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乡村振兴

中国城市报 2024年05月27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高校要担起赋能乡村文化振兴人才培养重任

■孙 勤 王龙建 《 中国城市报 》( 2024年05月27日   第 12 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铸魂工程,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面临文化建设人才流失严重、文化传承创新意识薄弱、文化事业产业发展低效的现实困境,亟须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予以破题。作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载体和区域的“文化高地”,地方高校与地方文化发展同频共振,是促进乡村文化振兴的关键力量,在发展乡村文化事业方面具有研究引领、教育培训、科技赋能等独特优势。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面对当前乡村文化振兴的挑战,高校需要进一步依托其在文化传承、研究、创新与推广方面的资源禀赋,从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创新氛围、评价机制及师资建设等多维度出发,全面培养具有更高素养、更强能力、更新技能的人才,多层次、全方位地打造乡村文化振兴生力军。

  

  在科研创新层面,高校应聚焦文化研究,力求产出硕果。要注重培养师生的问题意识和批判精神,使研究课题更为聚焦,深入挖掘乡村文化的传统价值与时代内涵,推动对乡村文化的创新性解读与转化。通过搭建科研创新平台,联合政府、企业等多方力量,共同研发满足乡村文化传播需求的产品与服务,如数字文化展示平台、智慧文旅系统等,推动乡村文化的现代化和科技化。同时,高校需把成果转化作为衡量科研价值的重要标准之一,加强与乡村实际的结合,确保科研成果能够真正服务于乡村文化振兴。此外,要不断强化理论研究,深刻把握新质生产力与乡村文化振兴之间的关系,揭示乡村文化振兴的内在逻辑和根本原因,为乡村文化实践提供更加科学性、针对性理论框架支撑。

  

  在融合共建层面,高校需打破学科壁垒,推动交叉融合。发挥高校在文化、科技、人才间的“纽带”作用,根据乡村文化振兴需要以及学校特色优化专业设置、融合“新工科”与“新文科”,将现代科技思维与技术融入文化课程,培养学生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素质。同时,加强实践场域建设,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推动校村、校所、校企的深度融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地学习与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入了解乡村文化的内涵和特点,提升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在乡村文化传承与发展方面,高校需立足地方特色,深入挖掘本地文化资源,围绕良好乡风、公共服务、文化传承、红色文化、文旅融合等方面,利用新技术与新理念提升地方文化的创造力与生产力,助力乡村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

  

  在机制保障层面,高校需完善配套体系,确保创新长效。强化党建引领作用,统筹协调工作力量、规划实施、推动落实,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高水平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坚强战斗堡垒。大力宣传、弘扬人才投身乡村文化振兴的感人事迹,明确“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滋养师生的乡土情感。注重发挥党员师生在科研创新和文化实践方面的带头模范作用,攻克科研难关,下沉乡村一线。同时,创新构建多元化教师团队,推动教师角色转变与提升,满足人才培养的多元化需求,实现高校教育与乡村文化振兴同频共振、互融互促。不断拓宽师资力量来源,建立校内校外双重师资队伍保障,挖掘乡村文化创新课程,分类施教,精准赋能。此外,创新教学评价机制,形成正确的人才评价体系,将科研成果转化纳入高校考核目标以优化人才结构。培养本土人才队伍,提升乡村文化振兴的可持续性与内生动力。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乡村文化振兴需久久为功。高校赋能乡村文化振兴人才培养任务紧迫且意义深远,必须立足国家战略高度,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规划,培养更多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源源不断动力。(第一作者单位系安徽财经大学;第二作者系安徽财经大学文学院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