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版:城市党建

中国城市报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山西省长治市:

赋权扩能减负增效 夯实城市基层治理根基

■中共长治市委组织部 《 中国城市报 》( 2024年06月24日   第 17 版)

  山西省长治市城区景观鸟瞰。

  近年来,山西省长治市在市、区两级成立城乡基层治理委员会,统筹协调街道社区赋权扩能、减负增效等重要工作,持续推进党建引领小区“五有”建设,既做好减负松绑的“减法”,又做好提质增效的“加法”,下力气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有效提升了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效能。

  

  明责赋权提升街道统筹能力

  

  长治市深化街道管理体制改革,抓实“下沉、赋权、增效”三个关键,推进资源、力量、服务向一线集聚。

  

  一是工作力量充实一线。优化领导班子结构,增补64名驻区单位负责人为兼职委员,提高街道“大工委”在基层治理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能力。统筹48个区直单位编制资源下沉街道,清理违规借调街道社区干部35名,保证街道社区工作力量稳定。建立优秀年轻干部常态化到基层挂职机制,选派12名优秀年轻干部到街道挂职,充实一线工作力量。

  

  二是办事权力下放一线。按照“一街道一策”的原则,动态调整街道职责清单、执法事项清单和“吹哨”事项“三个清单”,全面厘清街道与区直部门职责边界,切实减轻基层工作负担。在充分论证赋权事项性质和街道承接能力的基础上,依法赋予街道综合管理权、统筹协调权、应急处置权、物业信用等级评价权等7项权力,推动基层权力给基层、基层事情基层办。

  

  三是综合执法赋能一线。18个街道全部成立综合执法办公室,配备203名专职人员,实行执法力量集中办公,提高“一支队伍管执法”质效。市、区两级依托司法行政部门成立综合执法协同平台,对无法独立解决的复杂事项,街道及时通过协同平台向上“呼叫”,平台统一受理、派发、督办,打破条块壁垒,快速调集力量,推动协同攻坚。截至目前,平台呼叫事项办结率99.5%,满意度100%。

  

  减负增效提升社区组织能力

  

  长治市按照“高效、规范、便民”的原则,整合优化社区服务资源,促进社区聚焦主责主业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

  

  一是厘清社区工作事项。研究出台关于进一步减轻社区负担的具体措施,制定社区居民委员会依法履行职责事项清单20项,推动落实社区工作准入制度。今年3月,开展了“基层自治组织出具证明事项”专项调研,针对部分社区仍存在开具死亡证明、无犯罪记录证明等6类不合理证明问题,通过加强政策宣传、部门协同联动、信息数据共享等方式予以解决,并抽取20个社区动态监测,防止反弹。

  

  二是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研究制定组织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实施意见,通过搭建区域化党建、社会组织服务、公共资源共享等平台,畅通市场主体、新就业群体、志愿者等参与基层治理途径。目前,全市共有2348名快递员、外卖配送员和网约车司机到工作地社区报到备案,参与平安建设、文明创建等工作;共培育引入1870个社区社会组织,其中126个承接社区公共服务项目。

  

  三是加强物业党建联建。实施“一二三四工作法”,推进社区物业党建联建常态长效。一套机构统管,在健全完善区街社三级物管架构基础上,细化“红黑榜”“物业超市”等20项具体制度。两个部门协同,协同城市管理、市场监管两个部门开展联合执法,约谈企业70家,下达处罚决定书15份。三方专业化解,依托司法行政部门成立物业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物业纠纷35件;依托人民法院在有条件的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置24个法官工作室,开展诉前调解21场;依托检察机关推进物业管理公益诉讼。四级机制联动,利用“区—街道—社区—网格员”四级物业矛盾纠纷调解机制,逐级分类化解纠纷1678件。

  

  共建共治提升小区治理能力

  

  长治市以“新晋邻”党建品牌为引领,全面推进小区“五有”建设,不断夯实小区共建共治基础。

  

  一是推动小区党支部实体化运行。制定小区党支部评星定级40条,从组织体系、党员管理、服务群众等6方面予以评分定星,共评选四星级、五星级党支部61个,示范带动全市1055个小区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实体化运行。出台小区党支部经费使用管理办法和党支部书记管理办法,将党支部工作经费提高到每个党支部每年5000元,为每名党支部书记每月发放200元工作补贴,建成1199个党群服务站,确保小区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场地议事。

  

  二是深化党员到社区报到工作。将党员到社区报到延伸为到小区报到,由小区党支部更近距离地组织党员在“8小时之外”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并及时向社区党委反馈。分类建立自管党员、在职党员、青年党员、离退休党员、流动党员五类台账,将所有党员编入小区党组织,组织认领党建指导、政策宣传等36个岗位,在工作、生活、网络“三个空间”积极发挥作用。以潞州区淮海社区、潞才社区为“智慧社区”试点,探索在线认领岗位、服务纪实、审核计分,实现党员的快速动员、任务的主动认领、服务的精准高效。

  

  三是建立扁平化应急指挥体系。在全市2431个小区开展风险大排查,指导小区全部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小区支部书记或在小区居住的党员干部担任指挥长,统一调度人财物,平时、急时快速转换。小区设置平时和急时岗位,组织党员、志愿者和群众中的骨干力量领岗履职,平时巡查走访、安全宣传,应急状态下能挺身而出,开展自救互救,配合做好救援处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