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特别报道

中国城市报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济南章丘区白云湖国家湿地公园

昔日涸泽变身一池青荷

■人民日报记者 侯琳良 《 中国城市报 》( 2024年06月03日   第 09 版)

  出济南城往东,驱车一个多小时,就来到了位于章丘区的白云湖,青荷碧水,柳堤莺啼,令人眼前一亮。

  

  白云湖形成于汉代,长江水、黄河水、百脉泉水在这里汇集,因“溪谷缕注,众水潴而为湖,白云英英出其中”,故得名。当地人都知道,这个历史名湖几经沉浮。

  

  古时的白云湖,水质清澈,荷红柳绿,百鸟翔集,引得文人雅士赋诗题词,留下多篇脍炙人口的佳作:“芳湖历尽欢无尽,况可乘船望翠微”“携朋访莲叶,浩浩何所之”“风来水面荷香远,烟带湖光树色迷”……

  

  然而,20世纪80年代以来,干旱少雨导致湖水几近干涸。随着淡水养殖开发,污水又排入湖中,水质遭到破坏。数据显示,2006年至2010年期间,白云湖区域内水质个别指标超过劣Ⅴ类。沉重的生态欠账,让“白云水乡”失去了往昔神采。

  

  转折从2012年开始。当年,白云湖获批开展国家级湿地公园试点建设;2017年至2018年,实施退渔还湿工程,对湖区周边21个村庄1544个鱼池进行全面清理、彻底清淤,湿地面积恢复到2.6万余亩;2021年以来,章丘区坚决拆除湖区内15栋违规建筑,清运渣土垃圾近5000立方米,修复绿化面积超过1.7万平方米,就近划补调入质量相当的湿地面积42.38公顷,划补后的湿地公园面积达到1627.5公顷。

  

  从章丘区到济南市,成立湿地保护管理办公室、湖区综合治理领导小组,齐抓共管的生态保护机制逐渐形成,生态环境保卫战一次次打响,昔日涸泽终于旧貌换新颜——

  

  水清了,鸟来了。黑水鸡、棕背伯劳、翠鸟、白鹭、褐柳莺、红头潜鸭、白头鸭、震旦鸦雀、东方白鹳……珍稀鸟类频频现身,这个山东第三大湖泊再现“江北明珠”风采,千亩红莲、千亩芦苇荡,湿地率83.2%。

  

  生态好,荷花香。沿着木栈道走向湖心,仿佛“误入藕花深处”,荷叶田田,荷花亭亭,令人流连忘返。

  

  依托一池青荷、一湖生态,章丘区着力做好文旅融合发展文章。去年夏天,白云湖生态文化旅游节成功举办,以“荷”为主题,农产品展销、美食品鉴、书画摄影展、荷韵文艺演出等系列活动如火如荼,吸引四面八方众多游客。

  

  春水初生,夏荷摇曳,秋日芦苇,寒冬观鸟……白云湖畔,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