级干部下沉包联小区报到,开展机关社区“你我共建,一路同行”活动,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以机关党建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基层社区治理能力提升。突出日常考核机制,对9个城市社区实行专项行动月排名制度,从召开党建联席会议、落实领办课题、党群服务中心(站)建设及活动开展、网格(小区)党支部建设、物业党建联建、社区工作者队伍管理、党建引领网格治理、宣传报道8个方面对党建工作进行量化考核,每月排名通报,年底最终排名作为社区党委书记年度基层党建述职的重要内容,实现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清单化、责任具体化、调度常态化、考核指标化。

  

  凝聚多方合力绘好社区治理“同心圆”

  

  充分整合辖区资源。由社区党委牵头,整合辖区内驻区单位、包联单位、商户企业、学校、社会组织等资源优势,开展结对共建,共签订共建协议115份,聚合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实现辖区内各领域资源共享、需求共帮、项目共商,凝聚起社区治理的“最大公约数”。截至目前,各社区联合共建单位开展小区治理200余次,与商户联合开展捐赠仪式等活动10余场,围绕“与党同行,守望未来”活动主题,联合学校举办了美术、书法、舞蹈等个性化活动30余次,为青少年搭建了社会实践平台。

  

  持续深化党员报到。积极组织机关单位党组织和党员参与到包联小区和居住地社区服务中,全区2248名在职党员在居住地社区亮明党员身份,签订《亮诺践诺评诺卡》,认领岗位840余个,参与社区志愿服务107次,认领微心愿152个。31名处级领导到社区报到并参与小区治理,主题教育期间,形成处级领导干部到社区参与小区治理工作档案70余份,通过调研共发现和解决问题80余项,为群众办实事60余件。

  

  汇聚新就业群体力量。组织新就业群体党员公开承诺践诺,上线“南华码上报”小程序,组建了一支10余人的先锋骑手队伍,实行“以服务换服务、以服务促治理”模式,建立先锋骑手参与基层治理爱心存折积分激励制度,推动快递员、外卖员、货车司机做好社区流动网格员和安全巡查员,举办快递员、货车司机职业技能大赛,评选最美货车司机、最美快递员,充分激发新就业群体活力,引导其成为城市基层治理“合伙人”。

  

  培育选树品牌提升城市社区服务质效

  

  潞城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按照“一社区一品牌”的思路,以开展“建设怡居家园”专项行动为抓手,让社区服务品牌成为城市基层治理新名片。

  

  建强阵地。持续完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功能体系,高标准打造9个城市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投入10.8万元用于支持社区、小区党群服务中心阵地标准化建设。在9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打造“芳邻工作室”,调解居民各类矛盾纠纷30余件;建设“读书角”,每月开展读书会、分享会、讲座等书香文化活动70余次;打造对外开放自习室,服务考研、考公学生2000余人次。

  

  优化服务。各社区积极开展“建设怡居家园”专项行动,关心关注“一老一小”特殊群体,引入全国十大康养品牌——暖心窝,学府社区依托兴禾花园小区建设老年餐厅,打造了“三红”品牌;各社区创新开设“五点半课堂”“周末小课堂”等暖心陪伴小课堂,对孩子们进行义务托管和辅导,目前各社区已开展各类书法、音乐、舞蹈等专业培训30余期;常态化开展“一月一主题”活动,对“爱心驿站”进行提档升级,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户外劳动者提供免费饮水、休息等服务,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开展居民小区电动车乱停乱放集中整治行动,共置换回收废旧自行车、电动车700余辆,清理整治“僵尸车”400余辆,对50余辆“僵尸车”进行再次利用,提升了车棚公共空间使用率;盘活地下停车位,制定《地下停车场基础设施改造方案》和《地下车位租赁管理办法》,释放闲置车位1000余个,逐步解决居民停车难问题;举办社区运动会4次,开设“周六小集市”等公益集市10余场,设置“益民一家”便民服务站提供家电维修、缝纫裁剪、义务理发服务,受益居民1000余人次,形成了“守望相助新邻里”党建品牌。

  

  提升物业。破解物业治理瓶颈,探索以市场化解决物业管理难题,出台了潞城区物业服务市场化运营方案,制订了物业企业推荐名录,持续推行“一带一”流动物业模式,推动29个符合条件小区引入物业服务企业,市场化物业服务小区比例由62.94%提升到67.13%;提升物业服务水平,每周开展物业行业从业人员技能培训,每月开展“一月一主题活动”,每年开展技能竞赛,截至目前培训物业服务人员700余人次;强化行业激励导向,健全物业企业考核评价机制,每半年对物业企业进行一次考核,选树拍摄了王旭斌等3名“最美物业人”,表彰了10个物业企业(项目)、30名保洁员等物业服务人员,对排名靠后的5个物业企业进行通报,限期整改;提升物业服务智慧化水平,依托“5G+红管家”物业平台,解决邻里纠纷18件,办理居民生活琐事103件,改造供电线路6200米,建设电动车棚37个、新能源车充电桩6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