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副刊

中国城市报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筏子河畔

■黄 健 《 中国城市报 》( 2024年06月24日   第 16 版)

  龙门山的清泉奔腾而来,进入湔江,丰盈的江水分成若干条大大小小的支流,奔赴远方。李冰导洛,梳理湔江,其中一支缓缓流向今什邡城区所在地,蜿蜒成一条美丽的河流。

  

  河水清浅,河道幽长,仅竹筏可以通过,这条河因此有了一个生动的名字——筏子河。

  

  筏子河穿什邡城而过,贯通南北,清清的河水日夜流淌,永不停歇。听父辈们讲,很多年前,人们用竹筏运输货物,人来筏往,好不热闹。这里曾经鱼虾满河,水草丰盈,两岸的小街繁荣热闹,游人如织。小城的人们亲切地称这条河为母亲河。街邻们早上在河边挑水,洗菜,迎接朝阳;下午坐在河岸的石墩上听风品茗,畅叙家常;晚上就在河桥上数星星,看月亮。这是一条河流带给一座城市的幸福感。

  

  这条长长的筏子河,走着走着,就走进了人们的心里。它承载着古老的章洛文化,流淌着川西小城的基因,也见证着人们对幸福与美好的追求。

  

  后来,发展之风劲吹,小餐馆、小商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沿河两岸,小商小贩们的吆喝声响彻筏子河畔,打破了曾经的宁静。站在河桥上遥望,小河两岸,店铺参差,显得有些冗杂。垃圾乱堆、乱放、乱扔现象日益频繁,没过多久,河的面庞上有了污渍,水走得越来越慢,有些地方甚至堵塞,空气中常常弥漫着难闻气味……看着曾经美丽清秀的母亲河变得如此浑浊不堪,人们忧心如焚。大伙儿有一个共同的愿景:让筏子河重变清澈,让奔腾的流水再次唱响欢快的歌。

  

  于是,上世纪90年代,对筏子河的综合治理开始了。清理淤泥,修缮河堤,扩宽河岸,植树造林……这项浩大而艰苦的工程持续了许多年。后来,治理工作渐渐成了常态,母亲河被大家齐心细心呵护。我们终于再次看到筏子河的水清丽、明亮起来。河边的榕树枝繁叶茂、亭亭如盖,树上鸟儿成群,树下繁花似锦……一切美好的到来皆因一条河流的成功整治。人们漫步于筏子河边,就如同进入了一条绿色的长廊,足以感受生活与生态交相辉映的浪漫与精彩。

  

  鳞次栉比的住宅楼在筏子河两岸拔地而起。那河水明净如镜,河面上浮动着白云、蓝天、绿树、白鹭、小楼以及游人的倒影。而今的筏子河畔,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图景越来越清晰。

  

  一座城市有了河湖,就有了灵性。筏子河如一条血脉,联系着家乡人的牵挂与思念。我们爱筏子河,爱它的绵长纯洁、川流不息,更爱它作为一条河所肩负起的使命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