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版:城市教育

中国城市报 2024年03月11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大力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

■杨润聪 洪向华 《 中国城市报 》( 2024年03月11日   第 21 版)

  2024年全国两会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节点召开的,意义重大、影响深远。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这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德育理论的守正创新,又体现了新征程新形势新任务下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这一“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制度安排。以这一重要精神为指引,大力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以下简称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需要在深刻领悟其重大意义、系统把握其时代要求、积极探索其实践举措中着力提升一体化建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进而全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深刻领悟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的重大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党的事业薪火相传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强调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面向新的历史征程,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客观需要,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必然之举。

  

  这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客观需要。重视青年工作、开展青年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的优良传统和经验总结。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面对波诡云谲、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各种社会思潮的涌现给青少年价值观的培育带来诸多挑战。因此,必须牢牢把握立德树人的头等大事和根本任务,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性问题。而立德树人作为一项“滴水穿石、久久为功”的系统工程,必须善用思想政治教育培根铸魂,通过“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方式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实现各个学段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衔接,从而在一以贯之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怀,交出立德树人的满意答卷。

  

  这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为什么要办好思政课、为什么能办好思政课、怎样办好思政课”等系列问题作出重要指示,彰显出思想政治工作在治国理政中不可替代的育人和铸魂作用。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以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形势新任务,“质量提升”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新的发展要求,“高质量发展”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新的发展目标。立足新的历史起点,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有助于推进“大思政课”育人格局建设,更好地在协同联动中集聚行动合力、汇聚发展力量,推动思政课的高质量发展。

  

  这是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必然之举。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与战略性支撑之一,其建设质量和水准关乎国家发展、民族未来和人民幸福。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作出全面而系统的部署,并将“建成教育强国”纳入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正是聚焦“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对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通过一体化建设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间衔接、空间贯通,进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效能,以高质量思想政治教育助力教育强国建设。

  

  系统把握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的时代要求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明确提出:“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这一重要论述为新时代思政课程一体化建设、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和行动指南。

  

  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坚持解决问题与实现目标的有机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显著优势,也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工作方法。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全面性、整体性工程,要善于把握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的辩证统一。一方面,要坚持以问题导向为指引,既要查找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主轴建设存在的堵点、断点和散点,破除以往思政课建设单打独斗、因循守旧等难题,实现大中小学各学段思政教育有效衔接、整体推进;又要聚焦学段差异,抓住关键问题,因人因时施教、差异化施教,实现育人功能最大化。另一方面,要坚持以目标导向为指引,从思政课教学目的和学生思想认知规律入手,既明确一体化建设“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体目标,充分发挥“定向把舵”的统领性作用;又要根据不同学段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设定具有针对性和科学性的阶段目标,并将其细化落实在各学段的思政课内容之中,从而不断提升育人的整体性、连贯性和协调性。

  

  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优良传统、鲜明特色和突出政治优势,党和国家在领导学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探索中形成了一系列规律性认识,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提供了重要依据。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一方面我们应按照经过实践探索出的基本规律办事;另一方面,又要勇于开拓创新,不断自觉能动地探索出符合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性思想认识和实践活动。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必须坚持学生和老师双向互适规律,使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和受教育者接受能力之间保持适度张力和动态平衡。同时,要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在充分运用好“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课堂育人方式的基础上,坚持融合创新,分阶段应用高科技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当前,人工智能、虚拟技术在多领域的广泛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创新育人方式,建立起智能化虚拟性的学习互动新型育人场景,使学生获得亲身体验感,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积极探索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实践举措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综合教育活动,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活动,在小学、中学、大学循序渐进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上好思政课,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

  

  夯实建设基础,着力构建全面系统的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教育体系。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是整体的而不是割裂的,具有连贯性、统一性。要坚持全面系统、普遍联系、发展变化的观点,运用系统思维对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同方面、不同层次进行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有序高效、整体优化。同时,要遵循青少年的成长规律,搞好基础研究。着力加强对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的认知特点、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的基础研究,梳理提炼各个阶段青少年思想意识的关键点,整合出发挥联结作用的逻辑主线,探索形成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进阶方法,构建核心理念一致、主题思想统一、内容方法有层次、资源供给有区分、主体互动相融合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育体系,增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强化顶层设计和整体统筹,全面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联通、内外互通的育人大格局。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首先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守“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这一根本遵循,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一体化要求精准发力。同时,进一步完善党统一领导的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格局,把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工作融入到学校发展战略、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大局乃至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大格局中。最后,要统筹一体化建设的整体性,实现社会各环节多层次整体共育,将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相结合,家庭与学校相协同,构建各体系、各层级、各学段、各课程,纵向贯通、横向联通、内外互通的建设机制。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实现教师队伍一体化,做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思政课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按照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总体要求,建立完善选聘思政课教师的体制机制,严把政治关、师德关、业务关,规范遴选条件和程序,建设一支质优量足、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同时,要突破思政课教师培养培训“各管一段”的现实壁垒,汇聚各个学段思政课教师的育人合力,实现教师队伍一体化,为有效实现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提供保障。【第一作者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二作者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研部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