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新能源

中国城市报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新能源汽车加速下乡,挖掘农村消费潜力

■中国城市报记者 朱俐娜 《 中国城市报 》( 2024年06月24日   第 06 版)

  政策助推下,越来越多新能源汽车开进农村。

  

  6月14日,2024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启动仪式在江苏常州举行。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负责人在启动仪式上表示,我国幅员辽阔,农村地区具有推广新能源汽车的天然优势条件,扩大新能源汽车在农村地区推广应用,能够提升农村交通安全水平,带动路网、电网等基础设施改造提升。

  

  为农村经济注入新动力

  

  2020年,我国启动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这一年的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联合印发《三部门关于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通知》。目前,已进入政策推进的第五年,共在10省(市)开展了24站专场活动,参加的汽车企业累计发布近270款下乡车型,带动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700多万辆。

  

  “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自2020年启动以来,得到了各地政府、行业企业的大力支持,有力支撑了全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快速增长,同时带动了农村地区汽车营销、服务网络以及充换电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负责人表示,今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会同相关部门更高质量开展好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结合汽车以旧换新、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等政策,推动充换电、金融保险、售后维修等服务协同下乡,让新能源汽车更好地走进千家万户。

  

  今年5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2024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为加快补齐农村地区新能源汽车消费使用短板,提升居民绿色安全出行水平,赋能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组织开展2024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迎来蓬勃发展。截至2023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超2000万辆。随着城市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速放缓,农村地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消费潜力有望激发。

  

  《通知》提出,活动进一步下沉到县域,选取一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比例不高、未来市场潜力大的典型县域城市,举行若干场专场活动;以此为中心辐射周边乡镇,结合地区实际开展若干场特色活动,形成“1+N”活动布局。

  

  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在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新能源汽车乡村下沉是一个积极的举措,这将激发农村地区的消费潜力,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如充电设施、售后服务等,为农村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

  

  北京市社会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王鹏告诉中国城市报记者,农村地区往往生态环境脆弱,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将大幅减少有害排放,对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具有积极意义。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将促使农村地区加快充电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方便了新能源汽车的使用,也提升了农村地区整体的基础设施水平。同时,新能源汽车的便捷使用将提升农村居民的出行效率,随着农村电气化进程的加速,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也将得到提升。

  

  入选车型更加丰富

  

  常州作为今年新能源汽车下乡的启动首站,多年来在新能源汽车产业落子布局、集链成势。常州市副市长徐军在启动仪式上介绍,在众多产业赛道中,新能源产业已成为常州最耀眼的城市名片。新能源汽车下乡是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推动绿色出行的有力举措。

  

  “2024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启动仪式选址常州,是对常州‘新能源之都’建设的高度认可。常州将以此为动力,持续完善各类政策措施,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销售服务网络、资源回收体系等建设,打造产业发展与消费应用的‘双高地’。”徐军说。

  

  尽管我国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目前在农村地区仍然面临一些发展难题。

  

  王鹏认为,充电设施短缺是制约新能源汽车在农村地区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农村地区充电设施的建设相对城市更为滞后,这不仅影响了新能源汽车的使用便利性,也限制了其市场推广。此外,部分农村居民对新能源汽车的认知度不高,购买力和意愿相对有限,也制约了新能源汽车在农村地区的普及。

  

  “新能源汽车的价格相对传统燃油车较高,农村地区居民收入普遍较低,购买新能源汽车的经济负担较重。农村地区的技术条件相对薄弱,维修和保养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力量不足。新能源汽车企业销售服务网点的布局多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在下沉市场密度并不高,导致售后、维修、救援等常规服务难以延伸到农村。”袁帅说。

  

  记者注意到,《2024年新能源汽车下乡车型目录》提供了近百款车型,包括轿车、商用车、SUV、皮卡车等,较2023年增加了30款,入选的车型更加丰富。

  

  《通知》明确,选取适宜农村市场、口碑较好、质量可靠的新能源汽车车型,开展集中展览展示、试乘试驾等活动,丰富消费体验,提供多样化选择。

  

  农村市场对哪类车型需求更大?在财经评论员张雪峰看来,农村地区的新能源汽车需求主要集中在经济适用性、耐用性和充电便利性方面,尤其是适用于农村路况和日常使用的车型更受欢迎。“目前,新能源汽车在农村地区的普及率相对较低,主要原因在于基础设施的欠缺和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认知度不足。然而,随着政策的支持和推广活动的展开,农村居民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和需求会逐渐增加。”张雪峰说。

  

  袁帅也向记者表示,新能源汽车不仅要满足农村居民的短途代步需求,还要考虑价格、续航里程、使用成本等因素。更重要的是,需要完善的充电设施和售后服务体系,以保障新能源汽车的正常安全使用和维护。

  

  值得一提的是,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将“真金白银”的优惠直达消费者。《通知》明确,新能源汽车承保、理赔、信贷等金融服务,以及维保等售后服务协同下乡。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在启动仪式上表示,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农业工业化水平提高和农民消费水平持续提升,农村居民远距离出行需求日益增多,农村道路交通配套设施逐步完善,汽车出行成为农村居民的重要选择。新能源汽车作为解决能源、环境问题及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是汽车产业转型的重要方向。农村地区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潜力还有很充分的发掘空间。

  

  渗透率有望飞速提升

  

  新能源汽车顺利下乡,需要重点关注充换电设施建设。《通知》指出,鼓励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销售企业、金融机构、充换电设施企业、销售和售后服务企业积极参加,结合以旧换新和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等支持政策制定促销方案,建立完善售后服务体系。

  

  充换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已经成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关键要素之一。当前,我国正在不断加大对充换电基础设施政策扶持力度,在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兼顾产业发展质量。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副秘书长仝宗旗在启动仪式上表示,预计乘用车未来充换电基础设施将以居民区充电为主,公共充电为辅,换电为补充;私人充电桩将占新增充电桩65%;私人充电桩提供充电量将低于40%;公用和专用领域对超级快充需求迫切,预计“十四五”期间快充桩将增加50万台。

  

  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市场政策利好不断。不久前发布的《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中提出,将逐步取消各地新能源汽车购买限制。落实便利新能源汽车通行等支持政策。

  

  “随着国家对新能源汽车政策的支持和下乡活动的推动,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开始接触和了解新能源汽车。根据相关数据,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带动了显著的销售增长,显示出农村地区居民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正在提高。”王鹏分析称。

  

  随着农村电网不断升级改造,充电桩、充电站、换电站等供电设施布局将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在农村地区的发展前景广阔。张雪峰表示,未来,随着充电设施网络的铺开,新能源汽车的充电将更加便捷,农村居民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和购买意愿也会提高。同时,随着更多适用于农村市场的经济型、耐用型新能源汽车的推出,以及相关补贴和优惠政策的实施,新能源汽车在农村地区的普及率将进一步提升。可以预见,新能源汽车将成为农村居民的重要出行工具,推动农村地区交通出行向绿色、智能、现代化发展。

  

  许海东介绍,五部门联合组织开展2024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将从政策、服务、基础设施、产品等多方面为新能源汽车下乡展开全面保障,同时也将进一步提高农村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认知。伴随车型供给进一步丰富、智能化+快充+长续航体验提升、成本压缩带动价格下降,新能源汽车将下沉到更具竞争力的价格区间;与此同时,在国家及地方政策的强劲支持下,在所有新能源汽车行业生态合作伙伴的共同努力下,乡村新能源汽车市场生态将得到快速完善,有望迎来渗透率飞速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