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版:党建交流

中国城市报 2024年04月01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河北雄安新区:下好城市治理“绣花”功夫

■雄安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党群工作部 《 中国城市报 》( 2024年04月01日   第 26 版)

  2023年5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河北雄安新区容东片区南文营社区考察时强调:“要同步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从一开始就下好‘绣花’功夫,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构筑新时代宜业宜居的‘人民之城’。”雄安新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以容东、容西、雄东等新建片区为示范,积极探索建立完善符合新区实际的城市基层治理路径,构建党建引领现代城市基层治理新格局。

  

  构建精简高效社区治理机制

  

  建立党组织领导下的基层治理架构。雄安新区整合基层治理一张网,健全完善“社区党总支—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三级党组织体系,推动成立网格级党支部97个,将2800余名回迁党员充实到社区网格,推动成立“雄安共配”行业党支部、“车手微家”快递小哥党支部等各领域党组织,夯实基层治理组织基础。

  

  建立城市基层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强化片区管委会和社区党组织统筹协调作用,创新构建以社区党总支为核心,以物业、建设、执法部门为常驻单位,与N个党建联建单位联动共治的“1+3+N”一呼联应工作机制,有力推动资源服务下沉,将体制机制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

  

  完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机制。在治理实践中探索出“两台账、三清单”,即民情、政务2本台账,问题、资源、责任3张清单;“五单工作法”,即群众点单、高效办单、全程督单、书记问单、群众评单和“群众工作站—群众服务站”两站联合等特色工作制度,打通治理“最后一米”。

  

  构建多方参与协同治理格局

  

  坚持多位一体,构建多方参与协同治理格局。建立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社区居民、物业服务企业、社会组织等多方参与的协调运行机制,构建党建引领“五社联动”制度机制。全域推进“红色物业”,实现社区“两委”和物业服务企业管理层“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推动物业服务企业积极参与社区治理。

  

  构建“五社联动”机制。大力推进“红色物业”建设,印发《关于全面推进整体提升党建引领“红色物业”工作的实施方案》,积极参与社区治理,推动社区“两委”和物业服务企业管理层“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深化与物业服务企业互联共建,通过提供就业岗位、开展便民服务、打造“红色物业示范街区”“红色社区食堂”等,推动物业企业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培育“望仔书社”等社区社会组织80余个,“萤火虫”“小螺号”等社区志愿者服务子品牌200余个,注册志愿者9000余人,建立健全社区志愿者常态化服务体系,实现党组织领导下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社工队伍,招聘专职社区工作者449人,达到每万人34名社工的标准,其中持证比例达到68%。

  

  深入推进党建联建。举办社企党建联建集中签约仪式,新建片区31个社区党组织与93家驻区企业签订社企结对共建协议书,“梦想书坊”“暖心驿站”等一批共建的惠民项目落地;容东南文营社区等4个社区与全国先进社区党组织签订结对共建协议,探索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新模式;组织开展新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到社区“双报到”活动,帮助社区解决问题40余件。

  

  全面提高社区公共服务品质

  

  聚焦“一老一小”。推动“儿童之家”、老年活动室建设基本实现全覆盖,常态化开展知识教育、公民教育、艺术教育等特色课程及爱老助老系列特色活动,让回迁群众“幼有善育、老有颐养”。

  

  聚焦安居乐业。突出抓好回迁群众就业创业工作,持续推进党建引领“四业并举”,社区党组织牵头举办社区招聘会30余场,“红色物业”解决本地就业2061人,让回迁群众“勤有其业、劳有其得”。开展“真情服务暖民心回迁一线党旗红”、读书会、“邻里节”等特色活动,常态化开展大走访上门解决群众难题,潜移默化中提升群众归属感。

  

  聚焦优化服务。突出党群服务中心“服务”理念,持续推动新建片区党群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建设共享自习室、社区睦邻驿站等特色活动区域60余个,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圆心,打造社区食堂、暖心驿站、便民工坊、社区博物馆等便民服务场景150余个,社区“15分钟高质量生活圈”正逐步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