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理论

中国城市报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以健康社区建设助推城市高质量发展

■王小彦 陈 程 《 中国城市报 》( 2024年06月24日   第 13 版)

  社区是城市最基本的单元,健康社区是健康城市的基石。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加快和人民群众需求层次的不断提升,健康社区建设的重要性日渐凸显,已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课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这为加快推进健康社区建设助推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为此,面对当前人口老龄化、基础设施老化、配套设施不完善、服务功能不足等多层次问题,深入践行人民城市发展理念,多维度审视加快推进健康社区建设,对推动基层健康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提升社区健康治理能力,助推健康城市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强化卫生健康和社区治理深度融合。顺应城市发展新形势、改革发展的新要求、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坚持把基层健康治理融入卫生健康服务全过程,把“融合”的理念、举措和服务,传递到健康社区建设中的“每个细胞”,不断提高基层健康管理能力,促进城市健康发展。强化对社区重点医疗卫生服务需求覆盖,设立服务居民健康联络员,负责收集和回应居民健康和生活需求,在家庭和专业机构之间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账户,记录居民健康状况、疾病史、疫苗接种等信息,开展居民健康评估与全程健康管理,根据健康人群、患病风险较高人群等不同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全程健康管理服务。加强与上级医疗机构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强化医联体内优质专科诊疗资源对社区的支持,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

  

  依托数字赋能健康社区建设。数字社区是数字城市的重要载体,是推动城市数字化升级的关键路径。借助数字化技术,全面赋能健康社区数字化转型场景建设与发展,打造全周期的数字健康社区健康管理服务体系,实现居民健康服务的智能化、一站式、个性化服务。强化健康社区网格化管理、信息化支撑,提高社区精细化治理、精准化服务水平,实现对社区居民健康数据的全面收集、整合和分析,精准地评估居民的健康状况,制定个性化的健康管理计划,提高健康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居民健康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识别潜在的健康风险和疾病趋势。通过大数据管理,整合个人基本信息、健康检查记录、疾病史、疫苗接种记录等,实现健康数据的实时更新和共享,确保医疗机构、社区服务机构、居民个人之间信息的互联互通。

  

  构建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养老服务水平是城市发展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而社区养老则是城市养老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聚焦养老服务难点痛点,围绕老有所居、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安,增强养老服务供给能力,加快推动社区养老服务提质升级。完善全要素居家养老照护服务体系,重点聚焦高龄老年人生活照顾需求,全面推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健康发展。同时,随着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尤其是在老旧小区,健康适老和无障碍的生活环境品质更是亟待提升和改善,加强社区适老环境建设和改造,不断提升为老服务质量;加大力度投入相关资源和政策支持,统筹建设养老、托育等社区服务设施,完善老旧小区“一老一小”服务功能。

  

  提高社区健康科普精度和深度。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是健康城市建设的重要一环,推进社区健康科普纵深发展,助力提升健康城市软实力。聚焦社区居民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需求,开展“互联网+”健康教育,通过线上课程、短视频、互动问答等形式,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推进健康家庭建设,结合社区医疗资源,制定针对性的健康管理策略和健康干预计划,引导家庭成员践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丰富活动载体,做好日常宣教,健全常态化健康科普机制,积极开展社区健康主题实践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科学精准的健康知识,满足居民亲身体验健康生活、科学养生的需求。(作者单位均系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