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城乡发展

中国城市报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内联外引增活力 茶旅融合共富裕

温州商学院派驻干部王骥助力乡村发展

■胡金林 黄玉叶 《 中国城市报 》( 2024年06月17日   第 12 版)

  前年6月,温州商学院传媒与设计艺术学院教师王骥被派驻温州市文成县平和乡东方村任第一书记。驻村工作期间,王骥积极整合身边资源,发挥高校人才和专业优势,带头盘活乡村闲置老屋,引进民宿,开发研学基地,深度推进以茶产业为基础、以旅游产业为媒介的茶旅融合发展道路,把村庄变成景区,打造出家门口的“诗和远方”,助力当地实现高质量发展。

  

  坚持组织引领,筑牢乡村全面振兴“桥头堡”。派驻以来,王骥从加强村级干部队伍管理、规范村级组织运行机制、优化农村党员队伍等方面着手,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及主题党日活动制度,协助村“两委”丰富党员活动,推动党建联盟发展,增强党组织凝聚力;结合平和乡非遗特色,通过“听学做”的学习模式,在学习、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在群众中落地生根。王骥主动对接温州商学院党委深化驻村帮扶工作。学校党委委员、校长助理胡江带队,党员教师领衔,成立了教授博士团,助力平和乡茶旅融合发展。王骥还促成传媒与设计艺术学院与平和乡签约建设实习实践教学基地,让学生课堂活起来的同时,也为当地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更多的思路和方案;开展毕业设计“真题真做”,将平和乡的茶元素融入2023毕业设计主题,提供了一批高质量的设计方案。

  

  坚持产业发展,激发共同富裕新动能。派驻以来,王骥带领乡亲们变茶山为“金山”,做好“一片叶子”的文章,讲好平和乡“共富茶”的故事。他组织团队挖掘平和乡茶文化发展史,编写平和乡茶文化故事,拍摄平和乡茶文化宣传片,用新媒体的手段展现平和乡茶文化的魅力。开展茶旅融合系列规划,助力平和乡成功创建浙江省4A级景区乡、温州市级研学基地。结合东方村中国传统古村落的招牌,发挥平和乡“文成茶乡”及九龙山“中国最美三十座茶园之一”的优势,策划推出“逛古村、赏茶艺”研学路线,打造茶文旅融合新产业新业态。利用高校人才和专业优势,助力茶园会客厅的设计和落地,项目现已开始运营。连续两年组织大学生到平和乡开展直播带货。引进浙江域城文旅发展有限公司投资2000万元,打造梅垟下民宿村及平和乡茶文化研学路线。积极对接资源,促进文成县资金回流,积极联系在异地的文成县企业家投资家乡、助力家乡发展。

  

  坚持按需解难,探索为民服务新模式。派驻以来,王骥扎实为民办实事,开展以“美化村居环境、共建和美乡村”为主题的村居环境改造提升专项计划。他带领党员干部、村民清理乱点279处,拆除乱搭乱建32处,争取项目资金100万元,用于东方村整村140盏太阳能路灯更换及村口挡墙施工,提升村居环境,点亮乡亲们的“回家路”。利用帮扶资金10万元打了两口水井,解决村民“抱着水缸没水喝”的问题。做好“送医上门”守护群众健康,牵头联系医院、卫生院定期开展为留守老人和残疾人量血压、测血糖等日常检查,并让医生针对病情作出专业性诊断。发动“乡贤”徐微微成立徐微微爱心理发室,以服务老人为导向,设立流动服务点,定期开展爱心理发活动,为6个村子的老年人送去了方便和温暖。联系爱心组织、结对单位,帮扶困难学生32人,长期结对资助特困学生2人。争取县民政资金120万元,提升改造原东方村梅垟下老年食堂,打造“平和乡东方村梅垟下养老驿站暨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为村里60余位老人提供堂食、送餐和洗衣服务。组建学生社会实践队,在平和乡开展为期两周的双语夏令营。打造“共享云课堂”,定期邀请温州商学院的老师通过线上的方式,常态化地为孩子们带来生动有趣的绘本课。

  

  派驻两年来,王骥用心用情、奋楫笃行。他深刻感悟到,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中之重。促进产业振兴,要立足当地特色资源,创新发展思路,让土地、劳动力、自然风光等要素全部“活起来”,成为撬动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从而使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