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教育

中国城市报 2023年12月18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清华大学:

学子走边疆进军营 感受军人家国情怀

■中国城市报记者胡安华 《 中国城市报 》( 2023年12月18日   第 14 版)

  “我家住在路尽头,界碑就在房后头,界河边上种庄稼,边境线旁牧羊牛。”这是中哈边境哨所马军武夫妻三十年如一日为祖国戍边的生动写照。今年8月,退伍返校学生韩竞辉跟随清华大学青春界碑·国土边防实践支队来到了该哨所。不同于书本里读到的故事、网络上浏览到的图片,在这里,清华学子们都被“一生只做一件事,我为祖国当卫士”的戍边精神深深触动。

  

  据悉,清华大学党委武装部组织在校大学生,在暑假奔赴西藏阿里地区、青海格尔木和黑龙江漠河等祖国边陲艰苦地区,寻访守卫在边疆一线的无名英雄,记录战士们的戍边故事,联合开展“青春界碑·国土边防”主题实践活动。

  

  可能有人会疑惑,一边是游历无边书海的赤诚学子,一边是驻守漫长国界的边防战士;从首都高校的书香横溢,到边关冷月的坚毅无声,是什么将他们联结到了一起?原来,一切都缘起于两年前——2021年5月,清华大学党委武装部组织了“青春与青春对话”主题交流活动,四位来自西部边陲喀刺昆仑的边防战士走进清华园,与清华学子畅谈报国之志、共话使命担当。活动结束,组织方清华大学党委武装部有了更多思考:“既然能请戍边官兵来学校做报告,那我们能不能带同学们走进边防连队,去了解他们的故事呢?”

  

  于是,一曲“高校学子进军营”的国防赞歌就此展开序章。2021年7月至今,清华大学党委武装部连续三年组织学生远赴多个祖国边防连队,与同龄的战士们同吃住同生活、同操练同巡逻。边境线上,戍边战士们的奉献与牺牲、坚守与顽强的崇高精神境界令清华师生深感震撼。

  

  在和戍边战士的交流中,有同学问道:是什么支撑他们克服恶劣环境的困苦?“在每一次巡逻中、每一次站岗放哨时、每当攀登上荒无人烟的山峰后,祖国壮美的山河画卷就会展开在眼前。那种震撼的感觉是一辈子也忘不掉的。当亲眼看到这么美的景色时,心底油然产生一种强烈的保护欲——我要守护好这片土地,不让任何人侵犯。这就是我们站在这里的意义!”这就是边防战士们给出的答案。

  

  长期支持“青春界碑·国土边防”实践项目的清华大学英雄文化基金常务副理事长赵登平先生说:“让清华学子走向边疆、走进军营,感受戍边官兵的真实生活,是弘扬英雄文化的有效途径之一。这样的实践高度契合我们英雄文化基金‘平凡中见之超凡,普通中见之伟大’的价值观,不但培养了清华学子的家国情怀,更锻炼了同学们了解社会、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青春界碑·国土边防”实践只是起点,弘扬英雄文化之路没有终点。清华大学党委武装部仍将继续推进让“迷彩绿”与“清华紫”交相辉映,激励更广大师生多关注国防支持国防,引导青年学子用自身能力助力新时期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将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和国家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勇立潮头、担当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