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版:案例与思考

中国城市报 2024年06月10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以党建引领激发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活力

■李 德 《 中国城市报 》( 2024年06月10日   第 26 版)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近年来,广东省云浮市委高度重视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坚持强化党建引领,汇聚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新生力量,激发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的活力。

  

  强化党的领导。云浮市委高度重视党的领导,坚持把党的领导全面地、系统地、整体地深化运用于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工作。建强党的组织体系,优化市县两级两新工委运行规则,构建两新工委牵头、行业党委实推、相关部门协同、街道社区属地管理的格局。明确党建目标任务,制定提升“三新”领域党建质量工作指引,推动党建重点工作任务落地落实。通过行业联建、区域共建、派驻帮建等形式,扎实组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的组织体系。同时,发挥新业态党员先锋模范和新业态基层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强化新业态在基层治理中的融合共治作用。

  

  夯实服务体系。云浮市委坚持以新就业群体需求为导向,建设温馨服务驿站、搭建多元服务载体,用心用情用力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办实事、做好事,切实解决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各种难题,通过暖“新”服务让他们时刻感受到党的温暖,引领他们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紧紧凝聚在党的周围。例如,搭建云城区星岩社区暖“新”驿站、邮政新兴县分公司服务大厅暖“新”驿站、罗定市天润广场暖“新”驿站,统一制定“十有+”标准,集合政治功能、组织功能、服务功能于一体,为新就业群体提供贴心的民生服务。从街道社区层面,建立党员干部“四个一”常态化联系新业态运营主体制度,开展走访、联席会议、联建活动,畅通民主渠道,化解新就业群体的急难愁盼,真正让新业态群体享受到全方位保障、多层次服务。

  

  激发参与动力。面对人员流动性大、主观能动性弱的新业态群体,云浮市委摸排新业态群体人员、党员数量、党组织设立情况,健全市、县、所三级抓党建机制,通过深度挖掘新就业群体灵活优势,将服务对象转换为治理力量,由“管理变量”转化为“治理增量”,构建起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积极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基层治理共同体,实现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与激活城市基层治理“新”活力的“双向奔赴”。通过聘请兼职网格员、培育志愿服务队等,建立激励机制,激发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活力。例如,组建新就业群体从业人员“蜂行志愿者”“蓝骑士”“黄骑士”“青骑兵”等38支“红色骑手”志愿者队伍,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担任流动的基层治理“合伙人”,协助解决社区治理难题。(作者系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