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公益

中国城市报 2024年04月29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北京绿舟应急救援队:

不畏艰险赴灾区 扶危济困显大爱

■中国城市报记者 张永超 《 中国城市报 》( 2024年04月29日   第 12 版)

  北京绿舟应急救援队队员在2021年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救灾现场进行救援工作。
  北京绿舟应急救援队供图

  台风暴雨强势来袭,江河洪水涨势迅猛,山洪地质灾害频发……我国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考验着各级多方应急救援能力。

  

  风雨不动安如山。近年来,我国应急救援能力显著提升,成功处置了一系列重大自然灾害和一些重特大事故,并涌现出许多优秀专业的社会救援团队。北京绿舟应急救援队(以下简称绿舟救援队)就是其中之一。

  

  绿舟救援队是由一群长期活跃在一线救灾救援工作中的志愿者发起设立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现有志愿者3000多名。从大学教授、商界精英、白衣天使,到饭店厨师、快递小哥,队员来自各行各业、全国各地。成立10年来,绿舟救援队坚持“尽绿舟所能,教人人自救”的宗旨,在群众最需要的时候冲锋在前,长期为维护群众生命安全而英勇奋斗。

  

  本领高强立新功

  

  在高川深涧中跋山涉水,解救围困群众;在江河湖海里驶船巡逻,救助溺水者;在学校、社区宣传防灾减灾知识,帮助师生、居民提升自救能力;在大型活动现场承担医疗保障任务,为观众健康安全护航……绿舟救援队队员总是在人们最需要的时刻挺身而出,为人们带去温暖和希望。

  

  孟志刚是绿舟救援队多个现场救援活动的总指挥,也是绿舟救援队的先进模范之一。已经从事16年应急救援志愿工作的他深知,拥有专业的应急救援知识和过硬的救援实践能力十分重要。

  

  2023年2月6日,土耳其发生7.8级地震,绿舟救援队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报请相关部门批准后,孟志刚带领4名专业队员,携带地震救援装备及时赶赴土耳其灾区。在土耳其5天,孟志刚凭借以往四川汶川地震、云南鲁甸地震以及尼泊尔地震的救援经验,协调组织现场搜救人员有条不紊地开展救援工作。

  

  利用生命探测仪在各个搜救片区寻找生命奇迹、利用地震救援技术为受困者打通生命通道,绿舟救援队协同国家救援队、北京市应急救援协会等专业救援机构在土耳其灾区定点搜索19个点位,总面积超1万平方米,累计发现5名幸存者,转运出遇难者遗体19具。绿舟救援队丰富的救援实战经验和专业的救援技术得到了当地组织和各合作救援队的一致好评。2023年5月,应急管理部授予孟志刚三等功1次;同年,孟志刚获得2023年度首都学雷锋应急志愿服务“最美应急志愿者”荣誉称号。

  

  追光的人,终会光芒万丈。在绿舟救援队,如孟志刚这般优秀的志愿者还有很多,他们或是身处大学校园的学子,或者年过半百的社会精英,而且各个“身怀绝技”——熟练操作无人机、滑翔伞,精通绳索探洞、医疗救护……当然,要想成为绿舟救援队的正式队员,参与各种应急救援任务,需要接受专业系统的救援培训并通过认证。

  

  绿舟救援队自2014年成立至今,不断向专业化和标准化迈进。2019年,绿舟救援队技术团队在孟志刚的带领下,研发了IERT综合应急救援技术体系。其包含国内应急救援技术应用的标准化课程培训体系、教学考核体系和证照管理体系,也适用于中国救援组织参与国际救援行动以及各类涉外培训及交流需要的标准救援技术体系及资质互认体系等。

  

  “通过多年推广,绿舟救援队在全国范围内与各级政府部门、学校、社区、企业合作,已开展了5000多场次的防减灾知识普及公益培训,直接受益群众超过百万人。同时,救援队自行研发了‘绿色方舟生命安全屋’‘绿色方舟安全课堂’等独具特色的安全培训品牌项目,为服务城市安全应急体系、促进城市治理能力提升和治理体系现代化作出了积极贡献。”孟志刚说。

  

  精准救援靠“大脑”

  

  在绿舟救援队,每次救援行动背后都有强大后盾,队员们称其为“最强大脑”——这就是由绿舟救援队队长李峰和其他6位成员组成的执行委员会。

  

  “每次接到求助,我们执行委员会的7个人会先进行决策评估。比如说某个地方地震了,我们立刻启动救援响应系统,进行信息收集,内容包括几级地震、影响到了多少人、人口密度如何、房屋倒塌和人员伤亡情况如何、我们是否有能力前往等。同时跟政府相关部门报备,并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李峰一口气儿说出了这个她再熟悉不过的程序。

  

  等队员到了现场,绿舟救援队后台要全程做好联系和指挥工作。“在深山里寻找失踪人员是最需要智力支持的。”李峰说,“我们要了解失联人员的各种蛛丝马迹,分析他的个人信息、技能掌握、心理状态,再结合地理、天气等信息给出救援方案。灾害瞬息万变,一开始受灾地区需要的是搜救人员,但很快就需要大量的医疗和心理疏导人员。所以绿舟一直倡导精准救援,在合适的时间派合适的人。”

  

  “我是绿舟救援队前方队员的‘眼睛’和‘耳朵’。”李峰说,“我以前参与过其他民间救援队,当时没有任何后方支援和有效组织,感觉开展救援工作‘无依无靠’,甚至有些盲目。如今在绿舟,我要给予前方救援队员强力支持,协调好各方资源和各项救援事宜,让他们能够顺利高效开展工作。”

  

  在外企工作的李峰投身公益救援事业20余年,她把大部分业余时间都贡献给了应急救援事业,参加了大大小小上百次救援。每一次救援,她都全程参与,不是带队冲锋在一线,就是在后方坐镇指挥协调,经常连续作战10多天,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常年从事救援工作,也让她养成了日常生活随身携带应急物品的习惯。“多数女性的包里都是粉饼、口红什么的,我的包里都是一些急救物品,比如创可贴、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人工呼吸膜……这样的习惯其实帮到了很多人。”李峰说。

  

  作为绿舟救援队的“灵魂人物”,李峰带领团队在短短几年间,就使绿舟救援队从一个民间公益组织成长为专业的政府辅助救援力量。李峰表示:“社会组织参与灾后重建的方式主要为派送物资以及准确发放政府或是官方慈善机构的救灾基金。为了让救助工作能顺利开展下去,行动者必须在既定策略、地方社会观念以及官方指导意见间进行协调。绿舟救援队‘精准救援’式灾后重建工作对于之后的救援志愿团体工作有着充分的借鉴意义。其不仅能‘把钱花在刀刃上’,也能在受灾当地创造良好的社会影响,比如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增强政府、民间团体和群众之间的联系与信任等。”

  

  公益善举暖人心

  

  在风雨中逆行、在积水中跋涉、在黑夜里奋战,正因为直面过太多的灾难现场、见证过无数的生离死别,应急救援工作者更理解“防”比“救”重要。因此,绿舟救援队的队员们经常到社区、校园及企事业单位进行防减灾和安全知识宣传普及。

  

  2023年12月18日,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绿舟救援队23人火速驰援、精准救灾,持续奋战6个日夜,顺利完成勘察灾情任务,并向积石山县康吊村、四堡子村、尕集村、周家庄村等受灾群众发放救灾物资。

  

  “遇地震,先躲避,桌子床下找空隙。”近日,绿舟救援队的队员们再次回到积石山县,用生动易记的语言为定点救援的小学生们讲授防灾减灾、自救互救知识,并进行灾后心理疏导互动。

  

  大爱持续,三返巩义。2021年7月17日,河南省遭遇历史罕见特大暴雨,发生严重洪涝灾害。巩义市受灾严重,绿舟救援队及时到达,顺利完成了灾民转移和救灾物资发放任务。灾后一个月内,绿舟救援队第二次回访,帮助巩义进行灾后重建。2023年7月,绿舟救援队携手北京天使妈妈慈善基金会第三次回访巩义,给当时受灾严重的焦湾村小学和焦湾村幼儿园的学生们进行安全知识讲座和灾后心理辅导培训,并为因水灾返贫的240名贫困学生提供每人1000元的助学金。

  

  “孩子及村民们的感谢既是对我们的肯定,也是对我们的鞭策。”李峰称,未来,绿舟救援队将继续以“专业志愿、生命至上”为目标,奋发进取,努力成为更加专业的应急救援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