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城市治理

中国城市报 2023年12月11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

“吹响雷锋哨” 解决急难愁

■中国城市报记者王楠 通讯员刘赛 《 中国城市报 》( 2023年12月11日   第 13 版)

  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月亮岛街道黄都港社区网格员上门服务老人。长沙市望城区委宣传部供图

  “您有一条新哨单已成功上报,请等待该哨单派发……”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月亮岛街道天鹅塘社区第一网格长黄慧芳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手机上的“雷锋哨”APP,查看上报事件办理流程。其中,金潇大道因为流动摊贩聚集造成道路拥堵,劝阻无效后,黄慧芳“吹响”了请求协助处理的“雷锋哨”。

  

  “当天上报的,一般在两个小时内都能得到回复,问题解决高效有序。”黄慧芳说,为了及时“吹响雷锋哨”,她特意买了一台新手机,专门用于查看处理进度。

  

  果然,不出1小时,黄慧芳就看到流程显示:月亮岛街道二级督导员刘志立已协调好相关职能部门,前往现场管理流动摊贩,疏解交通。

  

  小事不出网格人人都是“哨员”

  

  长沙市望城区是雷锋的家乡,多年以来,该区一直践行“雷锋家乡学雷锋”的责任与担当。

  

  自2021年10月起,望城区将“12345”政务热线、网格化管理、“街镇吹哨、部门报到”和“雷锋家乡学雷锋”四项中心工作无缝融合、一体运行后,原创性提出“热线+网格、吹哨+报到”工作模式,创新推行“雷锋哨”工程,统领望城基层治理工作,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进网入格,主动收集、发现、处置群众诉求,致力于打通基层治理的“最后一米”,整区实现从“闻哨而动”到“无哨而治”。

  

  68岁的谢海梁是一名退休老党员,2016年他跟儿子搬到望城区普瑞斯堡小区,帮忙带孙子。他平常就热心且有责任感,成为小区网格指导员后,每天的生活变得更加忙碌。

  

  “我是新望城人,来到雷锋家乡就要向雷锋学习,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谢海梁说,搬来不久,趁着子女有空,他特意学习了如何在智能手机上“吹响雷锋哨”。此后所有的哨单,都是谢海梁自己填报协调处理。

  

  前些时间,有业主向谢海梁反映,小区西边围墙外一夜之间倾倒了许多垃圾,味道刺鼻。谢海梁现场察看后立即联系物业工作人员前来解决,但是因为垃圾在小区范围外,物业公司无能为力。

  

  “怎么办?垃圾堆得越久越难闻,得赶紧解决才行。”谢海梁心中焦急,他将相关问题上报至社区,并通过手机APP“吹响了雷锋哨”。同时,他与物业工作人员不顾垃圾味道刺鼻,主动在垃圾堆里找线索。

  

  “第二天,我们就在垃圾堆里发现了一个沾满油渍的快递包装盒,上面还能看清收件人联系方式。”谢海梁拨打电话了解到对方是附近建筑工地的民工。

  

  循着这条线索,谢海梁找到建筑工地,对方承认了倾倒垃圾的事实。随后,月亮岛街道城管中队迅速到建筑工地核查情况,当事人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表达歉意并同意承担垃圾清理费用。

  

  新望城人积极融入学雷锋的大环境,雷锋家乡人更不能落下,本地市民也通过“雷锋哨”APP解决了各类问题。

  

  “社区到南雅望城学校开通了一条定制公交线路,小孩子上下学的交通安全问题解决了,为社区的工作人员点赞!”在白沙洲街道响堂湾社区的居民微信群内,居民们不停点赞。

  

  “以前从社区到学校走路要花30分钟,路上车又多,小朋友不安全。”响堂湾社区的业主反映后,社区网格员多次走访协调。最终,定制公交线路落地,串起了周边多个小区楼盘,保障了学生们上下学的通勤需求。

  

  一声“雷锋哨”,将公交送到了居民家门口,而望城的雷锋精神,也融入了千家万户。现在,全区居民深入基层网格,变身“网格员”,争当“雷锋志愿者”,积极吹响基层治理“雷锋哨”,推动从“被动接单”到“主动寻单”、从“接诉即办”向“未诉先办”的有力转变。

  

  夯实制度根基确保常态长效

  

  由于内部道路未纳入市政道路管辖,物业管理缺抓手,月亮岛街道的时代倾城小区内部道路违停问题严重,居民投诉不断。

  

  近期,月亮岛街道主动“吹响雷锋哨”。区交警大队、城管执法局等11个区直部门实地勘察现场、共同商议改造方案,并全面动工将该道路的“停车难、停车乱”问题彻底根治。

  

  “‘雷锋哨’一响,各个部门都要应哨报到,比我们一个个部门去跑高效多了。”这个“老大难”问题得到解决后,月亮岛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刘艺苗总算松了口气。

  

  中国城市报记者了解到,“雷锋哨”上传的各类重难点问题,都将由区“热线+网格、吹哨+报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协调调度,交办相关职能部门联合“应哨”;特殊的疑难问题事项,由区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处置,切实汇集各部门力量、聚合各方面资源,打好攻坚战、啃下硬骨头。

  

  “雷锋哨”工程实施以来,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逐一得到解决。望城区委常委、副区长易文龙更是多次现场调度。在他看来,要加快推进问题解决,就必须不断优化操作流程,形成常态长效的工作机制。

  

  目前,望城区公安、住建、城管、市政等23个重点民生服务单位共安排970余名党员干部下沉至街镇网格,城区街道

  安排党员干部下沉至各二级、三级网格,镇安排3名以上党员干部下沉至各二级网格,全区共有3200余名干部下沉在网格一线,一举破解了基层“看得见管不了”、机关“管得了看不见”的弊病。

  

  同时,每月重点筛选10个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难点问题,提交区“热线+网格、吹哨+报到”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审定,明确相关区领导牵头进行调度处置,有效提升了风险隐患预警预测预防能力、推动了重点难点问题及时有效解决。

  

  谈到如何进一步夯实“雷锋哨”工程制度化建设时,望城区委书记张作林掷地有声地说:“充分发挥雷锋家乡‘雷锋哨’作用,确保‘吹哨报到’工单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要抓好日常工作调度,理顺机制和体系,以‘小切口’解决‘大问题’,才能真正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