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版:全域党建·抚州市

中国城市报 2024年05月27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南丰县: 三向发力巧解基层治理难题

《 中国城市报 》( 2024年05月27日   第 23 版)

  抚州市南丰县解放路社区开展“关爱职工 夏送清凉”活动。

  近年来,江西省抚州市南丰县按照共建共治共享的思路,围绕基层治理难题三向发力,以“网格管理+联动机制+便民服务”,进一步优化基层社会治理“一盘棋”理念,不断提高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找出基层治理“大小难题”的最优解。

  

  做精做优网格管理织密民生共建“一张网”

  

  南丰县紧抓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这个“牛鼻子”,以党建引领基层网格治理,推动网格党组织实体化、全覆盖。

  

  完善领导机制。构建“县委—城市社区党工委—社区党组织”三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治理工作责任体系,构建“城区总网格—社区大网格—小区小网格—楼栋单元微网格”四级网格架构治理体系,形成以党建为引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高效运行、协作顺畅的基层治理机制。

  

  推动多网融合。聚焦推动社区内的党建、民政、城管、卫生健康等各类网格进行整合,切实做到“多网合一”,全面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扁平化网格管理体系,推动派出所、市场监管局、城管局等30多个部门1000余人的专业力量进入网格,建立11个“部门—社区”工作联络群,创新实行“格内直呼”模式,实现“一网统筹、事事入格”。

  

  建强社区网格组织。以网格化、精细化为抓手,全面优化网格“三长”选任机制,配强选优网格“三长”队伍,同时推动公安、城管、民政、电力、住建等与居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职能部门人员进驻网格平台,组建网格党支部122个,推动网格党组织实体化、全覆盖,将网格打造成社区治理的“桥头堡”。

  

  搭建党群桥梁。围绕“1+5+7”工作体系,即一个党代表工作室、五心五度工作法、七彩志愿服务队,打造“小娟党代表工作室”,推动党代表履职和直接联系群众常态化制度化。截至目前,“小娟党代表工作室”已开展活动180余次,收集处理建议45条,宣讲受众达1.5万余人次,记录群众到访事件80余条,已解决75条。

  

  有效发挥联动合力拧紧干群共治“一股绳”

  

  南丰县着力优化多方联动协作工作机制,抓实“三联建”,凝聚多元共建共治的强大合力。

  

  党员联管。深入实施在职党员前往社区报到,切实搭建在职党员发挥作用平台。组织1100余名党员干部到社区报到,兼职担任“网格三长”“名誉家长”等基层服务岗位,组建党员突击队,设立党员先锋岗,组建政策宣讲、健康义诊、助老助残等服务团队,常态化参与社区治理;推行“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党员接单”模式,组织在职党员认领“微心愿”,帮助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20余件,惠及群众2.2万余人次。

  

  问题联办。落实“社区吹哨、部门报到”统筹调度机制,通过集中办理、联合整治等联动处置方式,实现了“哨源形成、社区吹哨、部门报到、限时办结、争议处置、全程监督”处置事项闭环运行;通过“桔事好办”小程序、社区网格、居民之家等线上线下渠道,收集居民需求、问题难点疑点,由社区“吹哨”求助,涉及问题处理的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响应前来“报到”,发挥优势帮助社区“解题”,推动城市基层治理由“单兵作战”逐步转变为“协同善治”。目前,通过多部门治理联管,有效开展了居民楼道杂物清理、社区内电动车“飞线”充电清理等专项整治行动,有效解决矛盾纠纷、环境秩序、消防安全等各类问题1000余件。

  

  党建联盟。构建区域共建的城市党建联盟,通过搭建“居民之家”“业委会”“红色物业”“桔事好办”等共治共享平台,融合社区、共建单位、社会组织、非公企业、居民群众等多元力量,推动公共服务和资源下沉社区,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符合群众需求的整合型社区服务实践模式;以“联”为纽带,推动64个企事业单位与11个社区结对共建、协商共治,联合共建单位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60余次;同时,注重调动社会团体,积极引进商会、乡贤、爱心企业等各类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建设,为居民提供各类免费服务。

  

  用心打磨品牌服务体系下好惠民共享“一盘棋”

  

  南丰县聚焦居民急难愁盼问题,积极搭建服务载体,不断提升社区党组织服务功能和水平。

  

  打造“城区10分钟政务服务圈”南丰样板。扎实推进政务服务向社区拓展,着力打造“全城通办、就近可办、无证能办、一次性办”的“城区10分钟政务服务圈”南丰样板,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米”;探索“党建+城区10分钟政务服务圈”建设,深入推进社区“三化”建设,在社区服务场所设置“一站式”便民服务站,深度链接政务服务信息中心数据,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依托社区便民服务站和智慧党建管理信息平台,通过推行“无证能办、全城通办、就近可办、一次性办”等升级版服务模式,着力实现“一窗受理,一网通办”,群众办事“只跑一次”或“一次不跑”的政务服务深度融合的模式;同时,将教育就业、农保社保、医疗报销、残疾人服务等社区居民高频率的95项事项全部下沉到社区服务范围,2023年以来,全县政务服务事项“一窗”受理3000余件,切实为广大群众提供高频率事项的便利化服务,赢得群众一致好评。

  

  探索打造“居民之家”服务平台。针对辖区居民反映活动议事场所不多、希望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的诉求,充分听取业委会、党员群众、共建单位的意见建议,积极统筹整合各方资源,创新融入“大客厅”“温馨家”“书香南丰”等设计理念,在全县打造17个不同风格的“居民之家”,以“小切口”服务“大民生”,建有子固书屋、心理咨询、百姓舞台、周末课堂、亲情连线室等多项利民便民场所和功能;在“居民之家”创办了社区嵌入式养老院,开办“幸福食堂”,为老人提供日间照护、文娱活动等服务,开设葫芦丝班、太极拳班、书法班、国画班等多门课程,接收学员200多名;依托413名注册志愿者、3支志愿服务队和联合共建单位,聚焦高频公共服务需求,提供健康讲座、维修缝补、送医送药等特色志愿服务项目;将“文化抚州 梦想之舟”文化品牌融入社区生活场景,开展送演出、送培训、送电影、送图书、送展览进“居民之家”活动560余场;以“社区邻里节”“社区文化体育对抗赛”为载体,以“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为抓手,以社区文化广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居民之家为阵地,常态化开展文艺展演、关爱“一老一小”等邻里守望活动,群众文化生活丰富,邻里关系融洽,居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得到充分提升。

  

  创新搭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智慧平台。坚持数字赋能,搭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智慧平台,推动数据“智慧联动”,有效激活社区发展动能。“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智慧平台搭建包含社区地理信息、人房物事、党员管理等内容的实时信息数据库,为社区管理提供分析研判的依据,大大提高社区管理的科学性和精确度。平台运行分级分层、内部衔接、协调顺畅,能够全程跟踪、督促事件处理,处理流程一目了然,有效提升社区基层治理效能。同时开设“桔事好办”小程序,配合智慧平台,通过线上处置、线下办理实现事件处置的双闭环流程,打通了群众反映诉求的通道,实现了矛盾调处的前端、高效、即时。“桔事好办”小程序还开通了一键上报、便民地图、学习矩阵、最新政策、党员报到、微心愿等多项便利功能,方便居民线上查阅最新社区动态、学习交流、反馈问题建议、参与志愿服务,真正做到“掌上办、码上享”。截至目前,小程序收集意见建议320余条,反馈问题1200余件,办结1180余件,办结率达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