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副刊

中国城市报 2024年04月01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绿蓑衣

■刘峰 《 中国城市报 》( 2024年04月01日   第 16 版)

  对于蓑衣,我喜欢它的绿,特别是岁月沉淀下来的古绿。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青与绿,形成绝美的搭配。在唐朝的一个春天,一位钓者隐没在山水的青绿里,像一滴石绿溶在水墨丹青;蓑衣外,桃花在飞,绿水在流,风斜斜,雨细细。一身蓑衣的他,是那么的野性、旷达、自在。

  

  编织绿蓑衣的原料,来源于蓑草。它细软、中空、凝碧,雨浇不透、雪打不折、霜敷不烂,仿佛天生为作蓑衣而活。在“渔樵耕”看来,刈一片青草,采用手工方式编织一件蓑衣,好比草莺衔草结窠一般,天性使然,与生俱来。《诗经·小雅·无羊》云:“尔牧来思,何蓑何笠……”瞧!在先秦时期,就连放牧的人也有一蓑一笠。

  

  蓑衣一般分为上衣和下裙,上面的叫“蓑衣披”,下面的叫“蓑衣裙”,方便甩开膀子干活,利于迈大步子行走。在制作蓑衣前,先用捣衣棒将蓑草轻轻捶打,使之绵软,宛如一束柔顺的绿发;然后,将蓑草搓成一缕缕细线,又将其中一部分细线搓成一股股蓑绳,以作编织之用;随之,根据领口大小,将蓑绳绾成一个圆圈,在其上结成一条条经络,并用钩针穿上蓑线,开始编织,直至完成。

  

  起初,蓑衣是一抹亮丽的鲜绿。那时节,草汁被风吹日晒晾干不久,带着新鲜的草香。可以想象,披一身蓑衣的人,从柴扉走出,就向世人表明了他的身份。披上蓑衣,就成了一位裹草率性而行的赤子,熙熙攘攘的人间道场、纷纷扰扰的名来利往,皆可作冷眼观。“蓑衣箬笠,更著些儿雨。横笛两三声,晚云中、惊鸥来去。欲烦妙手,写入散人图,蜗角名,蝇头利,著甚来由顾。”

  

  随着时光的浸染,蓑衣的绿色不再抢眼。岁月悄悄给它涂上了一层包浆,它慢慢走向沉稳、内敛、平和,像极了一个历经沧桑的中年男人。“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是苏东坡的旷达、笃定、乐观,也是他走向成熟的标志。

  

  蓑衣,属于民间。人披蓑衣游走在草泽阡陌,成为旧时乡间的一道风景。在浩如烟海的古诗词里,蓑衣的踪迹俯拾皆是:“细雨桃花水,轻鸥逆浪飞。风头阻归棹,坐睡倚蓑衣。”“软绿柔蓝著胜衣,倚船吟钓正相宜。蒹葭影里和烟卧,菡萏香中带雨披。”“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就连牧童,也从小与蓑衣为伍,是那么的天真无邪——“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岁月催人老,也催蓑衣老。老了的蓑衣,成了沉凝的古绿。古绿里,藏着光阴、故人,藏着心事、秘密,藏着欲说还休与白云苍狗;落满了风声、雨声、雷声、雪声、笛声,以及鸟啼声、流水声、牛叫声、虫鸣声、雁啼声……它的身上承载着世事沧桑,但它总是沉默不语。它老了,主人不再穿了,于是成了一种怀念、一种珍藏,被静静地挂在粉墙,用以纪念逝去的光阴,装饰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