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版:全域党建·抚州市

中国城市报 2024年05月27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临川区:组织引领党员示范 奋楫笃行再谱新篇

《 中国城市报 》( 2024年05月27日   第 19 版)

  抚州市临川区公元1959小区网格党支部充分发挥“三方联建”作用,化解居民之间矛盾。

  抚州市临川区阳光城小区“三长”助力第二届业主委员会选举投票。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统筹推进城市社区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对此,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紧紧围绕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通过制定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区城市社区党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党建引领社区网格化治理工作方案(试行)》和召开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推进会等一系列措施,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组织功能,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进一步发挥在职党员在城市治理中的作用,提升党建引领城市治理能力和水平,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基层治理新格局。

  

  补短板 强弱项建强基层党组织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基层治理体系中,只有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补齐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的各种短板,才能不断夯实基层基础。对此,临川区针对“全区120个物业服务企业,仅5个建立了党组织;155个业主委员会,仅16个建有党组织”的薄弱环节,双管齐下,进一步强化社区物业党建联建,着力提高物业管理服务水平。

  

  一方面进一步加强区级统筹调度。通过定期召开工作调度会、业务培训会,建立临川区社区物业党建联建工作台账,实行动态管理。依托共建单位、在职党员社区报到精准推送和发动社区网格员上户摸排“一推一访”两种方式,充分挖掘适合担任业主委员会成员人选。对全区符合组建党组织条件的物业服务企业和业主委员会,采取单建联建的形式做到应建尽建,对不符合条件的小区引进物业服务公司、小区自治和国有物业服务公司兜底,进一步扩大小区物业服务和业主委员会工作覆盖和组织覆盖。

  

  另一方面大力开展“红色物业”品牌创建活动。会同区住房保障中心,制定并印发《关于开展“共建红色物业,共享美好家园”活动的通知》,在全区大力开展“红色物业”品牌创建活动,将每月的1日设为“倾听日”,组织党员业务骨干开展走进物业服务企业帮建活动,加强物业服务企业党建工作,培育选树一批“红色物业”小区,以点带面提升全区物业管理服务水平。

  

  临川区公园懿品小区积极打造“红管家”治理品牌,通过动员报到党员、物业公司人员、业主委员会成员等组建了10支162人的“红管家”工作队,制定红管家管理职责,主动到居民家中了解情况、收集问题,将小事做细、服务于心,由“物管”变“共管”、“上墙”变“上心”、“被动”变“主动”,真正让“红管家”成为群众身边的贴心管家,让小区居民感受到“小区治理、大爱相随”的温馨氛围。

  

  作示范 善作为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临川区为进一步加强在职党员社区报到工作,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在职党员社区报到工作的通知》,推动全区在职党员到社区、进网格、亮身份,主动服务群众,广泛开展党员志愿服务。在阳光城小区积极探索“三长”联动工作机制,通过组织部门、街道社区上下联动、精准摸排、组建队伍、统一思想、建章立制,组建了一支337人的“三长”硬核队伍(网格长3个、楼栋长103个、单元长231个),打造了市中心城区第一个“三长”议事小站,建立了挂牌公示、信息互通、定期协商、党员服务等制度,“三长”通过开展“敲门行动”“家园行动”“业主委员会选举”等系列活动,亮身份、亮承诺、亮职责,以思想之变带动认识之变、行动之变,主动融入网格化管理,由网格长担任网格党支部书记,将党支部筑牢在小区里,让党组织真正覆盖到小区的“神经末梢”,激发了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主人翁意识,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截至目前,“三长”通过开展“敲门行动”,征求小区103栋2763户住户意见,完成了小区主干道等改造升级,小区旧貌换新颜;通过开展“家园行动”,共清理小区楼栋单元内牛皮癣800余处、清除店面小广告670余个,进一步提升小区环境质量;通过结对“上户选举”,两人一组利用休息时间,敲门入户,做好小区业委会选举投票工作,圆满完成选举业主委员会;通过开展风险排查,会同社区干部、共建单位、一同做好小区安全生产、消防安全等风险隐患排查,确保安全事故零发生。

  

  提效能 见实效城市基层治理再创新局面

  

  为进一步树牢城市党建“一盘棋”的思维,临川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示范引领作用,持续推广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探索党组织领导下群众自我管理、协商共治的有效方式。认真总结小区治理成效,推动社区建立居民理事会、恳谈会等协商议事平台52个,积极引导新就业群体、社会组织、群团组织参与社区治理,帮助协商解决小区治理问题2089个。同时打造党群连心、邻里和谐、守望相助的平台载体。结合打造市、区两级“模范党支部”,积极开展“一社区一品牌”活动,借鉴社区运动会、公益活动等做法,因地制宜,创新打造了西大街社区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站及新业态综合服务网、抚临社区阳光城小区“三长”议事小站、铂金水岸社区荆公说事室等52个平台载体,持续为居民群众提供精细化、精准化服务。

  

  其中西大街社区聚焦“一老一小一新一青”,实施“助老、爱幼、暖新、育青”关爱行动,着力打造“老有颐养、幼有善育、‘新’有所属、焕发青春”的幸福社区。

  

  社区全面推行“社区综合养老服务”模式,引入颐福苑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作为第三方运营公司,搭建居家养老及助残服务平台,以居家为基础,依托社区活动场所,打造嵌入式养老服务,主要开展医、食、住、学、养、乐等服务事项,坚持“政府暖心、老人开心、子女放心”的服务理念,定期开展党员及志愿者献爱心、送文化进养老中心等活动,有效满足老年人日间照料、情感交流、精神慰藉、文化娱乐等方面需求,为辖区老人提供高品质、高质量的综合养老服务。特别是针对辖区老年人多的现状,成立了社区食堂,有效解决了老人吃饭不便的问题。

  

  社区党委开展“敲门行动”联合党员志愿者,组建了12支“敲门行动”小分队,分片挂户,“零距离”走访独居老人,掌握其身体状况和帮扶需求,并提供帮办代办服务。“敲门行动”开展以来,敲门小分队共走访独居老人400余人次,帮办代办事项239件。

  

  社区党委创新开展“童伴妈妈”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党员志愿者与辖区留守儿童结成对子,建立“每日一联系、每周一家访、每月一游玩”,呵护他们健康成长。推行“童伴妈妈”活动以来,社区解决留守儿童生活、教育、医疗等方面问题230余件。

  

  社区用心服务“新群体”。在全市率先成立新就业群体联合党支部,建设了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站和新业态综合服务网点。在服务站增设了休息室,为新就业群体提供喝水歇脚等服务。依托综合服务网点,定期开展健康义诊、法律维权、专场招聘等“主题周”活动,帮助新就业群体解决维权难、交友难、找工作难等问题,切实提高了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归属感。

  

  真招实干引领“生力军”。社区党委组织辖区青年集中上党课,打造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阅览室等活动阵地,满足青年群体的日常活动需求,社区引导辖区青年群体积极参与创文巩卫、关爱老人等志愿活动。同时为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者精神,吸引更多青年志愿者投身于志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