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副刊

中国城市报 2024年06月10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凝眸海宁

■杨晓杰 《 中国城市报 》( 2024年06月10日   第 16 版)

  我出生在浙江海宁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长大后,随着读书阶段的变化,我离家乡海宁越来越远。那年,我离开海宁,去了杭州读大学本科;后来,我又离开浙江,去了广西读硕士研究生。

  

  海宁在我的眼中,有家暖,有潮涌,有文韵。

  

  家暖既是来自家人,也是来自家乡。我在远方,而家人在海宁。我与家人之间虽隔着不短的距离,却像是有一根无形的丝线,将我们紧紧相连。每当我学习疲惫之时,总能从家人的电话声中得到关爱与安慰。家乡也时常给我带来阵阵温暖与惊喜。在广西读书那些年,我常看到海宁的新闻出现在我的视野中。2021年,我看到了杭州至海宁城际铁路通车运营的消息;再后来,我知道了那曾经的矿山——鼠尾山变成了清幽静谧的公园,曾经的矿坑——庄康岭矿区蝶变成了神仙湖生态公园,这些都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最生动的实践。

  

  我从母亲口中听说,这些年老家的变化也很大,尤其是在交通出行方面,已实现村村通公交车,村子里的老人不必再走漫长的路去镇里坐车;若去市里,则可以直接坐地铁,因为地铁已经通到“家门口”。

  

  兄长在村里上班,他告诉我,村子这些年因为积极响应和践行“千万工程”,发展得很不错。村子里有共富菜园与共富稻田,无论菜园里的蔬菜,还是稻田里虾、鱼、稻谷,最终都将使村民受惠,让他们心中充满致富的底气和生活的朝气。

  

  家乡的发展和变化,暖彻了我的心扉。

  

  而谈到海宁的潮涌,就得提到令无数人为之震撼的钱塘江大潮。海宁自古便是观潮胜地,每逢皓月当空,潮水便如万马奔腾般澎湃而来,震撼人心。今年,我屡屡在新闻上看到,有摄影师在海宁捕捉到了钱塘江呈现出的“潮汐巨龙”“潮汐之树”“潮汐龙眼”等壮观瞬间。当阳光洒落在“潮汐巨龙”上,其“龙爪”“龙脊”清晰可见,栩栩如生,仿佛金色“巨龙”欲要腾飞御风。

  

  我曾于儿时站在海塘边观赏潮水的起起落落。那时的我,并不知晓这潮背后所沉淀的文化底蕴。长大后我才知晓,这钱塘江的潮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多位名人心中的浪漫,也映照出民族文化的精深与厚重。王国维、徐志摩、金庸等文化大家用他们的笔墨描绘出了钱塘江畔的人文画卷;一代伟人毛泽东于1957年来到海宁观潮,并写下了《七绝·观潮》:“千里波涛滚滚来,雪花飞向钓鱼台。人山纷赞阵容阔,铁马从容杀敌回。”

  

  谈起“潮”这一自然界的壮观现象,如今已从有形的水流演变成了无形的文化及精神象征。1995年,海宁市委确立“敬业奉献、猛进如潮”为海宁精神。钱塘江的潮水,历经数千年的洗礼,始终保持着亘古不变的磅礴之声。这潮声,如同浙江的血脉一般,源远流长。

  

  说起海宁的文韵,其是由一代代海宁文人墨客凝聚而成的充满岁月印记的传奇。从东晋文学家、志怪小说《搜神记》作者干宝,到明朝戏曲家陈与郊,再到近现代国学大师王国维、当代作家金庸等,与海宁相关的文化名人不胜枚举。这其中,常为人们念到的当属王国维和金庸。

  

  海宁籍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以宋词为载体,提出了著名的“治学三境界”。这不仅是对学术研究过程的深刻剖析,后来也成为了对人生追求普遍适用的哲学概括。“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三种境界,犹如人生的三重门,每一步跨越都是一次心灵的觉醒与蜕变。

  

  今年恰逢金庸诞辰一百周年,有许多读者和“金迷”带着心爱的金庸武侠小说,专程前往海宁纪念、缅怀。金庸,本名查良镛,1924年出生于浙江海宁。海宁查氏家族,自古便是名门望族,科举成绩显著。尤其是入清后,查氏家族中涌现出“一门七进士、叔侄五翰林”,更被康熙皇帝称赞“唐宋以来巨族,江南有数人家”。“金庸的江湖一角总有海宁”,在金庸武侠小说里,常有故乡痕迹。其中,金庸的武侠小说处女作《书剑恩仇录》便是一部充满乡愁的作品,不但主角和故事原型都来自海宁,小说中还细致描写了海宁盐官的安澜园、海神庙以及闻名天下的海宁潮。

  

  海宁是安宁万和的、是大气厚重的。闭上双眼,我想象故乡的风,轻轻吹拂着我的脸庞,仿佛母亲的手,给予我深切的温柔。走出海宁许多年后,我想再走进海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